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下列有關氧氣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空氣中氧氣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21%
B.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鐵
C.給氯酸鉀加熱,若不加二氧化錳就不會產(chǎn)生氧氣
D.課本上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若將紅磷換成木炭實驗會失敗

分析 A、根據(jù)空氣成分分析;
B、根據(jù)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判斷;
C、根據(jù)催化劑的定義理解判斷;
D、根據(jù)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判斷;

解答 解:A、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是21%,而不是質(zhì)量分數(shù),故A錯誤;
B、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故B錯誤;
C、二氧化錳是該反應的催化劑,能改變反應速率,如不加,只是反應速率小,故C錯誤;
D、因為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是容器內(nèi)的壓強不能改變,影響實驗結(jié)果,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對催化劑的理解以及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的注意事項,只有對這些真正的理解,才能正確的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小強同學不小心移動了老師放在實驗桌上的氧氣、氮氣和二氧化碳三瓶無色氣體,現(xiàn)已不知道它們的順序,小明、小紅和小華同學想通過一些簡單實驗鑒別他們.
(1)小明同學首先拿出其中一瓶并將有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發(fā)現(xiàn)復燃,小明認為認為該瓶氣體為氧氣,這是利用了氧氣助燃性(填化學性質(zhì));
(2)小紅從剩下的兩瓶氣體中拿出一瓶氣體,將燃著的小木條伸入集氣瓶中,發(fā)現(xiàn)燃著的木條熄滅,小紅認為該瓶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氣體;
(3)此時小華同學認為小紅同學的結(jié)論不是很準確,于是小華同學將澄清的石灰水倒入剩余的一瓶氣體中,發(fā)現(xiàn)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該瓶氣體是二氧化碳.
(4)通過以上實驗,你認為小紅同學結(jié)論不準確的原因是氮氣和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燒,所以不支持燃燒的不一定就是二氧化碳,還有可能是氮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鑒別氧氣、氮氣和二氧化碳三瓶無色氣體的最簡單的方法( 。
A.用澄清的石灰水檢驗
B.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
C.用帶火星的木條和澄清的石灰水檢驗
D.用燃著的木條和帶火星木條檢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1)石墨和金剛石物理性質(zhì)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CO2和CO化學性質(zhì)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構(gòu)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據(jù)如圖所示的實驗室中實驗裝置圖填空

(1)完成圖中標有數(shù)字的儀器的名稱:①酒精燈;②分液漏斗;③集氣瓶.
(2)用高錳酸鉀制備氧氣選擇A裝置,寫出反應化學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可選用的收集裝置為:C(或D)(填序號).
(3)裝置D收集氧氣,操作的正確順序為bac(填序號).
a.將導管伸入集氣瓶口,氣體進入瓶中 
b.將裝滿水的集氣瓶倒立在水槽中
c.當氣體收集滿時,用毛玻璃片蓋上瓶口,將集氣瓶移出水面放置
(4)用上述裝置制氧氣,沒有用到的是裝置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3.如圖是常見物質(zhì)的轉(zhuǎn)換關系圖.其中A、B常溫下都為液體且組成元素相同,A、B、X、Y、E都為氧化物,X、E都為黑色固體,Y常用于食品干燥劑,Z為紅色金屬單質(zhì),F(xiàn)為白色沉淀,I為藍色絮狀沉淀.請回答下列問題:

(1)E的化學式CuO;F的化學式CaCO3;
(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反應⑤的實驗現(xiàn)象為黑色固體逐漸消失,溶液由無色變藍色;
(4)反應⑥的化學方程式為CuSO4+2NaOH=Cu(OH)2↓+Na2SO4基本反應類型為復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如圖為某化工企業(yè)生成產(chǎn)流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鈦酸亞鐵(FeTiO3)中鈦元素為+3價
B.①中反應為:2FeTiO3+6C+7Cl2 $\stackrel{一定條件}{→}$2X+2TiCl4+6CO,則X為FeCl3
C.②中為使原料全部轉(zhuǎn)化為甲醇,理論上CO和H2投料的質(zhì)量比為1:2
D.③中氬氣(Ar)作保護氣,發(fā)生的反應為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紹興是中國著名的“酒鄉(xiāng)”,紹興黃酒,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多次獲得國際金獎.紹興黃酒是一門綜合性的發(fā)酵工程學,涉及到多種學科知識,它的釀造過程可以概括為:選料→發(fā)酵→壓榨→勾兌→澄清→煎酒等步驟.(部分數(shù)據(jù)為方便計算略做處理).
(1)發(fā)酵即淀粉→葡萄糖→酒精的過程,請你在圖1化學方程式中的方框內(nèi)填寫化學式:C2H5OH.

(2)發(fā)酵過程必須使發(fā)酵室溫度控制在18℃~22℃之間,可采取電加熱器的方法,電器原理可以簡化成如圖2所示,已知加熱用電阻絲的電流值與發(fā)酵室中的溫度關系如表所示:
 電流(A) 1.46 1.50 1.54 1.60 1.69 1.80 2.08
 溫度(℃) 17 18 19 20 21 22 23
則電阻絲中電流應保持在1.50~1.80安范圍,如果電源電壓是36伏,電阻絲電阻是10歐,為了控制電路能正常工作,可在圖中虛線框內(nèi)接入滑動變阻器來達到控制的目的,它的電阻值變化范圍應是10~14歐.
(3)壓榨是把酒液和固體酒精進行簡單分離的過程,此過程類似于我們學過的混合物分離的常用方法:B(選填字母)
A.結(jié)晶 B.過濾 C.蒸餾
(4)勾兌是把不同質(zhì)量分數(shù)的生酒混合達到規(guī)定質(zhì)量分數(shù)的生酒的過程,一般可以按如圖3方式進行,已知甲管道中生酒的流量為2升/秒(流量指單位時間內(nèi)流過的液體體積),當乙管道流量閥門調(diào)至某一位置時,恰好勾兌出符合質(zhì)量標準的酒精質(zhì)量分數(shù)為18%的生酒,則乙管道的流量為2L/s升/秒.(假設生酒的密度為1克/厘米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空氣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天然資源.在空氣的成分中,支持燃燒的是(  )
A.氮氣B.氧氣C.二氧化碳D.稀有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