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3.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人體缺乏維生素C(簡寫“VC”)就會患壞血病,哥倫布探險時的許多船員就因此而死亡.下列關于維生素C(C6H8O6)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維生素C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B.維生素C中碳、氫、氧元素的個數(shù)比為6:8:6
C.維生素C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76
D.維生素C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9:1:12

分析 A.根據物質的組成來分析;
B.根據元素的規(guī)定來分析;
C.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方法來分析;
D.根據化合物中元素質量比的計算方法來分析.

解答 解:A.由維生素C的化學式C6H8O6可知,它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故正確;
B.元素是個宏觀概念,只講種類、不講個數(shù),故錯誤;
C.維生素C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6+1×8+16×6=176,故正確;
D.根據維生素C的化學式可知,其中C、H、O的質量比=12×6:1×8:16×6=9:1:12,故正確.
故選B.

點評 物質、元素屬于宏觀概念只講種類,不講個數(shù),分子、原子、離子屬于微觀概念既講種類又講個數(shù),解釋物質用元素,解釋分子用原子.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質量比等于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個數(shù)乘積的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1)用化學符號表示:四氧化三鐵分子Fe2O3;4個銨根離子4NH4+;
3個硫酸分子3H2SO4;液態(tài)金屬元Hg;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H2O,
(2)有A、B、C、D四種物質;A是無色無味的氣體;B在A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同時生成一種無色有刺激氣味的氣體C;D是一種無色的氣體,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試判斷A、B、C、D各是什么物質.請將答案填在空格內.A是O2;B是S;C是SO2;D是CO2.(用化學符號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某化學實驗小組同學從實驗反應后的廢液(硝酸鋅和硝酸銀)中,回收銀和硝酸鋅溶液,實驗流程如下

(1)A為鋅;過量的原因是把硝酸銀完全反應;
(2)反應②屬于置換反應;(基本類型)
(3)濾液E中含有的物質可能是ZnSO4、H2SO4.(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對以下實驗的實驗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
A.硫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B.氯化銨固體和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無色無味的氣體
C.打開盛有濃鹽酸試劑瓶的瓶塞,在瓶口上方出現(xiàn)大量白煙
D.鐵粉末投入過量的稀硫酸中,固體溶解生成淺綠色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所示的是初中化學中的一些重要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A:傾倒CO2時觀察的現(xiàn)象是下層的蠟燭先熄滅,上層的蠟燭后熄滅;.
(2)實驗B:測得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只答一條):裝置氣密性不好.
(3)實驗D:集氣瓶內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濺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以下是某研究小組探究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一些因素的相關實驗數(shù)據.
實驗組序號過氧化氫溶液濃度/%過氧化氫溶液質量/g溫度/℃二氧化錳用量/g氧氣體積/ml反應所需時間/s
512200.212511
1512200.21253
151220125848
30129012582
(1)通過實驗①和②對比可知,化學反應速率與過氧化氫的濃度有關;從實驗②和③對比可知,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是催化劑;
(2)由上述實驗結果可知,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的最合適的實驗組是①;(填序號)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文字表達式為2H2O2MnO2_2H2O+O2↑;
(3)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微觀粒子相互接觸、碰撞的結果,化學反應速率與微觀粒子相互接觸、碰撞的概率有關.試從微觀角度解釋“溫度升高,化學反應速率加快”的原因是溫度升高,反應物在溶液中粒子的運動速率加快,粒子間結合的機會更多,化學反應速率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A.可樂飲料B.金剛石C.潔凈的空氣D.不銹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化學反應條件的控制是實驗靈魂”.某�;瘜W興趣小組在老師指導下,進行了“影響雙氧水分解因素”的實驗.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1)取兩支大試管,分別倒入適量的6%、15%的雙氧水,再加入等量的MnO2,各收集一小試管氣體,發(fā)現(xiàn)濃度大的先收集滿.該操作過程中合理的排列順序是③①⑤④②,或①③⑤④②.(選填序號)
①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②有連續(xù)穩(wěn)定氣泡再排水集氣
③將水槽中待收集氣體的小試管注滿水  
④旋緊連有導管的單孔塞
⑤向大試管內倒入適量雙氧水再加入少許MnO2粉末
由實驗可得出:影響H2O2分解產生O2的快慢的因素之一是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
(2)用試管進行排水法集氣時,主要出現(xiàn)了如圖甲所示的4種操作,其中合理的是(此小題為不定項選擇填空,多選,錯選不給分)AC.

(3)取a、b兩支試管加入等體積6%的雙氧水,再分別加入少許MnO2粉末、CuO粉末,發(fā)現(xiàn)a 中比b中產生氣泡多且快.隨即用帶火星的木條分別懸空伸入試管內,發(fā)現(xiàn)a中火星復燃,b中火星僅發(fā)亮但不復燃.由此得出影響雙氧水分解的因素是催化劑種類不同,催化效果不同.
(4)再取一支試管倒入適量6%的雙氧水,仔細觀察溶液內有少量細小氣泡浮起;然后將該支試管浸入約80℃的熱水中,溶液內氣泡明顯增多.這時將帶火星的木條懸空伸入試管內,卻不能復燃.試對比第(3)題a 中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現(xiàn)象,分析兩者現(xiàn)象差異的根本原因是單位時間內產生氧氣的濃度不同.
若從實驗裝置上進行了改進,木條復燃的效果很好(如圖乙):其中,濃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氣;小麗同學認真觀察了如圖乙實驗裝置,結合O2的物理性質,提出了一種更簡單的改進裝置,經現(xiàn)場實驗,效果很好,請你畫出他的實驗裝置簡圖.(請用尺子畫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一份固體樣品進行了探究.通過實驗已確定該樣品由氧化鐵和鐵粉混合而成.他們稱取了13.6g固體樣品,用圖1所示的裝置繼續(xù)實驗,測定的部分數(shù)據如圖2所示.

請回答問題并計算:
(1)實驗加熱前持續(xù)通入干燥的CO一段時間,其作用是排盡空氣,防止發(fā)生爆炸
(2)固體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是8克.
(3)在上述反應后的固體中加入100g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求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結果精確到0.1%)
反思:如果氫氧化鈣溶液對二氧化碳的吸收是完全的,那么甲同學用氫氧化鈣溶液的質最變化測定出氧化鐵的質量分數(shù)將偏�。ㄟx填“偏大”、“偏小”或“準確”),原因是氫氧化鈣增重的質量因一氧化碳的生成和氣體帶走的水蒸氣而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鍏� 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