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科學探究小組做了4個生態(tài)瓶,編號分別為A、B、C、D。在瓶分別加入適量的澄清池塘水、一定量的小魚、螺螄、小蝦,并放入等量的水草,瓶口密封(如圖所示)。然后擺放在陽光充足的窗臺上。對4個生態(tài)瓶進行了一個星期的觀察,發(fā)現(xiàn)瓶內(nèi)的生物生存狀態(tài)良好。請根據(jù)上述材料回答:

1)圖中的水草通過_________________(填某種生理活動)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在_____________中,除了滿足自身需要外,還為_________________提供食物來源。

2)在生態(tài)瓶D中,影響小蝦生活的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把裝置都放于黑暗處,哪個瓶內(nèi)的生物死亡最快? __________________,試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要研究小蝦對水草生長的影響,最好選擇_____________(填字母標號)兩個生態(tài)瓶作為一個對照實驗,進行觀察比較。如果他選擇了A、D兩個生態(tài)瓶做實驗,能證明他探究的問題嗎?試簡要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光合作用 有機物 螺螄、小蝦 水草、螺螄、小魚 D 水草在黑暗中無法光合作用釋放氧氣,瓶子是封閉狀態(tài),相比其他瓶子,D瓶中消費者數(shù)量最多,氧氣消耗量最快,最終缺氧導致生物死亡 AB 不能。一般來說,螺螄會吃水草,小魚會吃蝦,這些都會給實驗結果帶來干擾,造成很大偶然性

【解析】

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是生物賴以生存的物質(zhì)和能量的源泉,為各種生物提供必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和必要的生存環(huán)境,包括陽光、空氣、溫度、水分、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產(chǎn)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生產(chǎn)者主要指綠色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質(zhì)和能量;消費者直接地或間接地以綠色植物為食,主要指各種動物,在促進生物圈中的物質(zhì)循環(huán)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細菌和真菌等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們能將動植物殘體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歸還無機環(huán)境,促進了物質(zhì)的循環(huán)。環(huán)境中影響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態(tài)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兩類。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環(huán)境中影響某種生物個體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包括種內(nèi)關系和種間關系?茖W探究過程中,經(jīng)常設計的實驗是對照實驗。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某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所研究的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

1)在生態(tài)瓶中,水草作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產(chǎn)者會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除了滿足自身需要外,還為其他生物生活提供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zhì),所以是螺螄、小蝦的食物來源。

2)在生態(tài)瓶D中,生物部分主要是水草,小蝦,小魚,螺螄等。小蝦會以水草為食;螺螄也會以水草為食,與小蝦競爭草資源,空間等;小魚以小蝦為食,因此影響小蝦生活的生物因素主要是水草、螺螄、小魚。

3)在封閉的生態(tài)瓶A、B、C、D中,生物種類依次增多。若把裝置都放于黑暗處,D瓶內(nèi)的生物死亡最快。光合作用需要利用光能,因此水草在黑暗中無法光合作用,也就無法釋放氧氣,而瓶子又是封閉狀態(tài),相比其他瓶子,D瓶中消費者數(shù)量最多,氧氣消耗量最快,最終缺氧導致生物死亡。

4)小明要研究小蝦對水草生長的影響,就要設置以小蝦為唯一變量的對照組,因此最好選擇AB兩個生態(tài)瓶進行觀察比較。同理,如果他選擇了A、D兩個生態(tài)瓶做實驗,D瓶中有小蝦,螺螄,小魚等,此時變量不唯一,螺螄會吃水草,小魚會吃小蝦,這些都會給實驗結果帶來干擾,造成很大偶然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家鴿的呼吸系統(tǒng)結構示意圖分析回答問題。

1)在圖②所示的結構叫做______,③所示的結構叫做______。

2)當家鴿在飛行時,每呼吸一次,氣體______次經(jīng)過圖中數(shù)字______所示結構,并在其中進行氣體交換,這種特有的呼吸方式叫做______。家鴿飛翔時具有的這種呼吸方式,可以供給家鴿充足的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圖中制作并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涂抹標本前,需要首先在載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B.用牙簽在牙齒上刮取標本

C.蓋蓋玻片時,必須直接從上面把蓋玻片平放到液滴上

D.可在蓋玻片左側滴加碘液,用吸水紙在右側吸引進行染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上蔡縣歷史悠久,地處中原,我縣植被的主要類型是( )
A.落葉闊葉林
B.常綠闊葉林
C.熱帶雨林
D.針葉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植物繁殖的幾種方式,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 .①是組織培養(yǎng),可以培育植物新品種

B. .②是嫁接,屬于人工營養(yǎng)繁殖

C. .③是壓條,能保留母體的優(yōu)良性狀

D. . 都是無性生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顯微鏡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觀察工具,下列操作流程正確的是(

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C. ③①②④D. ②③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所給的事例中,屬于生物的是( )
A.孔子鳥化石
B.珊瑚
C.鐘乳石
D.石頭上的青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巴斯德著名的鵝頸瓶實驗示意圖。A瓶、B瓶內(nèi)都裝有肉湯,甲圖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處理。一段時間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鮮,另一瓶變質(zhì);接著,將保鮮那瓶的瓶頸打斷(如乙圖),數(shù)日后,瓶中肉湯也變質(zhì)。請回答問題:

1)甲圖中肉湯仍保鮮的是瓶,而將其瓶頸打斷后,變質(zhì)的原因是空氣中的 進入瓶內(nèi)。

2)甲、乙兩組實驗所控制的變量都是( )

A.瓶子的大小 B.細菌的有無 C.肉湯的多少

3)乙圖中控制該變量的方法是將瓶頸打斷;而甲圖中控制該變量的方法是 。

4鵝頸瓶實驗證實了細菌不是自然發(fā)生的,而是由原來已經(jīng)存在的細菌產(chǎn)生的。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

A.巴氏消毒法 B.腌制法 C.脫水法

5)巴斯德認為,肉湯變酸是微生物引起的,并證明這些微生物來自空氣,他成功鍵是( )。

A.運氣好 B.動腦設計了曲頸瓶

C.觀察時認真 D.實驗用具好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分析如圖所示實驗:甲乙兩個瓶中都裝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氣體時,左手捏緊橡皮管,右手松開。在呼出氣體時,右手捏緊橡皮管,左手松開。

(1)一段時間后,可看到_____瓶中的石灰水明顯變渾濁,說明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的_____。

(2)本實驗設置甲、乙兩瓶,形成了一組__實驗。

(3)人體吸入的氣體,在肺部和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肺泡中的____進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肺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