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題目】據下圖回答:某生物興趣小組進行實驗操作如下,請分析回答。

①將銀邊天竺葵置于暗處48小時;

②將葉片B用透明塑料袋包扎(如圖所示),塑料袋內放入適量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鈉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③將處理后的銀邊天竺葵移到陽光下2小時后摘取葉片A和葉片B

④把葉片A、B分別進行用酒精隔水加熱,然后漂洗;

⑤漂洗后分別對葉片AB滴加碘液。

1)步驟①將銀邊天竺葵置于暗處48小時的目的是將葉片中原有的__________運走耗盡。

2)葉片A滴加碘液后綠色部分變?yōu)?/span>_______色,非綠色部分變?yōu)樽攸S色,說明綠色部分進行了光合作用,產物是_________。

3)葉片B滴加碘液后沒有變藍,是因為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___________

4)步驟④加熱的目的是脫去葉片中的_________。

【答案】淀粉 淀粉 二氧化碳 葉綠素

【解析】

分析實驗裝置可知,該生物興趣小組設置的實驗中有兩組對照實驗:葉片A的綠色部分和非綠色部分以葉綠體為變量形成一組對照實驗,葉片A的綠色部分和葉片B的綠色部分以二氧化碳為變量形成一組對照實驗。

1)為了排除葉片內原有淀粉對實驗現象的影響,實驗前要將實驗裝置放在暗處48小時,目的是將葉片內原有的淀粉運走耗盡。

2)將葉片進行暗處理、光照、脫色、滴加碘液后,觀察到的現象是:葉片A的綠色部分變?yōu)樗{色,說明進行了光合作用產生了淀粉;葉片A的非藍色部分沒有變藍色,說明沒有進行光合作用;比較葉片A的綠色部分和非綠色部分的實驗現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

3)葉片B滴加碘液后沒有變藍,說明沒有進行光合作用;比較葉片A的綠色部分和葉片B的綠色部分的實驗現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4)葉片中含有的葉綠素會使實驗現象不明顯,因此在滴加碘液前要脫去葉綠素,方法是將葉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燒杯里隔水加熱,讓葉片中的葉綠素溶解到酒精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像番茄這樣的綠色開花植物,通常都具有__、__、葉、花、____六大器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請你完善探究實驗,并回答問題.

西瓜是夏季的時令水果.小明同學發(fā)現,切開的西瓜在室溫下放上一兩天,瓜瓤可能變質,但很難看到西瓜發(fā)芽,而吐到潮濕環(huán)境中的西瓜籽很快就能萌發(fā).小明把這個現象跟同學進行了討論,有的同學認為瓜瓤中溫度不適宜,有的同學認為是沒有充足的空氣,,小明認為瓜瓤中有抑制西瓜種子萌發(fā)的物質.為此小明設計探究實驗

提出問題:西瓜瓤中有抑制西瓜種子萌發(fā)的物質嗎?作出假設:

實驗器材:成熟西瓜1個,清水,培養(yǎng)皿2個,餐巾紙若干,燒杯,小勺等.實驗步驟:

將西瓜切開,取西瓜籽洗凈、用瓜瓤榨汁,待用;

取培養(yǎng)皿兩個,分別標上 AB

A、B培養(yǎng)皿內各平鋪餐巾紙3層、其上各散放20粒西瓜籽;

A培養(yǎng)皿內的餐巾紙上灑適量西瓜汁,B內餐巾紙上灑等量的清水;

培養(yǎng)皿放在室溫下,定期分別灑西瓜汁、清水,保持紙巾濕潤;

一段時間后觀察西瓜籽的萌發(fā)情況,并記錄.結果預測與預期結論:若培養(yǎng)皿A中種子沒有萌發(fā)的,培養(yǎng)皿B中種子多數萌發(fā),由此推出實驗結論: .問題討論:

這個實驗的變量是

為什么A、B培養(yǎng)皿中均放20粒西瓜籽,而不是1粒?

如果培養(yǎng)皿A、B中西瓜籽都有萌發(fā)的,則說明小明的推測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下圖漫畫的分析,正確的是(

A.抗生素可殺滅流感病毒B.細菌的說法是對的

C.流感病毒寄生在細菌內D.圖中生物都通過分裂繁殖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下列四臺顯微鏡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視野中細胞數目最多的顯微鏡是哪一臺(  )

A. 10×4× B. 10×40× C. 5×40× D. 12.5×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藕斷絲連”這里的“絲”來自植物體的什么組織?(  )

A. 輸導組織 B. 營養(yǎng)組織 C. 分生組織 D. 保護組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從微觀到宏觀的正確順序為( 。

A. 細胞→器官→組織→植物體

B. 細胞→器官→組織→系統(tǒng)→植物體

C. 細胞→器官→系統(tǒng)→植物體

D. 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酸奶是一種健康的發(fā)酵食品,制作酸奶需要多長時間?制作的最適溫度是多少?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經過一系列的探究后,得到如下結果:

發(fā)酵時間

牛奶狀況

2小時

呈液態(tài),無酸味

4小時

呈液態(tài),略帶

6小時

呈蛋化狀,微酸

8小時

呈凝固狀,酸度適中

1)制作酸奶需要_______________菌,該菌與酵母菌在結構上的區(qū)別是該菌沒有成形的___________________

2)這種微生物只能在___________條件下發(fā)酵,因此制作過程中必須密封容器。

3)為防止雜菌影響,制作酸奶前對容器和原料必須____________________。

4)發(fā)酵4小時,牛奶狀態(tài)是呈液態(tài),略帶_________味,這是因為發(fā)酵產生了_____________。

5)分析圖中結果可知:制作酸奶以______ 小時為宜,最佳溫度為__________℃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生物興趣小組為了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設置了一組對照實驗,以下幾組對照,符合實驗要求的是( 。

A. 陰暗潮濕與陰暗干燥 B. 陰暗潮濕與明亮潮濕

C. 陰暗潮濕與明亮干燥 D. 明亮潮濕與明亮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