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35624  135632  135638  135642  135648  135650  135654  135660  135662  135668  135674  135678  135680  135684  135690  135692  135698  135702  135704  135708  135710  135714  135716  135718  135719  135720  135722  135723  135724  135726  135728  135732  135734  135738  135740  135744  135750  135752  135758  135762  135764  135768  135774  135780  135782  135788  135792  135794  135800  135804  135810  135818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同學用氫氧化鈣和鹽酸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時,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鈣溶液中滴加稀鹽酸一會兒后,發(fā)現(xiàn)忘記了滴加指示劑,因此,他停止滴加稀鹽酸,并對燒杯內(nèi)溶液中的溶質(zhì)成分進行了如下探究。請你和他一起完成探究活動。

【提出問題】溶液中的溶質(zhì)是什么物質(zhì)?

【作出猜想】猜想一:溶液質(zhì)只有氯化鈣。

猜想二:溶質(zhì)中有CaCl2和Ca(OH)2

猜想三:溶液中有     

【查閱資料】氯化鈣溶液呈中性。

【方案設計】

方案

方法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方案一

取少量燒杯內(nèi)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入幾滴無色酚酞溶液

酚酞不變色

猜想一正確

酚酞變紅色

猜想二正確

方案二

取少量燒杯內(nèi)的溶液于試管中,逐滴加入          溶液至過量

          

猜想三正確

【方案評價】該同學與同學們通過討論后認為:(1)方案一能證明猜想二正確,但不能證明猜想一正確。(2)方案二可行,但該同學在記錄時未記錄完整,請你替他將方案二補充完整。

【方案反思】方案一不能證明猜想一正確的理由是                     。

【拓展與應用】實驗證明猜想三是正確的。要想使溶液中的溶質(zhì)只有氯化鈣,你認為應該進行的實驗步驟是                      。

【結論】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zhì)的成分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化學課上老師為大家做了一個“燃紙成鐵”的趣味實驗,將一張濾紙(組成元素為C、H、O)用FeC13濃溶液潤濕,在酒精燈上烘干后點燃,濾紙變黑、紅熱,最終生成黑褐色物質(zhì).老師告訴大家:黑褐色物質(zhì)中含有鐵單質(zhì).聰明的小明對此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黑褐色物質(zhì)中真的含有鐵單質(zhì)嗎?

【探究過程】

Ⅰ小明先從反應物元素組成分析,認為:因為 _________ ,所以反應后可能有鐵單質(zhì)生成.

Ⅱ(1)為獲得實驗證據(jù),小明做了實驗1.

實驗1:將黑褐色物質(zhì)放入稀鹽酸中,發(fā)現(xiàn)有連續(xù)微波氣泡產(chǎn)生,若黑褐色物質(zhì)中含有鐵單質(zhì),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 

(2)小剛提出疑問是:由反應物的組成分析,能與稀鹽酸反應產(chǎn)生氣泡的物質(zhì)不一定是鐵單質(zhì),還可能是 _________ (填化學式).

小明查閱資料得知,在高溫條件下不可能生成此類物質(zhì).

(3)為進一步證明黑褐色物質(zhì)中有鐵單質(zhì),小明又做了實驗2.

實驗2:將黑褐色物質(zhì)放入 _________ 溶液中,觀察到 _________ 

【得出結論】通過以上實驗探究,證明黑褐色物質(zhì)中確實含有鐵單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校學習小組準備探究氣體的測定和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

【提出問題】

如何利用石灰石(主要成分為CaCO3)與稀鹽酸反應來測定生成的CO2的質(zhì)量和體積,并處理數(shù)據(jù)。

【實驗設計】

      通過下列兩個實驗分別測定CO2的質(zhì)量和體積:

  【分析與表達】

  (1)上述兩個實驗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Ⅰ中,將小燒杯中的所有稀鹽酸分幾次加入到大燒杯中,并不斷攪拌,判斷石灰石中CaCO3完全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Ⅱ中,先連接好裝置,再_______(填操作名稱),然后裝好藥品,最后將10  mL稀鹽酸快速推入到燒瓶中,若稀鹽酸是緩慢推入的,則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

【記錄與處理】

(4)已知實驗Ⅰ反應前的總質(zhì)量[m(大燒杯+石灰石粉末)+m(小燒杯+稀硫酸)],要計算生成的CO2的質(zhì)量,至少還需要的數(shù)據(jù)是_______(填序號)

A.m(小燒杯)    B.m(大燒杯)    C.m(大燒杯+反應后的剩余物)

  (5)實驗Ⅱ的實驗記錄如下(表中數(shù)據(jù)在相同溫度、相同壓強條件下測定)

時間/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注射器讀數(shù)/mL

60.0

85.0

88.0

89.0

89.5

89.8

89.9

90.0

90.0

90.0

①     根據(jù)以上實驗過程和數(shù)據(jù)綜合分析,最終生成CO2

的體積是______mL,理由是____________。

②根據(jù)你的認識,在坐標圖中繪制出0~10min生成

CO2體積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反思與評價】

(1)經(jīng)過分析,你認為實驗Ⅰ的優(yōu)點是________,實驗Ⅱ

的優(yōu)點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實驗室有一瓶標簽破損的無色溶液如圖21,同學們對該溶液的成分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該溶液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設】①可能是CaCl2溶液;②你的猜想是        溶液;

【查閱資料】CaCl2的水溶液呈中性

【設計實驗】同學們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請你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取該溶液少量于試管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同學們在幫助老師整理實驗室時,從1、2號櫥窗中發(fā)現(xiàn)了兩瓶失去標簽的黑色粉末藥品,并確定了這兩瓶黑色粉末是木炭粉、鐵粉、氧化銅、高錳酸鉀中的兩種。

他們繼續(xù)進行了分析、試驗和反思:

【查閱資料】 CuO、Fe2O3等金屬氧化物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

⑴ 分析:小燕同學認為一定不是高錳酸鉀,原因是                    ;

⑵ 實驗一:

實驗操作

①取一種黑色粉末少許,加入到稀硫酸中

黑色粉末溶解,溶液顏色變__

_    

此粉末是氧化銅

②取另一種黑色粉末少許,加入到稀硫酸中

黑色粉末不溶解,沒看到氣體產(chǎn)生

此粉末一定不是鐵粉

⑶ 反思:小華同學認為不做實驗①,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也能得出其中之一是氧化銅的結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實驗二:他們又進行了如下實驗:將兩種黑色粉末混合加熱(實驗裝置如下圖),發(fā)現(xiàn)黑色粉末逐漸變_____,澄清石灰水變______。寫出兩種黑色粉末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  ___       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教材上有一習題:“設計實驗證明甲烷中含有氫元素和碳元素!爆F(xiàn)有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甲烷氣體(圖1中的A)。請根據(jù)圖中裝置完成以下各題:

(1)要將A中的氣體通入B裝置中,應選圖2中的_________(填序號)“注水裝置”。

(2)B處是干冷的大燒杯,甲烷燃燒后燒杯內(nèi)壁有水霧出現(xiàn),證明甲烷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將B中燒杯正放向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出現(xiàn)渾濁,證明甲烷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

(3)此實驗能否證明甲烷分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4)寫出甲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將一定量的碳酸鈉溶液與氯化鋇溶液混合后,過濾反應的混合物。某研究小組的同學們欲探究濾液中溶質(zhì)的組成。請你一同參與探究并回答有關問題:

【查閱資料】碳酸鈉溶液顯堿性;氯化鈉、氯化鋇溶液顯中性。

請你寫出碳酸鈉溶液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猜想】

猜想1:濾液中溶質(zhì)是NaCl;

猜想2:濾液中溶質(zhì)是NaCl和____________(填化學式)的混合物;

猜想3:濾液中溶質(zhì)是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

【實驗探究】

(1)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2~3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無明顯現(xiàn)象。同學們認為猜想___________不成立。

(2)另取少量濾液于另一支試管中,滴加硫酸鈉溶液,若有_________(填實驗現(xiàn)象)證明猜想2成立。

【問題討論】

(1)甲同學認為要證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碳酸鈉溶液。你認為甲同學______(填“能”或“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2)乙同學認為要證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硝酸銀溶液。你認為乙同學_______(填“能”或“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根據(jù)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字母序號,下同)。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選用的收集裝置是        。驗證二氧化碳收集滿的方法是

                                                                    (寫出方法、現(xiàn)象、結論)

(3)實驗室收集某氣體只能用裝置④,由此說明該氣體具有的物理性質(zhì)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實驗室可用草酸(H2C2O4)在濃硫酸的作用下分解制得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H2C2O4CO2↑+CO↑+H2O)。用縣的實驗裝置見下圖:

若分別得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請回答:

①裝置A中,盛放濃硫酸的儀器名稱是           ;

②收集一氧化碳時,打開a、b,關閉c,裝置B的作用是                 。由于一氧化碳有毒,多余的氣體應                         (填寫具體處理辦法);

③關閉     、打開      ,釋放出二氧化碳,并通過裝置          可收集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

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過氧化氫迅速分解生成氧氣和水。哪些因素還影響著過氧化氫分解的速率?課外活動小組結些進行了更深入的探究:

探究實驗一: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實驗步驟

現(xiàn)    象

結    論

取一支試管加入3~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錳。

緩慢有少量氣泡冒出

                       

另取一支試管加入3~5mL15%的過氧化氫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錳。

迅速有大量氣泡冒出

請你設計:

實驗用品:試管、燒杯、熱水、冷水、5%過氧化氫溶液、15%過氧化氫溶液

探究實驗二: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實驗步驟

現(xiàn)    象

結    論

                                   

                 

溫度越高,過氧化氫分解的速率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化學興趣小組設計的創(chuàng)新實驗是“火龍生字”。在成果展示現(xiàn)場,某同學用硝酸鉀的熱飽和溶液先在白紙上書寫“火”字,晾干后白紙上出現(xiàn)硝酸鉀晶體(見圖1)。用帶火星的木條接觸硝酸鉀晶體,就會觀察到白紙上寫過字的地方燃燒并迅速蔓延,留下“火”字的黑色痕跡(間圖2)。在場的同學對此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并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為甚附有硝酸鉀的白紙更容易燃燒?

【查閱資料】硝酸鉀受熱易分解,生成亞硝酸鉀(KNO2)和一種常見的氣體單質(zhì)。

【猜想與假設】對于生成的是什么氣體,四位同學有如下猜想:

甲:二氧化氮;乙:氮氣;丙:氧氣;丁:氫氣。

同學丙指出不可能是二氧化氮、氫氣,理由是:                 ;          。

【進行實驗】四位同學設計了實驗對同學丙的猜想進行了驗證,他們的操作方法是:       

          ,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說明同學丙的猜想正確。

硝酸鉀分解的化學方程式是              

【解釋與結論】白紙上寫過字的地方更容易燃燒的原因是:              

【反思與評價】為什么要用“硝酸鉀的熱飽和溶液”書寫文字?

已知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如下表:

溫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31.6

63.9

110

169

246

你對上述問題的解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