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1),∠AOB=45°,點P、Q分別是邊OA,OB上的兩點,且OP=2cm.將∠O沿PQ折疊,點O落在平面內(nèi)點C處.
(1)①當PC∥QB時,求OQ的長度;
②當PC⊥QB時,求OQ的長.
(2)當折疊后重疊部分為等腰三角形時,求OQ的長.

【答案】
(1)

解:①當PC∥QB時,∠O=∠CPA,

由折疊的性質得:∠C=∠O,OP=CP,

∴∠CPA=∠C,

∴OP∥QC,

∴四邊形OPCQ是平行四邊形,

∴四邊形OPCQ是菱形,

∴OQ=OP=2cm;

故答案為:2cm;

②當PC⊥QB時,分兩種情況:

(i)如圖1所示:設OQ=xcm,

∵∠O=45°,

∴△OP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OM= OP=

∴QM= ﹣x,

由折疊的性質得:∠C=∠O=45°,CQ=OQ=x,

∴△CQ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QC= QM

∴x= ﹣x),

解得:x=2 ﹣2,

即OQ=2 ﹣2;

(ii)如圖2所示:同(i)得:OQ=2 +2;

綜上所述:當PC⊥QB時,OQ的長為2 ﹣2,或2 +2.


(2)

解:當折疊后重疊部分為等腰三角形時,符合條件的點Q共有5個;

①點C在∠AOB的內(nèi)部時,四邊形OPCQ是菱形,OQ=OP=2cm;

②當點C在∠AOB的一邊上時,△O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Q= 或2 ;

③當點C在∠AOB的外部時,分兩種情況:

(i)如圖3所示:PM=PQ,則∠PMQ=∠PQM=∠O+∠OPQ,

由折疊的性質得:∠OPQ=∠MPQ,

設∠OPQ=∠MPQ=x,

則∠PMQ=∠PQM=45°+x,

在△OPM中,由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得:45°+x+x+45°+x=180°,

解得:x=30°,

∴∠OPQ=30°,

作QN⊥OP于N,設ON=a,

∵∠O=45°,

則QN=ON=a,OQ= a,PN= QN= a,

∵ON+PN=OP,

∴a+ a=2,

解得:a= ﹣1,

∴OQ= ﹣1)= ;

(ii)如圖4所示:PQ=MQ,作QN⊥OA于N,

同①得:OQ= + ;

綜上所述:當折疊后重疊部分為等腰三角形時,OQ的長為2cm或(2 ﹣2,)cm或(2 +2)cm或( )cm或( + )cm.


【解析】(1)①由平行線的性質得出∠O=∠CPA,由折疊的性質得出∠C=∠O,OP=CP,證出∠CPA=∠C,得出OP∥QC,證出四邊形OPCQ是菱形,得出OQ=OP=2cm即可;
②當PC⊥QB時,分兩種情況:設OQ=xcm,證出△OP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OM= OP= ,QM= ﹣x,證出△CQ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QC= QM,得出方程x= ﹣x),解方程即可;(ii)同(i)得出:OQ=2 +2;即可得出結論;(2)當折疊后重疊部分為等腰三角形時,符合條件的點Q共有5個;點C在∠AOB的內(nèi)部或一邊上時,由折疊的性質、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以及解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出OQ的長;點C在∠AOB的外部時,同理求出OQ的長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ABC,將△ABC繞點A順時針旋轉,使點C落在邊AB上的點E處,點B落在點D處,連接BD,如果∠DAC=∠DBA,那么 的值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是⊙O的直徑,弦CD⊥AB于點E,點P在⊙O上,∠1=∠C.
(1)求證:CB∥PD;
(2)若BC=6,sin∠P= ,求AB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在O的正北方向,B在O的正東方向,且OA=OB.某一時刻,甲車從A出發(fā),以60km/h的速度朝正東方向行駛,與此同時,乙車從B出發(fā),以40km/h的速度朝正北方向行駛.1小時后,位于點O處的觀察員發(fā)現(xiàn)甲、乙兩車之間的夾角為45°,即∠COD=45°,此時,甲、乙兩人相距的距離為(
A.90km
B.50 km
C.20 km
D.100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ABCD中,E是BC的中點,連接AE并延長交DC的延長線于點F.
(1)求證:AB=CF;
(2)連接DE,若AD=2AB,求證:DE⊥A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設A= ,B=
(1)求A與B的差;
(2)若A與B的值相等,求x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紅認為:當b2﹣4ac≥0時,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是 .請你舉出反例說明小紅的結論是錯誤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直線y=﹣ x+2 與x軸,y軸分別交于點A,點B,兩動點D,E分別從點A,點B同時出發(fā)向點O運動(運動到點O停止),運動速度分別是1個單位長度/秒和 個單位長度/秒,設運動時間為t秒,以點A為頂點的拋物線經(jīng)過點E,過點E作x軸的平行線,與拋物線的另一個交點為點G,與AB相交于點F.

(1)求點A,點B的坐標;
(2)用含t的代數(shù)式分別表示EF和AF的長;
(3)當四邊形ADEF為菱形時,試判斷△AFG與△AGB是否相似,并說明理由.
(4)是否存在t的值,使△AGF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這時拋物線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直徑為AB的⊙O交Rt△BCD的兩條直角邊BC、CD于點E、F,且 ,連接BF.

(1)求證:CD為⊙O的切線;
(2)當CF=1且∠D=30°時,求AD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