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在學習“二氧化碳的制備方法”的以后,同學們認真觀察、大膽質疑,又提出了以下值得進一步探究的問題.
[提出問題]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真的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了嗎?
[設計實驗]
利用如圖1的實驗裝置,制備并收集二氧化碳.選用同批次的顆粒狀和塊狀大理石,分別與10%、7.5%、5%、2.5%、1%的稀鹽酸(每次用量均為70ml)進行實驗.每一組實驗產生的二氧化碳采用連續(xù)收集的方法,即收集完第1瓶馬上開始收集第2瓶…順次完成直到不再生成二氧化碳為止,并記錄收集滿每一瓶二氧化碳的所用時間,如表1.
表1  連續(xù)收集二氧化碳時各瓶所用的時間
瓶子序號
石灰石的形狀
鹽酸的濃度/%
1234567891011
10顆粒989121420192130195-
塊狀1212161922243756177-
7.6顆粒1311121517265555153-
塊狀1513151721233255119-
5顆粒1418183263-
塊狀203159-
2.5顆粒43-
塊狀4661-
1顆粒-
塊狀-
注:表中“-”表示該瓶氣體未能收集滿,空白表示實驗已結束.

選擇氣體的收集方法還要考慮氣體的收集率的問題,即:$\frac{實際收集的氣體總體積}{理論計算的產生氣體的總體積}$×100%
由此將表1中部分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得到表2.
表2  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收集率
鹽酸濃度/%107.55
石灰石形狀顆粒塊狀顆粒塊狀顆粒塊狀
理論計算的產生氣體總體積/mL224116491099
實際收集的氣體總體積/mL1450130513051305725435
收集率/%655879796640
[提出問題]除此之外,收集的時機是否會對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純度造成影響呢?
[設計實驗]利用濃度傳感器,將第一步實驗中“7.5%的鹽酸與塊狀石灰石”的一組實驗中第1、2、3、4號集氣瓶進行測定,并將二氧化碳的濃度記錄在表3中.
瓶序1234
CO2的濃度/%52.685.292.393.6
根據(jù)以上那個探究過程,結合數(shù)據(jù)回答以下問題:
(1)圖1的錐形瓶內所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的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2)制備二氧化碳時選擇濃度為7.5% 的鹽酸最為適宜;當選用適當濃度的鹽酸后,石灰石的形狀對制備并收集二氧化碳無(填“有”或“無”)顯著影響.
(3)若要收集得到濃度比較高(80%以上)的二氧化碳,對收集的時機你有怎樣的建議:反應一段時間后再收集.
(4)依據(jù)探究過程說一說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能不能選用排水集氣法呢?說明理由只要選用適當?shù)臐舛鹊南←}酸在適當時機收集即可.

分析 (1)根據(jù)石灰石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解答;
(2)根據(jù)表中信息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jù)表中信息進行分析解答;
(4)依據(jù)探究過程及題中信息分析解答.

解答 解:(1)石灰石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2)從表格數(shù)據(jù)可以分析得出,制備二氧化碳時選擇濃度為7.5%的鹽酸最為適宜;當選用適當濃度的鹽酸后,石灰石的形狀對制備并收集二氧化碳無影響;
(3)①號中二氧化碳濃度較低,2、3、4號集氣瓶中濃度增大,從表格數(shù)據(jù)可以分析得出反應一段時間后再收集;
(4)依據(jù)探究過程可以得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能選用排水集氣法,理由是:只要選用適當?shù)臐舛鹊南←}酸在適當時機收集即可.
答案:
(1)CaCO3+2HCl═CaCl2+H2O+CO2↑;
(2)7.5;  無;
(3)反應一段時間后再收集(學生只要寫間隔一段時間即可,具體寫出秒數(shù)也可);
(4)能,只要選用適當?shù)臐舛鹊南←}酸在適當時機收集即可.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實驗速率的實驗探究,完成此題,可以依據(jù)已有的知識進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在CO和CO2的混合氣體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36%.將5g混合氣體先通入灼熱的氧化鐵(假設每一步都完全反應),再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最多可得到白色沉淀物( 。
A.30gB.15gC.5.6gD.1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關于電解水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B
A.實驗證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B.電解水時在正極產生氧氣
C.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D.正極與負極產生的氣體質量之比為8: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稀土鎢是重要的戰(zhàn)略金屬資源,鎢礦在古代被稱為“重石”,在元素周期表中鎢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圖所示,下列有關鎢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為74B.相對原子質量為183.8g
C.屬于非金屬元素D.原子核內中子數(shù)為7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為了節(jié)約化石能源,改善環(huán)境和空氣質量,工業(yè)上常用水蒸氣與熾熱的碳反應制取水煤氣作氣體燃料.某小組的學生對水煤氣的成分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猜想】運用質量守恒定律對“碳+水$\stackrel{高溫}{→}$水煤氣”反應的生成物質,進行如下假設:
①含二氧化碳氣體.
②含有氫氣.
③還可能含有CO氣體.
【資料信息】
①C、CO、H2都均有可燃性和還原性(還原性--使金屬氧化物失去氧元素變成單質金屬).
②C、CO、H2它們都不能與澄清石灰水發(fā)生化學反應.
③白色無水CuSO4是一種白色固體用于干燥氣體或檢查是否有水的存在,遇水變成藍色固體.
【實驗過程】
(1)將水煤氣通入導管后,觀察到A處澄清石灰水沒有變化,說明實驗猜想①不成立.
(2)實驗中可觀察到C處由黑色變成光亮的紅色,同時,D裝置中的白色固體變成藍色,說明實驗猜想②成立.
(3)實驗中還觀察到E裝置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水煤氣中含有CO氣體;E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4)根據(jù)實驗(2)和(3)的實驗結論,在裝置F處可觀察到產生藍色火焰.
(5)寫出制取水煤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C+H2O$\frac{\underline{\;高溫\;}}{\;}$C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防火勝于救火”,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身上著火不可亂跑,要就地打滾使火熄滅
B.水能滅火,是因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C.對于不明原因的火災,我們寧可讓其自生自滅,也不能貿然采取滅火措施
D.油庫、面粉廠和煤礦的坑道內等場所要嚴禁煙火,以避免爆炸的發(fā)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2.氫氣是最清潔的燃料.請你計算20g氫氣完全燃燒消耗氧氣的質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圖象的對應關系表示正確的是(  )
A.
表示電解水實驗從開始到斷開電源后這一過程中,產生的氣體體積與反應時間的關系(不考慮氣體在水中的溶解情況)
B.
表示兩份完全相同的雙氧水在有無MnO2的情況下,產生的O2質量m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
C.
表示碳在密閉容器內燃燒,容器內物質總質量m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
D.
表示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產生氧氣質量m與加熱時間t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根據(jù)圖1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名稱:①酒精燈;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選用的裝置是AD(或AF)(填序號,下同),檢驗裝置氣密性時,除了用手緊握的方法外,還可以采用的方法是用熱毛巾捂住試管(合理均可);
(3)實驗室可用氧化鈣固體與濃氨水在常溫下混合制取少量氨氣,為了得到平穩(wěn)的氨氣流,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C;
(4)用G裝置做硫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提示:NaOH溶液可吸收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硫氣體),燃燒結束后取出燃燒匙,立即用玻璃片蓋住瓶口并振蕩,若將集氣瓶倒轉,發(fā)現(xiàn)玻璃片被“吸住”而不掉下來(如2圖甲),其原因是SO2與NaOH溶液反應,導致瓶內氣壓減小,外界大氣壓將玻璃片“托住”;
(5)為完成上述實驗,用10mL量筒量取6mL氫氧化鈉溶液,讀數(shù)時量筒內的液體凹液面最低處應與圖2乙中a(填“a”或“b”)處刻度線保持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