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6.在H2、H2O、H2SO4、H2O2四種物質中都含有(  )
A.氫元素B.相同的氫原子個數
C.2個氫原子D.一個氫分子

分析 A、根據H2、H2O、H2SO4、H2O2四種物質的元素組成進行分析判斷.
B、由H2、H2O、H2SO4、H2O2四種物質的分子的個數不一定相等,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H2、H2O、H2SO4、H2O2四種物質的微觀構成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H2、H2O、H2SO4、H2O2四種物質的微觀構成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由H2、H2O、H2SO4、H2O2四種物質的化學式可知,四種物質中都含有氫元素,故選項說法正確.
B、H2、H2O、H2SO4、H2O2四種物質的分子的個數也不一定相等,則不一定具有相同的氫原子個數,故選項說法錯誤.
C、H2、H2O、H2SO4、H2O2四種物質分別是由氫分子、水分子、硫酸分子、過氧化氫分子構成的,它們的1個分子中含有2個氫原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D、H2、H2O、H2SO4、H2O2四種物質分別是由氫分子、水分子、硫酸分子、過氧化氫分子構成的,后三種物質中不含氫分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構成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構成方面的知識,掌握常見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構成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敘述中,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
A.蠟燭燃燒后的余燼所剩無盡
B.取20克石灰石于燒杯中再向其中加入50克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反應后燒杯中物質總質量為66.7克
C.4g食鹽晶體溶于96g水中,溶液的質量為100g
D.10g鎂帶在空氣中燃燒后,生成物的質量為18g比鎂帶質量增加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下圖為實驗室中常見的氣體制備、凈化、收集和性質實驗的部分儀器.

(1)若以二氧化錳和過氧化氫溶液為原料制取氧氣,現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氣.
①所選儀器的連接順序為A-B-E.(填寫裝置序號字母)
②制取氧氣時,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利用該套裝置還可以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后,剩余廢液中常含有少量鹽酸.若要檢驗該廢液中是否含有鹽酸,請你從“硝酸銀溶液、酚酞試液、pH試紙、熟石灰”中選用一種進行實驗,并簡述實驗過程.pH試紙,用玻璃棒或膠頭滴管把待測液滴到pH試紙上,變色后,立即與標準比色卡比較讀數,即得溶液的pH.
(3)若裝置A中盛放鋅粒和稀鹽酸,小明同學欲利用制備的氫氣來測定10g氧化鐵樣品中氧化鐵的純度(雜質不反應),儀器連接順序為:A→C→B1→D→B2→B3.(已知:Fe2O3+3H2$\frac{\underline{\;高溫\;}}{\;}$2Fe+3H2O,其中B1、B2、B3為3個濃硫酸洗氣瓶)
①連接儀器C的目的是除去氫氣中的HCl氣體
②若裝置中不連接B1,用B2裝置在反應前后質量的增加進行計算,則計算結果會偏大.(選填“偏大”、“偏小”、“不受影響”之一)
③若測得B2增加的質量為a g,則該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為$\frac{8a}{27}$.(可為分數形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規(guī)范的操作是試驗成功的基本保證.下面是有些同學的實驗操作,請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A操作存在的錯誤是試管口沒有略向下傾斜;
(2)B操作集氣瓶中既無水又無細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集氣瓶炸裂;
(3)用C操作量取的水配制溶液的濃度比欲配制溶液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4)D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導管斷裂或試管破裂(寫出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在點燃條件下,A和B反應生成C和D.反應前后分子種類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

(1)從微觀角度揭示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化學變化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重新組合的過程;
(2)寫出上圖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4NH3+3O2$\frac{\underline{\;點燃\;}}{\;}$2N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根據圖1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實驗儀器的名稱:a酒精燈;b集氣瓶.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符號表達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發(fā)生裝置應該選用A,該裝置有一處不足,請改正:應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要收集到較純凈的氧氣,應該選用裝置C,若用該裝置收集的氧氣也不純,原因可能是集氣瓶中未裝滿水(答出一點即可).
(3)在收集氧氣的方法也可采用向上(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氣法.若用圖2所示裝置采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請在圖中將導管補畫完整.
(4)已知在常溫下,一氧化氮是一種難溶于水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大,與空氣中的氧氣迅速反應生成二氧化氮.若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應選用下列圖3收集方法中的B
(5)包包同學稱取一定質量的KMnO4固體放入大試管中,將溫度控制在250℃加熱制取O2.實驗結束時,宇宇同學發(fā)現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論產量.針對這一現象,包包和宇宇同學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I:反應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應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猜想Ⅲ:反應生成的K2MnO4和MnO2分解都放出O2
【實驗驗證】包包和宇宇分成兩組,分別進行下列實驗:
包包同學取一定質量的MnO2,在250℃條件下加熱一段時間,冷卻后測得MnO2的質量不變,則猜想I、Ⅲ錯誤;
宇宇同學取K2MnO4在250℃條件下加熱,沒有用測定質量的方法得出了想II正確的結論.宇宇同學選擇的實驗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若復燃,則猜想正確;.
【拓展延伸】實驗發(fā)現,KClO3固體加熱制取O2的反應速率很慢且需要的溫度較高,但如果將KMnO4固體與KClO3固體混合加熱,則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請說明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應中是否作催化劑,為什么?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鈉是一種非;顫姷慕饘伲梢院屠渌苯臃磻蓺錃,(鈉+水→氫氧化鈉+氫氣,)但是它與煤油不會發(fā)生反應.把一小塊銀白色的金屬鈉投入盛有蒸餾水的燒杯中,如圖所示,可以看到鈉浮在水面上,與水發(fā)生劇烈反應,反應放出的熱量使鈉熔成小球,甚至會使鈉和生成的氫氣都發(fā)生燃燒.如果在上述盛蒸餾水的燒杯中先注入一些煤油,再投入金屬鈉,可以看到金屬鈉懸浮在煤油和
水的界面上(如圖),同樣與水發(fā)生劇烈反應,但是不發(fā)生燃燒.
(1)按上文描述的順序寫出金屬鈉的相關物理性質:銀白色;固體;密度比水小;密度比煤油大;熔點低.
(2)在a實驗中,鈉和氫氣燃燒是因為與氧氣接觸.
(3)在b實驗中鈉與水反應,但卻不燃燒,這是因為不與氧氣接觸.
(4)實驗室中少量鈉應如何保存?保存在煤油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從實驗室中收集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廢液.他們想從中回收金屬銅和硫酸亞鐵晶體,設計了如下方案:

(1)金屬X是鐵;步驟Ⅱ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H2SO4═FeSO4+H2
(2)加入過量的金屬X的目的是把銅全部置換出來或得到全部的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應用的化學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應類型都正確的是( 。
A.用鹽酸除去鐵銹  Fe2O3+6HCl=3FeCl2+3H2O  復分解反應
B.用木炭還原氧化銅  C+CuO$\frac{\underline{\;加熱\;}}{\;}$CO2+Cu  置換反應
C.鐵絲在空氣中燃燒  3Fe+4O2$\frac{\underline{\;點燃\;}}{\;}$Fe3O4  化合反應
D.實驗室制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H2O+CO2↑  復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