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根據(jù)實驗要求,分析作答.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組裝置圖,按要求回答問題:

(1)若用裝置B來制備氣體,指出其中的錯誤長頸漏斗的末端未伸到錐形瓶的底部.
(2)H2、O2、CO2是初中常見的三種氣體,實驗室可選用裝置B來制備的氣體有(填化學式)H2、O2、CO2,若制備的氣體既可用C裝置又可用D裝置來收集,則化學方程式為Zn+H2SO4═ZnSO4+H2↑.
(3)實驗室常用加熱氯化銨和熟石灰兩種固體混合物來制取氨氣,則實驗室制取氨氣的發(fā)生裝置可選用裝置A(填編號),收集氨氣只能用D裝置,據(jù)此氨氣具有的物理性質(zhì)是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氣。

分析 (1)根據(jù)用裝置B來制備氣體時需要的注意事項進行判斷.
(2)根據(jù)H2、O2、CO2制取的裝置進行分析,同時結(jié)合反應的原理進行分析.
(3)發(fā)生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據(jù)此解答.

解答 解:(1)長頸漏斗的末端未伸到錐形瓶的底部,會導致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故填:長頸漏斗的末端未伸到錐形瓶的底部.
(2)B裝置屬于固液在常溫下反應制取氣體,H2、O2、CO2都可以用B裝置制取,三種氣體中只有氫氣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既可用排水法收集又可用向下排空氣法來收集,鋅和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H2SO4═ZnSO4+H2↑;故填:H2、O2、CO2;Zn+H2SO4═ZnSO4+H2↑;
(3)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和熟石灰的固體混合物在加熱條件下制取氨氣,因此需要加熱,發(fā)生裝置選A;收集氨氣只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說明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氣。还蚀鸢笧椋篈;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氣小.

點評 本考點主要考查了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等,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如圖是初中科學常見物質(zhì)間的轉(zhuǎn)化關系(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已略去,各步均恰好完全反應).已知:A是黑色固體粉末,C是一種藍色溶液,G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試回答:
(1)寫出D物質(zhì)的名稱:氫氧化銅.
(2)寫出圖中AB間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或CuO+2HCl=CuCl2+H2O.
(3)寫出鈉與溶液C反應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放出大量的熱,Na成熔融態(tài)在液面游動,有氣泡產(chǎn)生;產(chǎn)生藍色絮狀的Cu(OH)2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考古人員打撈出一件鐵釜,發(fā)現(xiàn)鐵釜的頭與柄是用兩種金屬材質(zhì)做成的,現(xiàn)已銹漬斑斑,科研人員在這件物品表面采集了兩種固體A、B的樣品進行研究,實驗過程如圖所示,其中I、K、L是單質(zhì),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B中應含有Fe、O元素(寫元素符號)
(2)寫出I長期露置于潮濕空氣中生成A的化學方程式2Cu+O2+CO2+H2O═Cu2(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關于燃燒現(xiàn)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大量的白霧B.鐵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C.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藍紫色火焰D.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鹽酸(HCl)和硫酸(H2SO4)是常見的酸,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
(1)將濃鹽酸和濃硫酸暴露在空氣中,溶質(zhì)質(zhì)量不變但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減小的是濃硫酸.
(2)某治療胃酸過多的藥物中含有Al(OH)3,服用后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3HCl+Al(OH)3=AlCl3+3H2O.
(3)稀釋濃硫酸時只能將濃硫酸慢慢注入水中,說明濃硫酸的密度比水(填“大”或“小”)大.稀硫酸沾到皮膚上用水沖洗后,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
(4)實驗室用濃硫酸來制取某氣體,該氣體溶于水即為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Cl+H2SO4(濃)$\frac{\underline{\;\;△\;\;}}{\;}$NaHSO4+□↑則“□”中物質(zhì)的化學式是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自然界中有幾千萬種含碳物質(zhì),并在不斷地循環(huán)轉(zhuǎn)化,生命活動更離不開碳循環(huán).

(1)自然界中無機碳(非有機物中的碳)轉(zhuǎn)化為有機碳(有機物中的碳)的主要途徑是:光合作用.
(2)“碳捕捉技術”是一種人為干預碳循環(huán)的方法:它將工業(yè)生產(chǎn)中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分離出來并加以利用.某科研小組的同學設計用氫氧化鈉溶液來“捕捉”二氧化碳,其基本過程如圖(部分條件及物質(zhì)未標出):
①“捕捉室”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H2O+Na2CO3
②在整個“捕捉”過程中,可以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是NaOH或Ca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小剛同學選擇了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酚酞溶液三種試劑,按如圖所示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請回答:
(1)試劑Ⅱ是稀鹽酸
(2)本實驗中,用酚酞溶液做指示劑的目的是顏色變化明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以下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科學的是( 。
A.往著火的油鍋潑冷水B.把電吹風機放在潮濕的屋內(nèi)
C.經(jīng)常擦磨鋁制品以保持光亮D.將垃圾分類并回收處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物質(zhì)的用途只能體現(xiàn)物理性質(zhì)的是( 。
A.②④B.①②C.③④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