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64003  164011  164017  164021  164027  164029  164033  164039  164041  164047  164053  164057  164059  164063  164069  164071  164077  164081  164083  164087  164089  164093  164095  164097  164098  164099  164101  164102  164103  164105  164107  164111  164113  164117  164119  164123  164129  164131  164137  164141  164143  164147  164153  164159  164161  164167  164171  164173  164179  164183  164189  164197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地區(qū)有兩種礦石儲量豐富:①赤鐵礦(主要成分是Fe2O3)②黃鐵礦(主要成分FeS2),若從保護環(huán)境的角度考慮,煉鐵廠應選用該地區(qū)的鐵礦石是①(填序號),原因是黃鐵礦中有硫元素,會生成二氧化硫污染空氣,寫出工業(yè)上利用該鐵礦石煉鐵的化學方程式: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某溶液能與鎂反應生成氫氣,則下列各組物質在該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
A.KCl、NaCl、Na2SO4B.NaCl、NaNO3、AgNO3
C.Na2CO3、NaCl、NaNO3D.NaOH、NaCl、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如圖所示,回答問題:

(1)甲實驗中,觀察到試管A中的白磷燃燒,水中的白磷和試管B中的紅磷均無變化,由此可以得出可燃燒物燃燒的條件為與氧氣接觸,達到著火點.
(2)乙實驗中,向內層試管內滴入少量濃氨水后,濕潤的酚酞濾紙條處出現的現象是變紅色.實驗中固體氫氧化鈉的作用是氫氧化鈉吸水放熱,加速濃氨水的揮發(fā).
(3)丙實驗中,要將試管口略微向下傾斜的原因是防止試管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現有A~G七種物質,已知A是磁鐵礦的主要部分,E的濃溶液稀釋時會放出大量的熱,G溶液呈藍色,它們之間存在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
(1)F物質的化學式為Cu
(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4CO+Fe3O4$\frac{\underline{\;高溫\;}}{\;}$3Fe+4CO2
(3)C與E的稀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H2SO4═FeSO4+H2
(4)寫出G溶液的一種用途制取波爾多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有兩瓶白色粉末,分別為Na2CO3和NaCl,請完成下列鑒別方法:
方法一:分別取少量固體,加入紫色石蕊或無色酚酞,根據顏色的變化將二者鑒別開,但無色酚酞更好,原因是變色現象明顯;
方法二:分別取少量固體,加入稀鹽酸,通過氣泡的現象將二者鑒別開;
方法三:小明認為可以利用氯化鈣溶液鑒別二者,但氯化鈣溶液需過量(填“過量”或“少量”),原因是氯化鈉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小,如果取樣后增加一步操作,則無需考慮氯化鈣溶液的量,該操作是溶解.
反思:根據該檢驗和鑒別過程及學過的知識,我們可以總結出檢驗和鑒別物質常依據的現象有:沉淀、氣體,注意的問題有BC.
A.是否取樣;B藥品用量;C.現象是否明顯;D.藥品的添加順序
實驗室中用如圖實驗來研究鐵、鋁、銅三種金屬活動順序及其在活動順序表中相對氫的位置
①乙實驗的現象為鐵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溶液由藍色變成淺綠色.
②若將上述實驗之一替換掉一種藥品,即可達成實驗目的.說明具體的改進方法:將乙實驗中的硫酸銅溶液換為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如圖是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1)t2℃時,甲的溶解度為25g(或25g/100g水)
(2)t3℃時,甲、乙各50g,分別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攪拌.其中不能形成飽和溶液的是甲
(3)以下說法正確的是CD(填序號)
A.升高丙溶液的溫度,一定有晶體析出
B.t3℃時,等質量的甲、乙、丙分別配成恰好飽和的溶液,需要水的質量最多的是甲
C.將甲、乙的飽和溶液分別從t1℃升溫到t2℃,溶液的質量分數都不變
D.t2℃時,向100g20%甲的飽和溶液中加入100g水,充分攪拌,溶質的質量分數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第一組:空氣成分探究與改進

(1)課堂上老師說選擇這樣的藥品既要能消耗氧氣,又不會跟空氣中的其他成分反應,而且生成物為固體.已知:鎂+氧氣→氧化鎂,氮氣+鎂→氮化鎂(固體),不能選擇鎂條(如圖創(chuàng)新實驗1)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原因是鎂條既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還能與其中的氮氣反應;
如果用來測定氧氣成分,夏明設計在膠頭滴管(如圖創(chuàng)新實驗2)中盛放濃氫氧化鈉的原因是吸收集氣瓶內生成的二氧化硫氣體.
第二組:鐵生銹的探究與改進

(2)如圖是課本上的鐵生銹實驗,需要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才能產生明顯的效果,所以很多人進行改進實驗.請根據你所學的知識,比較兩個創(chuàng)新實驗,你認為4效果更好,原因是鐵絲在與氧氣、水共存時,發(fā)生銹蝕,而在接觸到鹽溶液時會加快銹蝕(從反應原理和反應現象角度回答)
第三組:如何驗證氫氧化鈉和鹽酸是否發(fā)生中和反應.
(3)同學們子啊做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的實驗時沒有明顯現象,所以小花同學認為兩者不能反應,王穎同學不同意小華的觀點,請說明他的理由:氫氧化鈉是一種堿,鹽酸是一種酸,酸堿之間能夠發(fā)生中和反應(從反應的類型解釋),反應方程式為NaOH+HCl=NaCl+H2O.
老師利用酚酞做了這個實驗后,王穎同學知道老師為什么加入酚酞來證明酸堿之間發(fā)生了反應,那么你還能設計出其他方法來證明稀鹽酸和氫氧化鈉發(fā)生了反應嗎?
方法1:用pH試紙來測定溶液pH的變化;
方法2:滴加紫色的石蕊試液,觀察顏色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A、E是單質,B、C、D是氧化物,F是鹽.甲、乙屬于不同類物質.他們之間的轉換關系(部分產物和反應條件為未標明)如圖所示.
(1)推斷B的化學式為:CO2
(2)寫出反應①的化學反應方程式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3)反應②的基本反應類型是置換反應;
(4)反應①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是冶煉金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已知A-E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A和D是兩種常見的堿,B是一種常見的酸,且只含有兩種元素;C是一種鈉鹽.它們相互間轉化或發(fā)生反應的關系如圖所示(“-”表示兩種物質間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兩種物質間的轉化關系).請回答下列問題:
(1)B的化學式是HCl,C的化學式是Na2CO3
(2)A+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OH+HCl=NaCl+H2O.E+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3)若C與D恰好完全反應,則所得溶液的pH>7(填“<”“=”“>”)往C與D恰好完全反應的容器中加入過量的B,現象為固體溶解,有氣泡產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蛋白質是由氨基酸組成的,氨基酸中有一種叫丙氨酸的,其結構式為,它與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請你計算:
(1)丙氨酸中碳氫兩元素的質量比;
(2)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
(3)17.8g丙氨酸與100g某氫氧化鈉溶液正好完全反應,試計算該氫氧化鈉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