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請你用所學的化學知識結合生活經驗回答下列事例中的有關問題。
(1)廣饒縣燃氣村村通工程進展順利,截止2018年8月已完工82371戶。走進廚房,你會發(fā)現(xiàn)燒柴的灶臺及液化氣罐己經被方便且價廉的管道天然氣(主要成分為CH4)代替了。
寫出天然氣在空氣中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2)走進干洗店作社會調查時,你會了解到有些干洗店用裝有活性炭的新款干洗機代替舊款干洗機,可將有毒物質大約降至原來的,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性。
(3)人類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探、獲取地球上蘊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卻很豐富的核聚變燃料“He-3”,以解決地球能源危機。發(fā)射火箭常用高氯酸銨(NH4C1O4)作燃料,其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H4C1O4=N2↑+C12↑+4X↑++2O2↑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X的化學式為______。
②高氯酸銨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價。
③氦-3原子的原子核是由一個中子和兩個質子構成的,則氦原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
【答案】CH4+2O2CO2+2H2O 吸附 H2O +7 B
【解析】
解:(1)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CH4+2O2CO2+2H2O;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有害氣體;故填:吸附;
(3)①化學方程式左邊有2個氮原子、8個氫原子、2個氯原子和8個氧原子,
化學方程式右邊有2個氮原子、2個氯原子、4個氧原子和4個X分子;
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方程式左右兩邊的原子數(shù)目相等;
因此4個X分子共含有8個氫原子和4個氧原子,
所以1個X分子含有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
X的化學式為H2O.故填:H2O;
②高氯酸銨中銨根和氧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1和-2。
設高氯酸銨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x。
(+1)+x+(-2)×4=0
x=+7.故填:+7;
③氦的原子核內有2個質子,
因此氦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內的數(shù)字應該為2,從而排除選項A和選項D;
第一電子層上只能排2個電子,
從而排除選項C。
故選B。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實驗里,老師給學生準備了如圖幾種實驗裝置.
(1)指出儀器的名稱: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選擇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為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屬于___________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
(3)實驗室常用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氣體,選擇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為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4)NH3是一種極易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常用加熱NH4Cl和Ca(OH)2兩種固體混合物來制取NH3,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為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和“”代表兩種不同的分子,它們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化學反應,反應前后的模擬模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參加反應的“”和“”分子的個數(shù)比是2:1
B. 由“”構成的物質是混合物
C. 該反應生成兩種新物質
D. 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 單質中含有一種元素,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B. 化合物中含有多種元素,所以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不是化合物
C. 有單質生成的反應是置換反應
D. 金屬具有導電性,具有導電性的物質一定是金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有些詩詞不僅富有文化氣質,其中也不乏科學知識。括號內對劃線詩句的化學解釋不正確的是( 。
A. 有麝自來香,不用大風揚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B.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在高溫下煅燒石灰石能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
C. 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生鐵經不斷煅燒、捶打氧化,在降低碳的含量后,變成了鋼
D. 千里冰封, 萬里雪飄溫度降低,水分子的大小發(fā)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對氣體的制備與收集展開研究。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填裝置字母序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2)選擇氣體收集方法時,必須考慮的氣體性質有______(填序號)。
①顏色 ②密度 ③可燃性 ④溶解性
(3)某同學連接A、F進行實驗,A中所加藥品不同,G中裝有紫色石蕊溶液。
①若實驗時F中蠟燭熄滅,G中溶液變紅,則A中反應產生的氣體可能是______(寫化學式)。
②若實驗時F中蠟燭燃燒更旺,則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③若用注射器替換長頸漏斗,優(yōu)點是______。
該小組欲制備并收集一氧化氮氣體。查閱資料如下:
(資料)①實驗室可以用稀硝酸與銅粉反應制取一氧化氮氣體
②一氧化氮是一種無色氣體,密度接近空氣
③一氧化氮在常溫下能迅速與氧氣反應生成棕紅色二氧化氮氣體
④一氧化氮不與水、二氧化碳、氫氧化鈉溶液等物質發(fā)生反應
(4)該小組剛開始設計制取實驗方案時,未連接甲裝置(關閉止水夾K),乙裝置中出現(xiàn)了______現(xiàn)象,證明該方案不能獲得一氧化氮氣體(鐵架臺等輔助裝置已省略)。
(5)該小組改進實驗方案后,連接上甲裝置。先讓甲中反應進行一段時間,關閉止水夾后,再向乙中滴入稀硝酸,就能夠在丙中收集到一氧化氮。該小組設計方案連接甲裝置的作用是______;選擇甲裝置而不選擇圖1的A裝置連接到乙裝置上,你認為選擇甲裝置的優(yōu)點______。
(6)你認為丙裝置中濃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最少答兩點)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
A. 氧化汞(HgO)汞(Hg)+氧氣(O2)
B. 甲烷(CH4)+氧氣(O2)二氧化碳(CO2)+水(H2O)
C. 石蠟+氧氣(O2)二氧化碳(CO2)+水(H2O)
D. 鎂(Mg)+氧氣(O2)氧化鎂(Mg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課上,老師給同學們一包黑色粉末,該粉末是由鐵粉和氧化銅粉末中的一種或兩種組成。為了確定該粉末的成分,同學們進行如下探究:
請回答下列問題:
(猜想假設)
(1)黑色粉末是鐵粉
(2)黑色粉末是氧化銅粉末
(3)黑色粉末是鐵粉和氧化銅粉末的混合物
(設計方案)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入硬質玻璃管中,
通入一氧化碳氣體,片刻后加熱充分反應(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請?zhí)顚懭绫砜瞻祝?/span>(實驗中鐵粉和氧化銅粉末兩物質間不發(fā)生反應)
實驗中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 | 結論 |
_____ | 猜想(1)成立 |
黑色粉末全部變紅,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 寫出石灰水變渾濁的化學方程式____。 |
_____ | 猜想(3)成立 |
(反思評價)
(1)實驗完畢后,先停止加熱,繼續(xù)通入一氧化碳直至玻璃管冷卻至室溫。繼續(xù)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
(2)從環(huán)保角度上看,上述裝置有不足之處,改進的方法是_____。
(3)經過實際實驗,確認猜想(2)成立。繼續(xù)實驗,直到玻璃管中的固體質量不再減少時,測得澄清石灰水吸收了4.4克的二氧化碳,求黑色粉末的質量______。(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 甲同學對寒痛樂熨劑(簡稱“寒痛樂”)的發(fā)熱原理產生了濃厚興趣,于是帶了幾包寒痛樂,來到實驗室對其進行研究。
(查閱資料)
[用法用量]外用,一日1次。將外袋剪開,取出藥袋,晃動數(shù)次,使藥物充分松散,接觸空氣,手摸有熱感時,置于固定袋內,覆蓋于痛患處,每袋可發(fā)熱不少于15小時。
[原料層]鐵、蛭石、活性炭、水等。
[作用原理]鐵跟氧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鐵(固體),并放熱。
(實驗一)驗證寒痛樂成分中所含鐵的化學性質。
步驟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① | 將寒痛樂打開,將藥物倒入一燒杯中,觀察 | 藥物為黑色固體粉末 |
② | 用一條形磁鐵與燒杯中的黑色粉末充分接觸,取適量吸附在磁鐵上的黑色粉末放于燃燒匙中,在酒精燈上點燃后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觀察 |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熱,生成黑色固體 |
實驗結論:寒痛樂熨劑中含有鐵_____(填“單質”或“元素”)
(實驗二)用寒痛樂熨劑藥粉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甲同學設計了如圖2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實驗記錄)
步驟 | 實驗操作 | 主要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及解釋 |
① | 連接好裝置如圖2所示,然后_____ | _____ | 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
② | 加入足量藥品,迅速將膠塞蓋嚴,并充分振蕩 | _____ | 進入集氣瓶內水的體積即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
(實驗反思)乙同學認為甲同學所做“寒痛樂藥粉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的實驗不能證明上述結論,他將操作改進后再進行測量,得到了較為準確的結果。他改進后的操作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