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5.廚房中蘊含豐富的化學知識,請回答下列問題:
(1)以下食材:黃瓜、桂花魚、馬鈴薯和牛肉,其中富含淀粉的是馬鈴薯,該營養(yǎng)素在人體中所起的作用是為人體提供能量.
(2)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為甲烷(CH4),其完全燃燒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燃燒過程中化學能轉化成熱能.關閉天然氣開關熄滅火焰,其滅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3)食醋中含有的醋酸(CH3COOH)屬于有機化合物(選填“有機化合物”或“無機化合物”),微觀解釋打開醋瓶子能聞到一股酸味的主要原因是醋酸分子擴散到空氣中.
(4)陶瓷餐具屬于無機非金屬(選填“金屬”、“無機非金屬”、“合成”或“復合”)材料制品.
(5)以下做法,不宜提倡的是c(填標號).
a、垃圾分類后仍入相應類別的垃圾桶   b、洗菜水用于澆花
c、用福爾馬林(甲醛的水溶液)保鮮海產品   d、洗完鐵鍋后擦干.

分析 (1)根據人體所需六大營養(yǎng)素的種類、食物來源,結合題中所給的食物判斷所含的營養(yǎng)素,進行分析判斷;
(2)根據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為甲烷,甲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即可;根據滅火的原理進行分析;
(3)根據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機化合物進行分析;根據分子的性質進行解答;
(4)根據材料的分類進行分析;
(5)根據題干中的信息逐項進行分析即可.

解答 解:(1)馬鈴薯中富含淀粉,淀粉屬于糖類,該營養(yǎng)素在人體中所起的作用是為人體提供能量;
(2)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為甲烷,甲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燃燒過程中化學能轉化成熱能;關閉天然氣開關熄滅火焰,其滅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3)由醋酸的化學式為CH3COOH可知,醋酸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因為含有碳元素,所以屬于有機物;打開盛食醋瓶子后,聞到了一股酸酸的氣味,這主要是因為醋酸分子擴散到空氣中;
(4)陶瓷餐具是用泥土燒制而成的,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
(5)垃圾分類后仍入相應類別的垃圾桶,可以節(jié)約資源;用洗菜水澆花,節(jié)約了水資源;甲醛有毒,不能保鮮海產品;洗完鐵鍋后擦干可以防止生銹.
故答案為:(1)馬鈴薯;為人體提供能量;(2)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化學;清除可燃物;(3)有機化合物;醋酸分子擴散到空氣中;(4)無機非金屬;(5)c.

點評 此題考查知識點較多,綜合性較強,可依據已有的知識進行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以下歸納和總結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對現象的認識B對安全的認識
①鎂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白色固體
②紫色石蕊溶液能使稀鹽酸變紅
③硫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①霉變的大米必須洗凈后方可食用
②可燃性氣體點燃前必須驗純
③家中天然氣泄漏立即關閉閥門輕輕開窗
C對原理等的認識D對科學家貢獻的認識
①用洗滌劑清洗油污是利用溶解的原理
②聞到花香是因為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是因為氧氣難溶于水
①拉瓦錫--空氣主要由氮氣和氧氣組成
②門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發(fā)現
③道爾頓--原子論的創(chuàng)立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化學用語是最簡明、信息豐富、國際通用的語言,請用化學用語填空:
(1)2個銅原子:2Cu;
(2)二氧化碳分子:CO2;
(3)硝酸根離子:NO3-;
(4)碳酸亞鐵(FeCO3)中鐵元素顯+2價:$\stackrel{+2}{Fe}$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用化學用語表示:
(1)硫酸鐵Fe2(SO43;
(2)自然界中存在最硬的物質C;
(3)5個硝酸根離子5NO3-;
(4)保持五氧化二磷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某氯化鉀樣品含有雜質氯化鈣和氯化鎂,設計除雜流程圖如下:

(1)溶劑X是水;  Y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為:K2CO3
(2)蒸發(fā)操作的目的是除去(填物質的化學式)HCl、H2O.
(3)寫出加入過量K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MgCl2+2KOH=Mg(OH)2↓+2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0.如圖所示的是初中化學中的三個重要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A中:傾倒CO2時觀察到的現象是下層的蠟燭先熄滅,上面的蠟燭后熄滅,產生該現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不燃燒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2)實驗B中:測得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小于$\frac{1}{5}$的原因:從裝置本身角度來看可能是(只答一條):裝置漏氣等.
(3)實驗C中,觀察到鐵絲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放出大量的熱.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Fe+2O2 $\frac{\underline{\;點燃\;}}{\;}$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如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P點的含義是t1℃時ac的溶解度相等;
(2)要使接近飽和的a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可采用的一種措施是加入a物質(或降溫、蒸發(fā)溶劑);
(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CD(填序號).
A.t2℃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b>c
B.將t2℃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時,這三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b>c=a
C.t2℃時,50g物質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飽和溶液,其中溶質與溶液的質量比為1:3
D.t1℃時,可以配制質量分數相等的a、b、c三種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現有①金剛石、②氯化鈉、③稀鹽酸、④熟石灰、⑤小蘇打、⑥一氧化碳,從中選擇恰當的物質序號填空:
(1)⑥用于冶煉金屬;(2)⑤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的藥劑;
(3)④用來改良酸性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實驗室配制100克5%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或結論正確的是( 。
A.用50mL量筒量取95.0mL水
B.將NaOH固體放入小燒杯中,用托盤天平稱取5.0gNaOH
C.用pH試紙測量NaOH溶液的pH,測得pH=13.7
D.10Ml5%的NaOH溶液加入10mL水稀釋得到2.5%的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