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5.小剛在量取液體時,采用俯視讀數為15mL,則該同學量取的液體體積為(  )
A.>15 mLB.<15 mLC.=15 mLD.無法確定

分析 用量筒量取液體,應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觀察刻度時,視線、刻度線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再讀出液體的體積數.否則,讀數會偏高或偏低.例如,在俯視讀數時,視線斜向下,視線與筒壁的交點在液面上,所以,讀到的數偏高,實際數偏低.

解答 解:在量取15ml液體時,俯視讀數為15ml,由于在俯視讀數時,視線斜向下,視線與筒壁的交點在液面上,所以,讀到的數偏高,實際數偏低,則實際小于15ml.
故選B.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量筒的使用方法,在讀數時經常出現的兩種錯誤是仰視讀數和俯視讀數.仰視時讀數時,視線向上,視線與筒壁的交點在液面下,讀數小于實際數;在俯視讀數時,視線斜向下,視線與筒壁的交點在液面上,所以,讀數大于實際數.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如圖是有關氧氣的知識結構圖(部分反應條件省略,參加反應的氧氣為足量),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①中二氧化錳起催化作用;
(2)反應②的文字表達式是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3)反應③完全分解后試管內的剩余固體是氯化鉀、二氧化錳;
(4)證明有④生成的實驗操作是將④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5)寫出生成⑥的實驗現象劇烈燃燒,放熱,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6)上述6個反應屬于化合反應的有①②③,屬于分解反應的有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基本工具,請用化學符號填空:
碘元素I;4個鐵原子4Fe,鈉離子Na+;2個硫酸根離子2SO42-; 3個水分子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蠟燭(足量)在如圖密閉的集氣瓶內燃燒至熄滅,用儀器測出瓶內氧氣含量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蠟燭燃燒前瓶內只有氧氣
B.蠟燭燃燒既是氧化反應又是化合反應
C.氧氣的體積分數小于一定值時,蠟燭無法燃燒
D.蠟燭熄滅后瓶內只剩二氧化碳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生活中的下列現象,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植物發(fā)生光合作用B.水遇冷結冰
C.瓷碗破碎D.酒精揮發(f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寫出下列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①氯酸鉀受熱分解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②鐵絲在氧氣中燃燒3Fe+2O2$\frac{\underline{\;點燃\;}}{\;}$Fe3O4
③紅磷在氧氣中燃燒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④硫在空氣中燃燒S+O2$\frac{\underline{\;點燃\;}}{\;}$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A.尚湖里清澈的湖水B.冰水混合物
C.人呼出的氣體D.凈化后的空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汽車尾氣是城市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為了創(chuàng)建“最適宜人類居住的環(huán)境”,許多城市正在采取有力措施提高空氣質量.如規(guī)定所有機動車要安裝尾氣凈化器,它的特點之一是使一氧化碳與一氧化氮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氣.
(1)寫出一氧化碳與一氧化氮反應的文字表達式:一氧化碳+一氧化氮$\stackrel{催化劑}{→}$二氧化碳+氮氣.
(2)列舉提高空氣質量的另外兩個措施:①植樹造林;②使用清潔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我們知道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那么二氧化硫與水是否也能反應生成一種酸呢?
某實驗小組對此進行探究,設計的探究過程如下.請你回答其中的有關問題:
(1)做出假設;
(2)設計方案,實驗裝置和藥品如圖:

(3)查閱資料:該實驗小組查閱到:
①二氧化硫易溶于水,②酸能使?jié)?nbsp;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③SO2 不與 濃硫酸反應,④二氧化硫有毒,能 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4)實驗:①實驗過程中裝置 C內石蕊試紙的顏色始終沒有變化,這說明二氧化硫氣體不能使干燥石蕊試紙變色.②在二氧化硫氣體生成之前,裝置 D 中膠頭滴管中的蒸餾水滴到藍色石蕊試紙上,未見試紙顏色發(fā)生變化,此現象 說明水不能使藍色石蕊試紙變色,當有二氧化硫氣體通過時發(fā)現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此現象說明SO2溶于水生成酸能使藍色石蕊試紙變色.
(5)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