6.工業(yè)上用金屬鈉在氧氣中燃燒或者氧化鈉在空氣中加熱,可制得過氧化鈉(化學式為:Na2O2).樂樂同學為了研究Na2O2與CO2的反應,設計了如圖實驗:兩個中間用干燥管連接的針筒,干燥管中盛有淡黃色固體
Na2O2,并用玻璃纖維(不與其它物質(zhì)反應)固定.其中一個針筒中充有100mL干燥的CO2,將CO2氣體通過
Na2O2粉末緩緩推入另一針筒中,反復數(shù)次后,干燥管的溫度明顯升高,冷卻至反應開始時的溫度和壓強后,針筒中剩余的氣體維持在50mL,進一步實驗證明該氣體為純凈物(X),并且能使余燼木條復燃;認真觀察發(fā)現(xiàn)干燥管中Na2O2表面有一部分固體變?yōu)榘咨镔|(zhì)(Y).
友情小帖:在同溫同壓下任何相同體積的氣體具有相同的分子數(shù).例如:同溫同壓下1L氫氣所含有的氫氣分子數(shù)與1L氧氣所含的氧氣分子數(shù)相同.

(1)請你幫樂樂同學分析:X氣體是O2(寫化學式);
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 Na2O2+b CO2═c X+d Y(其中a、b、c、d為系數(shù)),則b:c=2:1.
(2)樂樂同學猜測白色物質(zhì)Y可能是Na2CO3,請你幫樂樂同學用實驗驗證他的猜想.(要求:寫出實驗方案)
(3)歡歡同學在參與該實驗設計時,想用棉花代替玻璃纖維固定Na2O2固體,你是否支持他的做法?并說明理由.
(4)物質(zhì)性質(zhì)決定用途,請你根據(jù)Na2O2與CO2的反應的性質(zhì)推測它的一項重要用途.

分析 (1)根據(jù)氧氣具有助燃性以及質(zhì)量守恒定律進行解答;
(2)根據(jù)碳酸鈉的性質(zhì)進行解答;
(3)根據(jù)棉花的著火點比較低且由于該反應生成氧氣還放出熱使棉花燃燒進行解答;
(4)根據(jù)在密閉環(huán)境中能提供氧氣以及氧氣的性質(zhì)進行解答.

解答 解:(1)該氣體為純凈物(X),并且能使余燼木條復燃,說明該氣體為氧氣,化學式為:O2;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除生成氧氣外,還有是碳酸鈉,所以反應的方程式為:2Na2O2+2CO2═O2+2Na2CO3,則b:c=2:1;
(2)碳酸鈉溶于水且能和稀鹽酸反應放出二氧化碳氣體,所以證明白色物質(zhì)Y可能是Na2CO3的方法:)①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試管中,加水看是否溶解,若不溶解則一定不是Na2CO3,若溶解,再取該溶液于試管中,滴加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或Ca(OH)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該白色物質(zhì)是Na2CO3.②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試管中,加入HCl溶液,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觀察是否變渾,若變渾則該白色物質(zhì)是Na2CO3
(3)棉花的著火點比較低,由于該反應生成氧氣還放出熱,能使棉花燃燒,所以不支持棉花代替玻璃纖維固定Na2O2固體;
(4)該反應在密閉環(huán)境中能提供氧氣且氧氣具有供給呼吸的作用,所以做潛水艇中、宇宙飛船中的供氧劑.
故答案為:(1)O2; 2:1;
(2)①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試管中,加水看是否溶解,若不溶解則一定不是Na2CO3,若溶解,再取該溶液于試管中,滴加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或Ca(OH)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該白色物質(zhì)是Na2CO3.②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試管中,加入HCl溶液,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觀察是否變渾,若變渾則該白色物質(zhì)是Na2CO3
(3)不支持,Na2O2與CO2反應放出大量熱,使棉花達到其著火點,并容器內(nèi)產(chǎn)生大量氧氣使棉花燃燒;
(4)在密閉環(huán)境中提供氧氣.如潛水艇中、宇宙飛船中的供氧劑.

點評 通過回答本題知道了根據(jù)題目中所給信息來分析實驗結(jié)論的方法,根據(jù)實驗方案的來分析實驗目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某學習小組擬在實驗室里利用空氣和鎂粉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鎂(Mg3N2).查閱資料可知Mg、Mg3N2能發(fā)生如下反應:
①2Mg+O2$\frac{\underline{\;\;△\;\;}}{\;}$2MgO;    ②3Mg+N2$\frac{\underline{\;\;△\;\;}}{\;}$Mg3N2;      ③2Mg+CO2$\frac{\underline{\;\;△\;\;}}{\;}$2MgO+C
④Mg+H2O$\frac{\underline{\;\;△\;\;}}{\;}$MgO+H2↑     ⑤Mg3N2+6H2O$\frac{\underline{\;\;△\;\;}}{\;}$3Mg(OH)2↓+2NH3
實驗中所用的裝置和藥品如圖所示(鎂粉、還原鐵粉均已干燥,裝置內(nèi)所發(fā)生的反應是完全的,整套裝置的末端與干燥管相連).回答下列問題:

(1)連接并檢查實驗裝置的氣密性,實驗開始時,將空氣通入實驗裝置,則氣流流經(jīng)裝置的順序是D→C→B→A(填裝置序號).D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2NaOH═Na2CO3+H2O.
(2)通氣后,應向點燃B(填“A”或“B”)裝置的酒精燈,如果同時點燃A、B裝置的酒精燈,對實驗結(jié)果有何影響?制得的氮化鎂不純.
(3)設計一個實驗,驗證產(chǎn)物是氮化鎂:
 實驗操作和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jié)論 
將產(chǎn)物取少量置于試管中,加入適量水,將潤濕的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如果能夠看到潤濕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產(chǎn)物是氮化鎂
(4)思維拓展:空氣中N2的含量遠大于O2的含量,而鎂條在空氣正燃燒生成的MgO的質(zhì)量卻遠大于Mg3N2的質(zhì)量,請給出合理的解釋O2比N2化學性質(zhì)活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2015年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科學家是(  )
A.
  屠呦呦
B.
   張青蓮
C.
  侯德榜
D.
   居里夫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甲物質(zhì)的溶解度(S)隨溫度(t)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0℃時,甲易溶于水
B.60℃時,甲的溶解度約為0.6
C.將80℃時甲的溶液降溫至40℃,一定析出甲晶體
D.90℃時,在50g水中加入0.7g甲,充分攪拌后得到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現(xiàn)有H、C、O、Na四種常見的元素,請選用其中的元素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質(zhì)各一種(用化學式表示):
①最常用的溶劑H2O;            
②石墨C;        
③最簡單的有機物CH4;
④碳酸H2CO3;      
⑤治療胃酸過多的一種鹽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生活與化學密切相關.
(1)“小蘇打”的化學名稱是碳酸氫鈉     
(2)雞蛋和牛奶都富含的營養(yǎng)素是蛋白質(zhì)
(3)鐵制品生銹需要與水、氧氣接觸接觸    
(4)關閉燃氣開關滅火,運用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5)進入久未開啟的菜窖前應先做燈火實驗
(6)生活中常見的軟化水的方法加熱煮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8.如圖是一瓶藥品標簽上的部分內(nèi)容,
(1)硝酸銨中所含陽離子的符號是NH4+.             
(2)硝酸銨屬于化肥中的氮 肥.              
(3)硝酸銨中氮、氫、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是7:1:12.          
(4)硝酸銨能與強堿反應,其與燒堿反應的反應方程式為:NH4NO3+NaOH═NaNO3+NH3↑+X.則X的化×××化肥廠學式為H2O;施用該類肥料時,要避免與堿(選填“酸”或“堿”)性物質(zhì)混用,否則會降低肥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分析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確的是( 。
A.酸和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生成鹽和水的反應都是中和反應
B.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C.堿溶液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所以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的溶液一定是堿溶液
D.水和雙氧水組成相同但化學性質(zhì)不同,是由于它們的分子構(gòu)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現(xiàn)有下列實驗裝置,請按要求填寫下列有關空格:

(1)用裝置A可制備O2、CO2等氣體.實驗中始終未能檢驗到氣體已集滿,下列解釋不合理的是C(填序號).
A.裝置可能漏氣                B.藥品用量可能不足
C.導氣管未伸到集氣瓶底部      D.藥品可能失效
(2)裝置B可用于制取氧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若要制取氧氣并測定體積,需將上述B、C、D裝置進行組裝,則導管口的連接順序為a→d→c→b.
(3)氨氣(NH3)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加熱氯化銨(NH4Cl)和熟石灰兩種固體的混合物可制取氨氣,同時生成氯化鈣和水.
實驗室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為: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H2O+2NH3↑;可選用如圖B裝置(選填裝置A或B)制取氨氣,同時要進行的一個改動是把排水法改為向下排空氣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