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據(jù)C、D、E常溫下呈氣態(tài),且C和D的組成元素相同,所以C、D是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中的一種,A、B均為黑色粉末,常見的黑色粉末有氧化銅、木炭、二氧化錳等,A和B會發(fā)生反應(yīng),所以A、B可以是氧化銅或木炭中的一種,A和C又會反應(yīng),B會轉(zhuǎn)化成D,綜合考慮,所以A是氧化銅,B是木炭,C就是一氧化碳,D就是二氧化碳,氣體E分別會與木炭、一氧化碳反應(yīng),和二氧化碳會相互轉(zhuǎn)化,所以E可以是氧氣,然后將推出的各種物質(zhì)代入轉(zhuǎn)化關(guān)系中驗證即可.
解答 解:C、D、E常溫下呈氣態(tài),且C和D的組成元素相同,所以C、D是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中的一種,A、B均為黑色粉末,常見的黑色粉末有氧化銅、木炭、二氧化錳等,A和B會發(fā)生反應(yīng),所以A、B可以是氧化銅或木炭中的一種,A和C又會反應(yīng),B會轉(zhuǎn)化成D,綜合考慮,所以A是氧化銅,B是木炭,C就是一氧化碳,D就是二氧化碳,氣體E分別會與木炭、一氧化碳反應(yīng),和二氧化碳會相互轉(zhuǎn)化,所以E可以是氧氣,A氧化銅和B木炭在高溫的條件下會發(fā)生反應(yīng),A氧化銅和C一氧化碳在加熱的條件下會發(fā)生反應(yīng),B木炭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會生成D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和D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轉(zhuǎn)化,E氧氣分別會與C一氧化碳、B木炭反應(yīng),D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會生成E氧氣,E氧氣通過呼吸作用或者燃燒會轉(zhuǎn)化成D二氧化碳,推出的各種物質(zhì)均滿足題中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推導(dǎo)合理,所以A是氧化銅,B是木炭,C是一氧化碳,D是二氧化碳,E是氧氣,
(1)氧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zhì),所以氧氣的用途有:供給呼吸;
(2)通過推導(dǎo)可知A是氧化銅,B是木炭,C是一氧化碳,D是二氧化碳,氧化銅和木炭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化學(xué)方程式為:C+2CuO$\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
(3)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利用植物的葉綠體轉(zhuǎn)化為氧氣,所以自然界中二氧化碳轉(zhuǎn)化為氧氣的途徑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故答案為:(1)供給呼吸;
(2)C+2CuO$\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
(3)植物的光合作用.
點評 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將題中有特征的物質(zhì)推出,然后結(jié)合推出的物質(zhì)和題中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推導(dǎo)剩余的物質(zhì),最后進行驗證即可.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計算題
實驗 | 1 | 2 | 3 | 4 |
加入樣品的質(zhì)量/g | 5 | 10 | 15 | 20 |
生成CO2的質(zhì)量/g | 1.54 | 3.08 | 4.4 | 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酸是含有氫元素的化合物,則含有氫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 |
B. | 有機物都含有碳元素,則含有碳元素的物質(zhì)一定是有機物 | |
C. | 碳酸鹽與稀鹽酸反應(yīng)放出氣體,則與稀鹽酸反應(yīng)放出氣體的物質(zhì)一定是碳酸鹽 | |
D. | 含碳元素的物質(zhì)充分燃燒會有CO2生成,則燃燒能生成CO2的物質(zhì)一定含碳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有紅棕色NO2的空氣通過裝有木炭的玻璃管后,氣體顏色消失 | |
B. | 石墨在高溫下變成金剛石 | |
C. | 在點燃的蠟燭上方罩一干冷燒杯,可在其內(nèi)壁發(fā)現(xiàn)水霧 | |
D. | 光合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聞氣體的氣味 | B. | 觀察顏色 | ||
C. | 分別插入燃著的木條 | D. | 分別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1、圖2都表示鍶原子 | B. | 鍶原子的中子數(shù)為38 | ||
C. | 鍶在反應(yīng)中通常顯+2價 | D. | 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87.62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H2SO4 NaCl Na2CO3 CaCl2 | B. | HCl NaOH CuSO4 MgSO4 | ||
C. | Na2CO3 K2SO4 BaCl2 HCl | D. | NaNO3 HCl CaCl2 K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