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試管是常用的反應容器,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為:試管;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2)將A中產生的氣體通入到B中一會兒,未見其中變渾濁,更簡捷的解釋是:鹽酸和氫氧化鈣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配平即可;故答案為:2HCl+Ca(OH)
2=CaCl
2+2H
2O
(3)振蕩,發(fā)現(xiàn)燒瓶中的氣球逐漸變大,且溶液始終無色透明,說明二氧化碳與M溶液反應無變化,M溶液是NaOH(或KOH)溶液;故答案為:NaOH(或KOH)
(4)要證明生成物中含有CO
32-,向其中加入BaCl
2溶液或足量的稀鹽酸都可,即向其中加入BaCl
2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即可證明其中含CO
32-;故答案為:向其中加入BaCl
2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即可證明其中含CO
32-(或:向其中加入過量(或足量)的稀鹽酸,若有氣泡冒出,則可證明其中含CO
32-(或其他合理表述)
(5)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的條件下生成水和氧氣,配平即可,故答案為:2H
2O
22H
2O+O
2↑
分析:實驗室制取CO
2,是在常溫下,用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將A中產生的氣體通入到B中一會兒,未見其中變渾濁,更簡捷的解釋是:鹽酸和氫氧化鈣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配平即可;振蕩,發(fā)現(xiàn)燒瓶中的氣球逐漸變大,且溶液始終無色透明,說明二氧化碳與M溶液反應無變化,M溶液是NaOH(或KOH)溶液;要證明生成物中含有CO
32-,向其中加入BaCl
2溶液或足量的稀鹽酸都可;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的條件下生成水和氧氣,配平即可.
點評:本考點主要考查了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制法、碳酸根離子的檢驗,同時也考查了二氧化碳的性質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本考點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之一,主要出現(xiàn)在實驗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