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概念在邏輯上存在如圖所示的關系,故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單質與化合物屬于并列關系
B、化合物與氧化物屬于包含關系
C、溶液與懸濁液屬于包含關系
D、氧化反應與分解反應屬于交叉關系
考點:單質和化合物的概念,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qū)別,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氧化反應
專題:概念關系型
分析:應用各知識點的概念,理解概念間相關的關系,結合圖示所提供的關系意義,分析相關的選項從而判斷正確與否,從物質分類的知識可知物質可分為純凈物與混合物,純凈物又可分為化合物與單質,化合物中又可分為酸堿鹽及氧化物等
解答:解:A、純凈物按元素的含有情況可分為化合物與單質,是并列關系,故A正確;
B、化合物有多種元素組成,其中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和另外一種元素的化合物,是包含關系,故B正確;
C、當分散劑是水或其它溶液時,根據(jù)分散質粒子直徑大小來分類,把分散系劃分為:溶液(小于1nm)、膠體(1nm~100nm)、濁液(大于100nm);
溶液與懸濁液屬于并列關系,故C錯誤;
D、氧化反應不一定是分解反應,分解反應不一定氧化反應,是交叉關系,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此題是對概念間關系的考查,把握個概念間的關系是解題的關鍵所在,此題應屬基礎知識考查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有鐵、氧化銅、稀硫酸為原料制取銅,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兩種方案:
方案一:Fe
H2SO4
H2
CuO
Cu
方案二:CuO
H2SO4
CuSO4
Fe
Cu
(1)寫出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
 
;
 

(2)以上兩個方案中,最好的是
 
,其理由是(至少寫出兩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氧氣的性質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 。
A、
  紅磷燃燒
B、
   蠟燭燃燒
C、
  鐵絲燃燒
D、
  木炭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該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部分發(fā)生改變的是( 。
A、錳元素B、氧元素
C、氫元素D、氯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A、B、C、D、E、F六種物質,它們之間存在以下四種關系變化:
A+B→C+H2O;C+NaOH→D↓+E;D→A+H2O;E+AgNO3→F↓+NaNO3
由此可推知,A物質不可能是下列物質中的( 。
A、Fe2O3
B、BaO
C、Na2O
D、Cu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做法可以達到預期目的是(  )
A、用氮氣作食物保鮮氣
B、加入絮凝劑(如明礬),使河水變成純水
C、尋找新的催化劑使水變成油
D、1體積水與1體積酒精混合得2體積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溶液變紅,則該溶液一定是堿的溶液
B、纖維素無法被人體吸收,所以食物中的纖維素對人體毫無意義
C、可以通過燃燒的方法區(qū)別羊毛纖維、棉纖維和合成纖維
D、氮肥中加熟石灰研磨,一定能聞到刺激性氣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分子之間有間隔,原子之間沒有間隔
C、分子的質量大,原子的質量小
D、分子可直接構成物質,原子不能直接構成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實驗室中,通過化學反應制取氧氣,常常是選擇
 
(填“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分解得到的.
(2)實驗室常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氣,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寫出下列編號儀器的名稱a
 
;  b
 

③用所給儀器組裝用上述反應制氧氣的裝置,你選擇的發(fā)生裝置為
 
,收集裝置為
 
.上述裝置選擇的依據(jù)是
 
(填字母).
A.屬于固固型加熱的反應        B.屬于固液型不加熱的反應
C.制取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      D.制取的氣體不易溶于水
④若用你C裝置收集氧氣,如何知道氧氣已收集滿?
 

⑤小芳通過查閱資料得知:氨氣(NH3)是一種密度比空氣小且極易溶于水的氣體,小芳將收集滿氨氣的集氣瓶倒扣在滴有無色酚酞的水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氨氣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水和氮氣.請寫出氨氣與氧化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⑥有幾位同學一起探究: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為多少比例時,產生氧氣的速度最快.
實驗時用秒表記錄時間,計時從加熱到收集滿一瓶氧氣為準,實驗所采用的裝置是將
 
 
組合起來.
下表為二氧化錳與氯酸鉀不同質量比時,制取氧氣的速度比較
實驗序號 二氧化錳與氯酸鉀的質量比 用時(秒)
1 6:6 42
2 2.5:5 25
3 2:5 34
4 3:10 65
5 2:10 41
從實驗序號2和3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實驗序號
 
(填2或3)反應速度最快.通過分析可知,在化學反應中催化劑的用量(填“是”或“不是”)
 
越多越好.
(3)實驗結束后,小張同學得到的氧氣為0.96g(由得到的體積換算成質量),則生成氧氣的物質的量為幾摩爾?同時消耗了多少mol氯酸鉀?(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