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在正方形ABCD中,AD=5,點E、F是正方形ABCD內(nèi)的兩點,且AE=FC=3,BE=DF=4,則EF的長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延長AE交DF于G,如圖:
∵AB=5,AE=3,BE=4,
∴△ABE是直角三角形,
∴同理可得△DFC是直角三角形,
可得△AGD是直角三角形,
∴∠ABE+∠BAE=∠DAE+∠BAE,
∴∠GAD=∠EBA,
同理可得:∠ADG=∠BAE,
在△AGD和△BAE中,
,
∴△AGD≌△BAE(ASA),
∴AG=BE=4,DG=AE=3,
∴EG=4﹣3=1,
同理可得:GF=1,
∴EF= ,
故選D.
【考點精析】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的概念對題目進行判斷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等腰直角三角形是兩條直角邊相等的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且等于45°;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a、b的平方和等于斜邊c的平方,即;a2+b2=c2.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AD=AE,添加下列條件仍無法證明△ABE≌△ACD的是( 。
A. AB=AC B. ∠B=∠C
C. BE=CD D. ∠ADC=∠AE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A的坐標是(0,6),點B的坐標是(6,0).
(1)如圖1,點C的坐標是(﹣2,0),BD⊥AC于D交y軸于點E.求點E的坐標;
(2)在(1)的條件下求證:OD平分∠CDB;
(3)如圖2,點F為AB中點,點G為x正半軸點B右側(cè)一動點,過點F作FG的垂線FH,交y軸的負半軸于點H,那么當點G的位置不斷變化時,S△AFH﹣S△FBG的值是否發(fā)生變化?若變化,請說明理由;若不變化,請求出相應(yīng)結(jié)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如圖所示的方格紙中,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為1,每個小正方形的頂點都叫做格點.△ABC的頂點A、B、C都在格點上.
(1)過B作AC的平行線BD.
(2)作出表示B到AC的距離的線段BE.
(3)線段BE與BC的大小關(guān)系是:BE BC(填“>”、“<”、“=”).
(4)△ABC的面積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1)材料1:一般地,n個相同因數(shù)a相乘: 記為 如,此時,3叫做以2為底的8的對數(shù),記為log28(即log28=3).那么,log39=________,=________;
(2)材料2:新規(guī)定一種運算法則:自然數(shù)1到n的連乘積用n!表示,例如:1!=1,2!=2×1=2,3!=3×2×1=6,4!=4×3×2×1=24,…在這種規(guī)定下,請你解決下列問題:
①算5!=________;
②已知x為整數(shù),求出滿足該等式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邊長為1的正方形ABCD繞點A逆時針旋轉(zhuǎn)30°到正方形AB′C′D′,則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為(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是⊙O的一條弦,點C是⊙O上一動點,且∠ACB=30°,點E、F分別是AC,BC的中點,直線EF與⊙O交于G、H兩點,若⊙O的半徑為7,則GE+FH的最大值為( )
A.10.5
B.7 -3.5
C.11.5
D.7 -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計算或化簡:
(1)(π﹣1)0+()﹣1+|5﹣|﹣;
(2)(2+3)2017×(2﹣3)2018﹣4﹣;
(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以下材料:
對數(shù)的創(chuàng)始人是蘇格蘭數(shù)學(xué)家納皮爾(J.Nplcr,1550﹣1617年),納皮爾發(fā)明對數(shù)是在指數(shù)書寫方式之前,直到18世紀瑞士數(shù)學(xué)家歐拉(Evlcr,1707﹣1783年)才發(fā)現(xiàn)指數(shù)與對數(shù)之間的聯(lián)系.
對數(shù)的定義:一般地,若ax=N(a>0,a≠1),那么x叫做以a為底N的對數(shù),記作:x=logaN.比如指數(shù)式24=16可以轉(zhuǎn)化為4=log216,對數(shù)式2=log525可以轉(zhuǎn)化為52=25.
我們根據(jù)對數(shù)的定義可得到對數(shù)的一個性質(zhì):loga(MN)=logaM+logaN(a>0,a≠1,M>0,N>0);理由如下:
設(shè)logaM=m,logaN=n,則M=am,N=an
∴MN=aman=am+n,由對數(shù)的定義得m+n=loga(MN)
又∵m+n=logaM+logaN
∴loga(MN)=logaM+logaN
解決以下問題:
(1)將指數(shù)43=64轉(zhuǎn)化為對數(shù)式_____;
(2)證明loga=logaM﹣logaN(a>0,a≠1,M>0,N>0)
(3)拓展運用:計算log32+log36﹣log34=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