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已知點D,E分別是△ABC的邊BA和BC延長線上的點,作∠DAC的平分線AF,若AF∥BC.
(1)求證:△ABC是等腰三角形;
(2)作∠ACE的平分線交AF于點G,若∠B=40°,求∠AGC的度數(shù).
【答案】(1)證明見解析;(2)70°
【解析】
(1)根據(jù)AF平分∠DAC得出∠DAF=∠CAF,再根據(jù)AF∥BC求得∠DAF=∠B,∠CAF=∠ACB則可證明△ABC是等腰三角形;(2)根據(jù)AB=AC,∠B=40°,可求出∠ACE的角度,再根據(jù)CG平分∠ACE求出,則利用AF∥BC求出∠AGC的度數(shù).
(1)證明:∵AF平分∠DAC,
∴∠DAF=∠CAF,
∵AF∥BC,
∴∠DAF=∠B,∠CAF=∠ACB,
∴∠B=∠ACB,
∴△ABC是等腰三角形;
(2)解:∵AB=AC,∠B=40°,
∴∠ACB=∠B=40°,
∴∠BAC=100°,
∴∠ACE=∠BAC+∠B=140°,
∵CG平分∠ACE,
∴ACE=70°,
∵AF∥BC,
∴∠AGC=180°﹣∠BCG=70°.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某城市部分街道示意圖,四邊形ABCD為正方形,點G在對角線BD上,GE⊥CD,GF⊥BC,AD=1500m,小敏行走的路線為B→A→G→E,小聰行走的路線為B→A→D→E→F,若小敏行走的路程為3100m,則小聰行走的路程為( 。m.
A.3100B.4600C.3000D.36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某班40名學生立定跳遠的得分記錄:
2,4,3,5,3,5,4,4,3,5
1,5,3,3,2,4,3,5,4,4
4,5,2,3,2,5,4,5,2,3
4,4,3,5,2,4,5,4,3,4
(1)完成下列統(tǒng)計表
得分 | 記錄 | 人數(shù) | 百分率% |
1 | |||
2 | |||
3 | |||
4 | |||
5 |
(2)用條形統(tǒng)計圖表示上面的數(shù)據(jù);
(3)用扇形統(tǒng)計圖表示不同得分的同學人數(shù)占班級總?cè)藬?shù)的百分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矩形ABCD中,AB=3,BC=4,點M是BC的中點,點P從點M出發(fā)沿MB以每秒1個單位的速度向點B勻速運動,到達點B后立刻以原速度沿BM返回;同時點Q從點M出發(fā)以每秒1個單位長的速度在射線MC上勻速運動,在點P,Q的運動過程中,以PQ為邊作正方形PQEF,使它與矩形ABCD在BC的同側(cè),點P,Q同時出發(fā),當點P返回點M時,則兩點停止運動,設點P,Q運動的時間是t秒(t>0).
(1)當點P運動到BM的中點時,t= ;
(2)設正方形PQEF與矩形ABCD重疊部分的面積為S,直接寫出S與t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及t的取值范圍;
(3)連結(jié)AC,當正方形PQEF與△ADC重疊部分為三角形時,求t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線段AB=5,AD=4,∠A=90°,DP∥AB,點C為射線DP上一點,BE平分∠ABC交線段AD于點E(不與端點A、D重合).
(1)當∠ABC為銳角,且tan∠ABC=2時,求四邊形ABCD的面積;
(2)當△ABE與△BCE相似時,求線段CD的長;
(3)設CD=x,DE=y,求y關于x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寫出定義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幾何畫圖的語句,正確的是( )
A.延長射線AB到點C,使BC=2AB
B.點P在線段AB上,點Q在直線AB的反向延長線上
C.將射線OA繞點O旋轉(zhuǎn),當終止位置OB與起始位置OA成一條直線時形成平角
D.已知線段,若在同一直線上作線段AB=, BC=,則線段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央電視臺舉辦的“中國詩詞大會”節(jié)目受到中學生的廣泛關注.某中學為了了解學生對觀看“中國詩詞大會”節(jié)目的喜愛程度,對該校部分學生進行了隨機抽樣調(diào)查,并繪制出如圖所示的兩幅統(tǒng)計圖.在條形圖中,從左向右依次為A類(非常喜歡),B類(較喜歡)C類(一般),D類(不喜歡).請結(jié)合兩幅統(tǒng)計圖,回答下列問題:
(1)求本次抽樣調(diào)查的人數(shù);
(2)請補全兩幅統(tǒng)計圖;
(3)若該校有3000名學生,請你估計觀看“中國詩詞大會”節(jié)目較喜歡的學生人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Rt△ABC中,∠C=90°,AC=3,BC=4,P為AB邊上(不與A、B重合的一動點,過點P分別作PE⊥AC于點E,PF⊥BC于點F,則線段EF的最小值是( )
A. 2B. 3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鄉(xiāng)村距城市50km,甲騎自行車從鄉(xiāng)村出發(fā)進城,出發(fā)1小時30分后,乙騎摩托車也從鄉(xiāng)村出發(fā)進城,結(jié)果比甲先到1小時,已知乙的速度是甲的2.5倍,求甲、乙兩人的速度。
【答案】甲速12km/h,乙速30km/h.
【解析】試題分析:設甲的速度是則乙的速度是甲、乙所用時間分別為: 小時、小時;根據(jù)題意可得甲比乙多用2.5小時,從而可得關于的方程,解方程即可解答此題;注意,最后要結(jié)合題意驗根.
試題解析:設甲的速度是則乙的速度是 根據(jù)題意列方程,得
整理,得
,
解得:
經(jīng)檢驗, 是原方程的解.
則
答:甲的速度是12km/h,乙的速度是30km/h.
【題型】解答題
【結(jié)束】
24
【題目】已知求的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