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核電荷數(shù)為11~18的元素的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等信息如下,請回答有關問題:
(1)從原子結(jié)構(gòu)角度
①在元素周期表中,以上元素都位于第三周期的原因是_________。
②氬氣(化學式為______)的化學性質(zhì)比較穩(wěn)定的原因是_________。
(2)寫離子符號:①鋁離子________,②硫酸根________。
(3)寫出氧化鎂的化學式并標出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
(4)一種氯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37,該氯原子的中子數(shù)為________。
【答案】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shù)均為3 Ar 原子最外層有8個電子,是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結(jié)構(gòu) Al3+ SO42- 20
【解析】
(1)①在元素周期表中,以上元素都位于第三周期的原因是各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shù)相同,均為3;②氬氣的化學式為Ar,氬氣的化學性質(zhì)比較穩(wěn)定的原因是氬原子最外層有8個電子,是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結(jié)構(gòu);
(2)①鋁離子帶三個單位的正電荷,可表示為Al3+;②硫酸根可表示為SO42-;
(3)氧化鎂中鎂元素化合價為+2價,氧元素化合價為-2價,故氧化鎂化學式為MgO;其中鎂元素為+2價可表示為;
(4)由圖可知,氯原子的質(zhì)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17,即所有氯原子的質(zhì)子數(shù)均為17,相對原子質(zhì)量=質(zhì)子數(shù)+中子數(shù),故該氯原子的中子數(shù)=相對原子質(zhì)量-質(zhì)子數(shù)=37-17=20。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某些物質(zhì)間轉(zhuǎn)化關系。A、C是由相同元素組成的無色液體,且A具有消毒殺菌作用;B、H為黑色固體,F(xiàn)為綠色固體,D、E、G為常見無色氣體,E能參加植物的光合作用, X是紅色金屬。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C、X的化學式:______,______。
(2)B在反應①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寫出反應②、④的化學表達式:②_______;④________。
(4)以上①—④的化學反應中,分解反應有_______個(填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化學用語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工具,請用化學用語填空。
①兩個汞原子______;
②兩個鐵離子______;
③氯氣______;
④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和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______。
(2)請寫出 中數(shù)字的含義:
①“+4”表示______;
②“2”表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雨收集到一瓶渾濁的河水,他要模擬自來水廠的凈水過程,最終制成蒸餾水,其實驗過程如圖所示。請回答以下問題:
(1)A物質(zhì)的名稱是__________,操作①的名稱是__________;
(2)操作②過程主要發(fā)生________(選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3)小雨取少量液體D于試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蕩,發(fā)現(xiàn)有較多浮渣產(chǎn)生,說明液體D是________(選填“軟水”或“硬水”)。經(jīng)過操作③以后,小雨重復上述實驗,他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下列微粒模型示意圖可能代表水分子的是_______。(選填字母序號)
(2)利用(1)的結(jié)論,通過觀察NaCl溶解圖回答:
①框內(nèi)代表的物質(zhì)是________________;
②請描述框內(nèi)離子與分子結(jié)合時的特點: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對氧氣的制取進行了進一步探究。
(1)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對比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氣的純度。
(進行實驗)
①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當_________時證明氧氣集滿,用傳感器測定集氣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重復該實驗3次并記錄數(shù)據(jù)。
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氧氣能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____,用傳感器測定集氣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重復該實驗3次并記錄數(shù)據(jù)。
氧氣的收集方法 | 向上排空氣法 | 排水法 | ||||
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 79.7 | 79.6 | 79.9 | 90.0 | 89.8 | 89.3 |
氧氣的平均體積分數(shù)/% | 79.7 | 89.7 |
(實驗分析)不考慮操作失誤的因素,用排水法也收集不到純凈的氧氣,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用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探究不同催化劑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的效果。
(查閱資料)
①MnO2、Cr2O3、Fe2O3、CuO、S對過氧化氫的分解均具有催化作用。
②海藻酸鈉可以作為催化劑的載體支架,形成負載不同催化劑的海藻酸鈉微球。
(進行實驗)
①制備五種負載不同催化劑(MnO2、Cr2O3、Fe2O3、CuO、S)的海藻酸鈉微球,每個微球大小相同,且負載催化劑的質(zhì)量相等。
②取30粒負載某種催化劑的海藻酸鈉微球與20mL質(zhì)量分數(shù)為5%的過氧化氫溶液,在錐形瓶中迅速混合發(fā)生反應,實驗裝置如圖1,采集200s內(nèi)壓強數(shù)據(jù),繪制曲線如圖2。
(實驗分析)
①每次實驗時,海藻酸鈉微球數(shù)應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
②本實驗中,通過一段時間內(nèi)______來反映生成氧氣的快慢。
③本實驗中,負載MnO2的微球顯示了良好的催化效果,60s時竟將橡皮塞彈飛,在圖2中對應的曲線是_______(填“a”或“b”);負載_______的微球催化效果較好,反應溫和;負載Fe2O3、Cr2O3的微球催化效果一般;負載_______的微球催化能力最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5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你根據(jù)下表回答問題:
3 Li 鋰 6.941 | 4Be[來鈹 9.012 | 5 B 硼 10.81 | 6 C 碳 12.01 | 7 N 氮 14.01 | 8 O 氧 16.00 | 9 F 氟[來 19.00 | 10 Ne 氖 20.18 |
11 Na 鈉 22.99 | 12 Mg 鎂 24.31 | 13 Al 鋁 26.98 | 14 Si 硅 28.09 | 15 P 磷 30.97 | 16 S 硫 32.06 | 17 Cl 氯 35.45 | 18 Ar 氬 29.95 |
(1)根據(jù)上表回答問題
①鈉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是 。
②上表中,金屬元素有 種。
(2)圖甲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圖乙是該元素的一種粒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
①該元素的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 ,該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 。
②圖乙所示粒子的符號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資料顯示,將新制的濃度為5%的過氧化氫溶液加熱到80℃時才有較多的氧氣產(chǎn)生。而向相同質(zhì)量的5%的過氧化氫溶液加入二氧化錳,常溫下就會立即產(chǎn)生氧氣,因此實驗室常使用此方法制氧氣。
(1)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制氧氣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圖甲作為上述制取氧氣的發(fā)生裝置,注射器相當于___________(填一種儀器名稱),它除添加液體試劑外,還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別采用兩份質(zhì)量相同且濃度均為5%的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圖乙虛線表示加熱分解制取氧氣的曲線,請在圖中用實線畫出加入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曲線(假設兩種情況下均完全分解)__________________。
(查閱資料)除二氧化錳外,某些物質(zhì)可以作為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的催化劑。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錳外,氧化銅也可以作為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的催化劑。
(完成實驗)按下表進行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實驗Ⅰ | 實驗Ⅱ | 實驗Ⅲ | |
雙氧水的質(zhì)量和濃度 | 5g、5% | 5g、5% | 5g、5% |
加入的固體及質(zhì)量 | 無 | MnO2 0.1g | CuO 0.1g |
相同時間內(nèi)產(chǎn)生氧氣的體積 | 3mL | 11mL | 9mL |
(4)本實驗中,測量氧氣體積的裝置應選擇________;
(數(shù)據(jù)分析)
(5)實驗Ⅲ與實驗______可知,氧化銅也可以加快過氧化氫分解的速率;
(6)通過比較___________________,發(fā)現(xiàn)二氧化錳比氧化銅的催化效果更好。
(討論反思)
(7)為了最終確定氧化銅是否可以作為過氧化氫分解制氧氣的催化劑,大家認為還需要補充完成兩個實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