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某實驗小組要測定混有氯化鈉的純堿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取12g純堿樣品放入燒杯中,逐滴加入稀鹽酸至恰好完全反應,共消耗稀鹽酸92.4g,測得反應后溶液的質量為100g.請幫助實驗小組完成以下計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4.4克;
(2)純堿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分析 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前后的質量差即為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根據(jù)二氧化碳質量可以計算碳酸鈉質量,進一步可以計算純堿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

解答 解:(1)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2g+92.4g-100g=4.4g,
故填:4.4.
(2)設碳酸鈉質量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4.4g
$\frac{106}{x}$=$\frac{44}{4.4g}$,
x=10.6g,
純堿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是:$\frac{10.6g}{12g}$×100%=88.3%,
答:純堿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是88.3%.

點評 差量法在計算中的應用很廣泛,解答的關鍵是要分析出物質的質量差與要求的未知數(shù)之間的關系,再根據(jù)具體的數(shù)據(jù)求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1)圖甲表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種元素,該元素屬于金屬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圖乙表示氧氧(或O)元素(填元素名稱或符號)的原予結構示意圖;甲乙兩圖所示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a2O(合理答案均可).
(2)金剛石是由原子構成的物質,而干冰是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填“分子”或“離子”或“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一包固體固體物質A含有氫氧化鋇、碳酸鈉、硫酸鋇、氫氧化鈉四種物質中的兩種或幾種,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設過程中所有可能發(fā)生的反應都恰好完全進行).

試根據(jù)實驗過程和發(fā)生的現(xiàn)象做出判斷,填寫以下空白:
(1)氣體G的化學式是CO2;
(2)在混合物A里,上述物質當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質是(寫化學式)Fe2O3;
(3)在溶液F中,一定存在的陽離子是Cl-;
(4)寫出①中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OH+NH4Cl═NaCl+N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實驗操作中,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A.檢驗氫氣純度時,沒有聽到任何響聲,表明氫氣已純凈
B.不加其它試劑就能區(qū)分K2SO4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稀HNO3
C.粗鹽提純實驗中,蒸發(fā)結晶直到濾液蒸干時停止加熱
D.用pH試紙測定溶液酸堿度時,先將pH試紙用水潤濕,然后再測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2014年10月20日,我國在太原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將遙感衛(wèi)星二十二號送入太空.衛(wèi)星改變運行的路線時需要噴火消耗燃料,使用的一般是肼(N2H4)燃料.肼是一種無色油狀液體,有刺激性氣味,有吸濕性.點燃時,迅速而完全燃燒,生成N2和H2O,并放出大量的熱.下列有關N2H4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應密封保存
B.完全燃燒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C.肼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85%
D.其中氮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7: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我們生活的世界就包含了很多化學知識.請回答:
(1)廚房洗滌劑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為洗滌劑具有乳化作用.
(2)在炒菜時,不小心油鍋著火了,迅速用鍋蓋蓋滅,該滅火的原理是隔絕氧氣(或空氣).
(3)把冷的白瓷碟子從上方移近蠟燭火焰,過一會兒,在碟子上出現(xiàn)了炭黑.說明蠟燭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填元素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化學實驗室發(fā)現(xiàn)一瓶沒有標簽的淡黃色粉末,同學們對探究該粉末產(chǎn)生濃厚興趣,并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探究活動.
【提出問題】這種淡黃色粉末是什么?有什么性質和用途?
【查閱資料】①硫是淡黃色粉末,不溶于水;②過氧化鈉(Na2O2)是淡黃色粉末,在常溫下能與水反應生成堿和一種氣體;在呼吸面具中和潛水艇里常用作供氧劑.
【猜想與探究】猜想:淡黃色粉末可能是:
a.硫;b.過氧化鈉;c.硫和過氧化鈉的混合物.
探究: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的生成物的成分.
【實驗與結論】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猜想在一支潔凈的試管中加入適量的上述淡黃色粉末,再加入足量的蒸餾水有氣泡產(chǎn)生,固體無剩余猜想a、c不成立,猜想b成立.
探究①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的試管中木條復燃生成物有氧氣
②往①試管內(nèi)的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合理即可)酚酞試液變紅(與操作對應)生成物有氫氧化鈉
【繼續(xù)探究】小組的同學對過氧化鈉能作為供氧劑也很感興趣,大家討論認為可能是CO2在常溫下能與過氧化鈉反應有關,于是設計如圖所示的裝置繼續(xù)實驗探究.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①將CO2從a口處通入裝置內(nèi),再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在裝置b口處木條復燃CO2在常溫下能與過氧化鈉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CO2+2Na2O2=2Na2CO3+O2
②取出充分反應后的固體生成物于試管中,往試管內(nèi)滴加稀鹽酸,將生成的氫氣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氣泡產(chǎn)生
石灰水變渾濁
【交流與比較】與我們學過的制氧氣方法相比,常選用過氧化鈉作為呼吸面具和潛水艇的供氧劑的主要理由是(從兩個不同角度回答):裝置簡單,原料易得,反應在常溫下進行、能與水、與CO2反應產(chǎn)生供人呼吸的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鑒別物質的方法錯誤的是(  )
A.用酚酞鑒別食鹽水和稀醋酸
B.用二氧化碳氣體鑒別澄清石灰水和火堿溶液
C.用食醋鑒別廚房中的食鹽和小蘇打
D.用肥皂水鑒別硬水和軟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8.我!胺浅;瘜W”興趣小組同學在實驗室拍下一瓶保管不當?shù)脑噭ㄈ鐖D),其殘缺的標簽中只剩下“Na”和“10%”字樣.已知它是無色液體,是初中化學常用的試劑.小強和小華同學很感興趣,決定對其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這瓶試劑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討論】根據(jù)受損標簽的情況判斷,這瓶試劑不可能是A.
A.酸       B.堿     C.鹽
【查閱資料】
Ⅰ.初中化學常見的含鈉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Ⅱ.Na2CO3和NaHCO3溶液都呈堿性.
Ⅲ.測定室溫(20℃)時,四種物質的溶解度的數(shù)據(jù)如下:
物質NaClNaOHNa2CO3NaHCO3
溶解度/g361092159.6
【得出結論】小華根據(jù)試劑瓶標注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的數(shù)據(jù)判斷,這瓶試劑不可能是NaHCO3
【作出猜想】①可能是NaOH溶液;②可能是Na2CO3溶液;③可能是NaCl.
【設計并實驗】
(1)小強用潔凈的玻璃棒蘸取該溶液滴在pH試紙上,測得pH>7,這瓶試劑不可能是③.
(2)小強為了檢驗該溶液是NaOH溶液還是Na2CO3溶液,他又進行了如下實驗:
操作步驟實驗現(xiàn)象結論及化學方程式
取少量該溶液于一潔凈試管中滴加氯化鋇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猜想②正確
相關的化學方程式BaCl2+Na2CO3═BaCO3↓+2NaCl.
(3)請你選擇與小強不同類別的試劑,來鑒別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你選擇Ca(OH)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