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5.乙烯(C2H4)是一種可燃性氣體.同學探究其爆炸極限(遇到火源就會發(fā)生爆炸的乙烯與空氣的混合氣體,其中乙烯的體積分數(shù)范圍,用a%-b%表示).回答問題:
(1)乙烯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請寫出化學方程式:C2H4+3O2$\frac{\underline{\;點燃\;}}{\;}$2CO2+2H2O.
(2)用容積均為VmL的集氣瓶收集乙烯與空氣的混合氣體進行實驗.步驟如下:
①此收集氣體的方法叫做排水法;
②先如圖A所示,收集一瓶乙烯體積分數(shù)為50%的混合氣體.點火不發(fā)生爆炸.
再如圖B、C所示,分別收集氣體并點火,前者發(fā)生爆炸,后者不爆炸.結合步驟①,得出a%、b%的范圍,其中b%的范圍是:25%~50%.
③按照中值法繼續(xù)探究,可得到更準確的爆炸極限數(shù)據(jù).

分析 (1)根據(jù)反應物、反應條件、生成物寫出反應的方程式;
(2)①收集乙烯要用排水法;
②根據(jù)爆炸極限的概念來分析.

解答 解:(1)乙烯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方程式是C2H4+3O2$\frac{\underline{\;點燃\;}}{\;}$2CO2+2H2O.
故答案為:C2H4+3O2$\frac{\underline{\;點燃\;}}{\;}$2CO2+2H2O.
(2)①收集乙烯要用排水法;故填:排水法.
②把可燃性氣體與空氣形成的混合氣體,遇明火發(fā)生爆炸的濃度范圍,由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乙烯的爆炸極限范圍是:$\frac{0.25V}{V}$<b%$\frac{0.5V}{V}$=25%<b%<50%;故填:25;50.

點評 本題考查了氣體的收集、可燃性氣體的爆炸極限以及實驗事故的處理,掌握了基本化學知識就能順利解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以下實驗設計不能實現(xiàn)其對應實驗目的是( 。
A.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B.
檢查氣密性
C.
探究可燃物燃燒條件
D.
證明CO2密度比空氣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一定條件下,在一個密閉容器內發(fā)生某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的值為22B.W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C.W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D.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為氫氣燃燒生成水的微觀過程示意圖,在此過程中,發(fā)生變化的粒子是( 。
A.氫分子和氧分子B.氫原子和氧原子C.氫分子和氫原子D.氧分子和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善于用化學的眼光看世界,能夠提高我們的科學素養(yǎng),下列事實和相應的解釋正確的是(  )
  事實 解釋
 A 切洋蔥時可聞到刺激性氣味 分子之間有一定的間隔
 B 物體受熱膨脹 溫度升高分子的體積增大
 C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水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
 D 金剛石堅硬而石墨很軟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0.A-I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A、D組成元素相同,I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們之間的部分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物質Ⅰ的化學式為CaCO3
(2)物質B在反應①中起作用催化.
(3)寫出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
(4)化學反應常伴隨能量變化,從能量上來看,反應③屬于放熱(選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某品牌紫菜的營養(yǎng)成分表顯示,每100g紫菜含鈉291mg,這里所說的鈉是指( 。
A.單質B.元素C.分子D.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用化學符號填空:
(1)標出氯化鐵中鐵元素化合價$\stackrel{+3}{Fe}$Cl3
(2)S2-;
(3)保持氖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N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數(shù)十億年來,地球大氣的成分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下表是遠古原始大氣和目前空氣的主要成分:
 現(xiàn)在空氣的成分N2、O2、CO2水蒸氣及惰性氣體等
原始大氣的主要成分CH4、NH3、CO、CO2
根據(jù)上面提供的信息,運用你學過的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原始大氣是指綠色植物出現(xiàn)以前的大氣.假設把現(xiàn)代的人或其他的動物放在原始大氣中,不能生存的原因是原始大氣中缺少供給呼吸的氧氣.
(2)綠色植物出現(xiàn)以后,原始大氣中的CO2逐漸減少,同時O2逐漸增加.其原因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消耗了了二氧化碳,生成了氧氣.
(3)隨著原始大氣中O2緩慢地增加,CH4、NH3、CO等氣體逐漸被氧氣氧化而緩慢地減少,使大氣的成分逐漸演化成現(xiàn)在的大氣.CH4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