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是某生態(tài)系統(tǒng)食物網示意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該食物網中共有________條食物鏈。
(2)圖中貓頭鷹飛行時翅膀的上下扇動是由________的收縮引起的。圖中最高等的動物是________。
(3)如果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受到重金屬汞的污染,則圖中________的體內重金屬汞的含量最高。
【答案】(1)4;
(2)胸肌;鼠;
(3)貓頭鷹。
【解析】
試題分析:(1)圖中的食物鏈有:①草→鼠→貓頭鷹;②草→鳥→貓頭鷹;③草→鼠→蛇→貓頭鷹;④草→食草昆蟲→鳥→貓頭鷹,共4條食物鏈。
(2)貓頭鷹的胸骨上有高聳的突起部分叫做龍骨突,龍骨突的兩側有發(fā)達的肌肉--胸肌,胸肌發(fā)達收縮有力,飛行時能產生強大的動力,利于牽動兩翼完成飛行動作。
圖示中的食草昆蟲屬于節(jié)肢動物,食蟲鳥和貓頭鷹屬于鳥類,蛇屬于爬行動物,鼠屬于哺乳動物,因此最高等的是鼠。
(3)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環(huán)境中一些有害物質(如重金屬、化學農藥等),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的過程.因為這些有害物質化學性質穩(wěn)定,在生物體內是難以分解、無法排出的,所以隨著營養(yǎng)級的升高而不斷積累,危害最大的是這一食物鏈的營養(yǎng)級最高的消費者,該生態(tài)系統(tǒng)貓頭鷹體內的重金屬含量最高。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中ABCD表示心臟的四個腔,箭頭表示血流方向。請分析回答:
(1)圖甲表示 與血液之間發(fā)生了氣體交換,靜脈血變成動脈血,經由 (填血管名稱)流回心臟的B。
(2)圖乙中,血液經過[ ① ] _________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作用,形成原尿,經過[ ]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3)由腎小管重吸收的葡萄糖,經靜脈血管流回心臟,首先到達[ A ]___________。心臟內有__________,保證血液由A→C、B→D單向流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人體消化系統(tǒng)組成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消化道內消化食物的部位有[ ] 、[ ] 、[ ] ,含消化液最多的是[ ] .
(2)分泌的消化液不含酶但能乳化脂肪的腺體是[ ] .淀粉和蛋白質初步消化的結構分別是圖中[ ] 和[ ] .
(3)圖中能暫時貯存食物的是[ ] ,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
(4)暴飲暴食易損害重要消化腺 ,因此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命奇跡蘊藏著無窮的奧秘等待我們去探索。如果有人問你“我們是怎樣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你可以結合如下“人的由來”概念圖及“胚胎發(fā)育”示意圖給予科學解釋嗎?
(1)左圖中A、B代表的生物學術語分別為:A ;B 。
(2)右圖中既可以產生卵細胞又能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是[ ] 。
(3)有人把“試管嬰兒”理解為在試管里生兒育女,這是極不準確的。其實“試管嬰兒”是指用人工方法使精子和卵細胞在體外受精并進行早期胚胎發(fā)育(正常情況下,這一過程是在[ ] 中完成的),但后期胚胎發(fā)育仍要移植到[ ] 中進行。
(4)胎兒通過[ ] 與母體血液進行物質交換,獲取氧氣和養(yǎng)料,排出代謝廢物。為此,我們必須銘記偉大母親的生育之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為探究負氧離子對空氣質量有何影響,進行了以下實驗:
①在甲、乙兩個相同的房間內,通過釋放煙霧制造空氣污染物濃度較高的環(huán)境。
②在甲房間內釋放一定量的負氧離子,乙房間不進行處理。
③每隔1小時對甲、乙房間內空氣污染物中的PM2.5濃度進行檢測,獲得的數據經處理后如圖所示:
請分析回答:
(1)實驗中設置乙房間的目的是作為________,以探究PM2.5濃度的變化是否與________有關。
(2)“0小時”時,甲、乙兩個房間PM2.5濃度的檢測值有較明顯差異,檢測人員解釋這是此時煙霧顆粒物尚未分布均勻所致。那么,此時該如何檢測才能使實驗數據更加準確?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結果表明,甲房間的PM2.5濃度在逐漸________,且速度比乙房間________,由此可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員發(fā)現森林能釋放大量的負氧離子,且這種自然負氧離子更有利于人體健康。從治理空氣污染或健康生活的角度出發(fā),這對你有什么啟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