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利用“硫酸、硝酸銨、氫氧化鈉、碳酸鉀”四種物質的溶液進行探究學習,完成下列各問:
【實驗探究】
(1)A、B、C、D四組同學分別進行了下列實驗
寫出下列的兩個化學方程式:
①A中的反應
②D中的反應
【挖掘實質】
右圖是A組反應的微觀過程示意圖該化學反應的實質可以表示為
【實踐運用】
完成試驗后,四組同學將廢液倒入同一個燒杯中,再將廢液過濾,得到無色溶液和白色沉淀,用無色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試劑,變?yōu)榧t色。
(2)①溶液中的白色沉淀一定是 ,理由是
(3)廢液中一定不含有的離子是
(4)為了驗證該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離子是否存在,我設計如下實驗進行驗證:
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離子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①可能含有 | ②取濾液滴加 | 現(xiàn)象明顯 | 含有該離子 |
【答案】(1)①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②K2CO3+Ba(NO3)2=BaCO3↓+2KNO3(2)①BaSO4 ②硫酸鋇不溶于酸,碳酸鋇能溶于酸 (3)OH-和CO(4)①SO ②硝酸鋇溶液(或①Ba2+ ②稀硫酸)
【解析】A中是氫氧化鈉和硫酸間的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D中是硝酸鋇和碳酸鉀間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硝酸鉀,將四支試管中的液體混合后,滴加石蕊,溶液顯紅色說明溶液顯酸性,即溶液中含有酸,根據(jù)四支試管中的反應,生成的沉淀是碳酸鋇和硫酸鋇中的一種或兩種,但碳酸鋇能溶于酸,硫酸鋇不溶于酸,所以溶液中有酸時,沉淀中就沒有碳酸鋇,即溶淀只是硫酸鋇,四種物質中涉及的離子有氫離子、鉀離子、鋇離子、鈉離子、硝酸根離子、硫酸根離子、氫氧根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由于混合后溶液顯酸性,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氫氧根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由于鈉鹽、鉀鹽和硝酸鹽都可溶,所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離子是氫離子、鈉離子、鉀離子和硝酸根離子,可能存在的離子是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中的一種,根據(jù)題意,探究中只利用四種物質,所以可利用硝酸鋇溶液檢驗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離子,利用稀硫酸檢驗溶液中是否存在鋇離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對一些事實的解釋正確的是( )
序號 | 事實 | 解釋 |
A | 氧氣用于金屬切割 | 氧氣具有可燃性 |
B | 石墨用來制取金剛石 | 石墨中的碳原子可以重新排列 |
C | 墨汁寫的字或作的畫可永久保存 | 碳的化學性質在任何條件都不活潑 |
D | 水電解產(chǎn)生氫氣和氧氣 | 化學變化中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對應現(xiàn)象的描述錯誤的是
A.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產(chǎn)生黑色固體
B.一氧化碳在高溫的條件下還原氧化鐵:試管中紅色固體產(chǎn)生的是氫氣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C.電解水的實驗:兩個電極上產(chǎn)生大量的氣泡,正極上產(chǎn)生的是氫氣,負極上產(chǎn)生的是氧氣
D.測定空氣成分的實驗:玻璃管內紅色固體產(chǎn)生的是氫氣,氣體總體積減少了約五分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研究酸和堿的化學性質時,某小組想證明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后,雖然無明顯現(xiàn)象,但確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試與他們一起完成實驗方案的設計、實施和評價,并得出有關結論。
(1)探究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
當?shù)稳霂椎畏犹囈汉,溶液由無色變?yōu)?u> 色。根據(jù)上述實驗中顏色變化,可確定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探究上述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后燒杯中的硫酸是否過量:
根據(jù)上述反應過程中溶液變成無色,不能確定稀硫酸是否過量。同學們又分別選取氯化鋇溶液、紫色石蕊試液設計實驗方案,請你判斷并分析:
實驗方案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方案一 | 取樣,滴入適量的氯化鋇溶液 | 出現(xiàn)白色沉淀 | 稀硫酸過量 |
方案二 | 取樣,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 | 溶液變紅 | 稀硫酸過量 |
上述設計的實驗方案中,正確的是 (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另外一個實驗方案錯誤的原因是 ;
若請你再設計一個確定稀硫酸是否過量的實驗方案,你選用的藥品是 ,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有一瓶標簽破損的無色溶液如圖21,同學們對該溶液的成分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該溶液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設】①可能是CaCl2溶液;②你的猜想是 溶液;
【查閱資料】CaCl2的水溶液呈中性
【設計實驗】同學們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請你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取該溶液少量于試管中,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氫化鈣固體是登山運動員常用的能源提供劑.某探究小組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氫化鈣(CaH2)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和氧氣.探究小組的同學把一定量的CaH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經(jīng)檢驗濾渣的成分是碳酸鈣.
【提出問題】濾液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Ca(OH)2
猜想三:NaOH、Na2CO3 猜想四:NaOH、Na2CO3、Ca(OH)2
經(jīng)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猜想四不合理,請用化學方程式說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實驗驗證】
【反思與拓展】①若向NH4Cl的溶液中加一定量CaH2,充分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是 _______;②登山運動員常用CaH2作為能源提供劑,與氫氣相比,其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發(fā)現(xiàn),上個月做實驗用的氫氧化鈉溶液忘記了蓋瓶蓋。對于該溶液是否變質,小組內小明同學認為有兩種可能:
猜想1:該溶液沒有變質 猜想2:該溶液全部變質
(1)小組同學討論后認為還有一種可能,請你補充出猜想3: 。
(2)為了驗證猜想3,小紅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請你幫他完成實驗報告的填寫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結論 |
1.取樣, ,過濾 |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 猜想3成立 |
2.向上述濾液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溶液 | 酚酞溶液變紅 |
(3)探究啟示:氫氧化鈉必須 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jù)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和洛液的配制實驗圖示回答相關問題
(1)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驟配制50g16%的NaCI溶液,所配制溶質質量分數(shù)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3)操作⑤中停止加熱的時間是____________(填序號);
A蒸發(fā)皿中液體完全蒸干時 B.蒸發(fā)皿內有大量固體出現(xiàn)時
(4)除去粗鹽中難溶性的雜質并計算精鹽的產(chǎn)率,其正確操作步驟為②③①④⑤②,以下操作中可能會導致精鹽產(chǎn)率偏小的有(產(chǎn)率=)(填序號)。
A.操作①中有少量溶液濺出燒杯
C.操作④中液面高于濾紙邊緣
B.操作③中仰視讀數(shù)
D.操作⑤中沒有使用玻璃棒攪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過氧化鈉(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劑.實驗室有一瓶放置較長時間的過氧化鈉樣品,某研究小組對其成分和性質進行了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1.過氧化鈉能與空氣中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
2Na2 O2 +2H2 O=4NaOH+02↑,2Na202+2C02==2Na2CO3+O2.
【提出問題]1.過氧化鈉是否變質?
【猜想與假設】
假設1:過氧化鈉未變質;假設2:過氧化鈉部分變質;假設3:過氧化鈉全部變質.
【實驗探究】
序號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① | 取部分固體于試管中,加人足量的水,在試管口播人帶火星的木條; | 固體完全溶解, 木條復然 | 假設______ 不成立 |
取少量①中溶液于試管中,滴加足量的 ______,振蕩. | 有氣泡生成 | 假設2成立 |
【提出新問題】部分變質的過氧化鈉中是否含有氫氧化鈉?
【實驗探究】取少量①中溶液于試管中,加人足量的氯化鈣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靜置,向上層 清液中滴加2滴無色酚酞試液,溶液變紅.
【定性分析】
(1)由實驗③可以確定①中溶液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填化學式);
(2)小明認為,由上述實驗無法確定原固體樣品中是否含有氫氧化鈉,理由是_________。
【定量研究】稱取6.04g的過氧化鈉樣品于錐形瓶中,加入足量的蒸餾水,共收集到氣體0.64g,再向上述錐形瓶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應后,經(jīng)過沉淀、過濾、干燥等,得到固體2.00g。
(1)寫出加入澄清石灰水的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04g上述樣品中,含氫氧化鈉的質量_______________。
【反思與提高】過氧化鈉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最終會變質為_______(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