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1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些裝置,據(jù)圖回答有關(guān)問題.

(1)寫出指定儀器的名稱:①
 
;②
 

(2)實驗室中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氧氣,可選用
 
(填裝置序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收集CO2常用的裝置是
 
(填序號),若用G圖的裝置測量生成CO2氣體的體積,需在集氣瓶內(nèi)的水面上放一層植物油,其目的是
 

(4)實驗室用石灰石(雜質(zhì)既不溶于水也不與稀鹽酸反應)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選用發(fā)生裝置B,實驗結(jié)束后,試管內(nèi)已無氣泡產(chǎn)生,但還有少量固體剩余.小文說:因為管內(nèi)有固體剩余,所以所得溶液中只有氯化鈣而無鹽酸.小明不完全同意小文的說法,請你說出小明的理由
 

(5)實驗室在常溫下用塊狀電石與水反應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氣體,該反應必須控制反應速度否則引起裝置炸裂.你認為A~F中最適合制取乙炔氣體的發(fā)生裝置是
 
;如果用H裝置收集乙炔,氣體應從
 
(填“a”或“b”)端管口通入.
(6)興趣小組利用圖2所示實驗裝置研究燃燒的條件:
步驟1:在C中加入少量白磷并加入熱水,塞好膠塞使導管口進入熱水中發(fā)現(xiàn)白磷不燃燒;
步驟2:打開K1,關(guān)閉K2,將A中的溶液滴入B中,
C中有氣泡冒出,白磷燃燒,B中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為:
 
,通過以上實驗研究了燃燒的一個條件,它是
 
考點:常用氣體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與選取方法,量氣裝置,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燃燒與燃燒的條件
專題: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檢驗、干燥與凈化
分析:試管是常用的反應容器,集氣瓶是收集氣體的儀器;制取裝置包括加熱和不需加熱兩種,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如果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實驗室制取CO2,是在常溫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的,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若用G圖的裝置測量生成CO2氣體的體積,需在集氣瓶內(nèi)的水面上放一層植物油,其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和與水反應;小明的理由是:剩余固體可能完全是雜質(zhì),而雜質(zhì)不與鹽酸反應,所以溶液中鹽酸可能已過量;實驗室在常溫下用塊狀電石與水反應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氣體,該反應必須控制反應速度否則引起裝置炸裂,因此應該選擇裝置A;如果用H裝置收集乙炔,氣體應從短管進入,因為乙炔的密度比水��;通過以上實驗研究了燃燒的一個條件,它是可燃物與氧氣接觸.
解答:解:(1)試管是常用的反應容器,集氣瓶是收集氣體的儀器,故答案為:試管   集氣瓶  
(2)如果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和加熱的條件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配平即可;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為:CD或CE;2KClO3
MnO2
.
 2KCl+3O2↑;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若用G圖的裝置測量生成CO2氣體的體積,需在集氣瓶內(nèi)的水面上放一層植物油,其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和與水反應;故答案為:E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和與水反應(只答防止溶于水或防止CO2與H2O接觸也對)
(4)小明的理由是:剩余固體可能完全是雜質(zhì),而雜質(zhì)不與鹽酸反應,所以溶液中鹽酸可能已過量;故答案為:剩余固體可能完全是雜質(zhì),而雜質(zhì)不與鹽酸反應,所以溶液中鹽酸可能已過量
(5)實驗室在常溫下用塊狀電石與水反應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氣體,該反應必須控制反應速度否則引起裝置炸裂,因此應該選擇裝置A;如果用H裝置收集乙炔,氣體應從短管進入,因為乙炔的密度比水�。还蚀鸢笧椋篈  a 
(6)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的條件下生成水和氧氣,要注意配平;通過以上實驗研究了燃燒的一個條件,它是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故答案為:2H2O2
 MnO2 
.
 
2H2O+O2↑;可燃物與氧氣接觸
點評:本考點主要考查了儀器的名稱、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等,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的條件有關(guān);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guān).本考點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之一,主要出現(xiàn)在實驗題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分子、原子、元素”填空:在化學反應中氧
 
分解為氧
 
,氧
 
與碳原子重新組合成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由氧
 
和碳
 
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zhì)由離子構(gòu)成的是(  )
A、蒸餾水B、氯化鈉
C、金剛石D、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最外層有8個電子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
B、核電荷數(shù)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種元素的原子
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D、純凈物一定由同種分子構(gòu)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計算P2O5中磷元素和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稱取5.5g研碎的石灰石粉末,分四次加入等量等質(zhì)量分數(shù)的稀鹽酸 (雜質(zhì)不參加反應)、稱量剩余固體的重復操作.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
操作次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剩余固體質(zhì)量/g4.02.50.50.5
請計算:
(1)原石灰石中含碳酸鈣
 
g;
(2)利用這些石灰石實驗室里可制取多少克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雪同學加熱某無色液體A,發(fā)現(xiàn)有氣體B產(chǎn)生,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蕩,在常溫下就能迅速產(chǎn)生氣體B,且產(chǎn)生了常溫下為液體的純凈物D,而C的質(zhì)量在反應前后沒有改變.她把B收集起來,用帶火星的木炭伸入盛B的集氣瓶中,木條劇烈燃燒.如把黃色粉末E點燃后放入盛B的集氣瓶中,能劇烈燃燒,生成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F.
(1)根據(jù)該實驗,分析A~F分別是什么物質(zhì).寫出下列四種物質(zhì)的名稱:
A
 
,B
 
,C
 
,F(xiàn)
 

(2)寫出上述有關(guān)的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在后面的括號內(nèi)注明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
 
 
;
 
,
 

(3)你能說出B的至少兩點用途嗎?①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SO2的讀法是( �。�
A、氧化硫B、二氧化硫
C、硫化氧D、硫化二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回答下列問題.
(1)鐵盒中的酒精點燃后放入盛有冰水的燒杯中,酒精的火焰逐漸熄滅,其原因是
 
;
(2)高錳酸鉀可用來生火.將一份砂糖和兩份高錳酸鉀混合,夾在兩片干木材中研磨,若天氣干燥,摩擦約30s木片便燃燒起來.上述過程中,高錳酸鉀的作用是
 
;
(3)在用石灰漿剛粉刷過的墻壁的室內(nèi)放一個炭火盆,這樣做的目的是
 
; 
(4)用兩朵干燥的含有石蕊的紫色小花,一朵放在CO2集氣瓶內(nèi),一朵用水打濕再放到另外一個CO2集氣瓶內(nèi),前者不變色,后者變紅,這樣做是為了論證:
 

(5)今年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遭遇了百年罕見的干旱,在我市,某兩縣旱情尤為嚴重.請寫出一條節(jié)約用水的做法
 
;為了保護好城市用水,下列做法中,不正確的是
 

①在長江兩岸邊堆放垃圾         ②向長江排放工業(yè)廢水
③在長江岸邊植樹               ④向長江傾倒生活污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