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位學生要用托盤天平稱量2.5g藥品,在稱量中發(fā)現(xiàn)指針向左偏轉。這時他應該

A.減少藥品 B.向右盤中加砝碼

C.移動游碼 D.調節(jié)天平的平衡螺母

【答案】A

【解析】

試題分析:在稱量中發(fā)現(xiàn)指針向左偏轉,即左盤更重,左盤為藥品,那么藥品過多,應減少藥品。選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A.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B.稀釋濃硫酸
C.取用粉末狀固體
D.讀取液體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現(xiàn)有A,B,C,D,E五種物質.A是無色、無味的氣體.B在A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同時生成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C;E物質在A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D是一種無色的氣體,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試回答下列問題.
(1)B與A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2)E與A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3)D物質的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的微觀示意圖,

試回答:
①用化學符號表示這個化學反應 . 該反應的類型是反應.
②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 (填名稱,下同)
氯氣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因此在這個反應中,發(fā)生變化的粒子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為了研究竹子里面氣體的成分,做了一個實驗.
(1)他先將竹子浸在水里,鉆個小孔,看到一串串氣泡冒出.然后采用(填實驗室常用的一種集氣方法)法收集到了甲乙兩瓶氣體.
(2)將放有足量紅磷的燃燒匙伸入甲瓶中(如圖).用放大鏡聚焦,使紅磷燃燒,瓶內充滿了白煙.然后,將甲瓶倒放水中,松開夾子,結果流入的水約占瓶子容積的 .這說明竹子里的氣體中肯定有 . 寫出發(fā)生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3)再往乙瓶中倒入一些澄清石灰水,發(fā)現(xiàn)石灰水馬上變渾濁.這說明竹子里的氣體中肯定含有
(4)那么竹子里的氣體含量與空氣有什么區(qū)別呢?于是,他又用空氣重復了上述實驗.相比較后得出的結論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同學欲通過實驗證明“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受熱分解的催化劑”這一命題.他設計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或總結

各步驟結論

總結

實驗一

將氯酸鉀加熱至熔化,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木條復燃

氯酸鉀受熱分解產生氧氣,但是

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受熱分解的催化劑

實驗二

加熱二氧化錳,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木條不復燃

二氧化錳受熱不產生氧氣.

實驗三

木條迅速復燃

二氧化錳能加快氯酸鉀分解,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1)請你幫小明同學填寫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實驗中,實驗一和實驗二起的作用是;
(3)小英同學認為僅由上述實驗還不能完全得出表內“總結”,她補充設計了兩個方面的探究實驗,最終完成了對“命題”的實驗證明.
第一方面的實驗操作中包含了兩次稱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實驗是利用“實驗三”反應后剩余物,經洗滌、過濾分離出的物質繼續(xù)實驗,接下來的實驗操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水是最普通、最常見的物質之一.
(1)將渾濁的河水用如圖所示的簡易凈水器進行凈化,其中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 , 用此裝置凈化后得到的水屬于(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用自來水洗衣服時,肥皂不易起泡沫且產生浮渣,說明該自來水是(填“硬水”或“軟水”).
(3)用于自來水的消毒劑除氯氣以外,還可用一氯胺(NH2Cl)、二氧化氯等物質,其中二氧化氯的化學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空氣中氮氣的質量分數(shù)約為78% B. 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具有氧化性

C.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D. 稀有氣體化學性質穩(wěn)定,可用作保護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是近來所學的常見物質,常溫下A和B都是無色液體,且相對分子質量相差16,C,D為氣體.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反應條件已省略).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B兩物質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是;
(2)已知同溫同壓下,不同氣體的體積比等于分子個數(shù)比.則轉化②中C,D兩種氣體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
(3)若E是一種暗紫色固體,如圖轉化①~④中共有個分解反應
(4)若E為混合物,且轉化④為物理變化,則E物質的名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