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在ABC中,∠ABC=90°,以AB的中點O為圓心,OA為半徑的圓交AC于點D,EBC的中點,連接DE,OE

(1)判斷DE與⊙O的位置關系,并說明理由;

(2)求證:BC2=2CDOE

(3)若,求OE的長.

【答案】1DE⊙O的切線,理由見解析

2)證明見解析

3OE=

【解析】試題分析:(1)連接OD,BD,由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得到∠ADB為直角,可得出△BCD為直角三角形,E為斜邊BC的中點,由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得到CE=DE,從而得∠C=∠CDE,再由OA=OD,得∠A=∠ADO,由Rt△ABC中兩銳角互余,從而可得∠ADO∠CDE互余,可得出∠ODE為直角,即DE垂直于半徑OD,可得出DE⊙O的切線;

2)由已知可得OE△ABC的中位線,從而有AC=2OE,再由∠C=∠C∠ABC=∠BDC,可得△ABC∽△BDC,根據(jù)相似三角形的對應邊的比相等,即可證得;

3)在直角△AB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C的長,根據(jù)三角形中位線定理OE的長即可求得.

試題解析:(1DE⊙O的切線,理由如下:

連接ODBD,

∵AB⊙O的直徑,

∴∠ADB=90°,

Rt△BDC中,E為斜邊BC的中點,

∴CE=DE=BE=BC,

∴∠C=∠CDE

∵OA=OD,

∴∠A=∠ADO,

∵∠ABC=90°,

∴∠C+∠A=90°,

∴∠ADO+∠CDE=90°,

∴∠ODE=90°,

∴DE⊥OD,又OD為圓的半徑,

∴DE⊙O的切線;

2∵EBC的中點,O點是AB的中點,

∴OE△ABC的中位線,

∴AC=2OE,

∵∠C=∠C,∠ABC=∠BDC,

∴△ABC∽△BDC,

,即BC2=ACCD

∴BC2=2CDOE;

3)解:∵cos∠BAD=

∴sin∠BAC=,

∵BE=,EBC的中點,即BC=,

∴AC=

∵AC=2OE

∴OE=A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ABC中,AB=AC,BD=CD,∠BAD=40°,AD=AE.求∠CDE的度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計算:
(1)﹣82+72÷36
(2)2 × ÷(﹣9+19)
(3)( + )×(﹣36)
(4)1 × ﹣(﹣ )×2 +(﹣ )÷1
(5)﹣13﹣(1﹣0.5)× ×[2﹣(﹣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組數(shù)據(jù)87,8,66,8的眾數(shù)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RtABO的兩直角邊OAOB分別在x軸的負半軸和y軸的正半軸上,O為坐標原點,A、B兩點的坐標分別為(,0)、(0,4),拋物線經(jīng)過B點,且頂點在直線上.

1)求拋物線對應的函數(shù)關系式;

2)若△DCE是由△ABO沿x軸向右平移得到的,當四邊形ABCD是菱形時,試判斷點C和點D是否在該拋物線上,并說明理由;

3)若M點是CD所在直線下方該拋物線上的一個動點,過點MMN平行于y軸交CD于點N.設點M的橫坐標為t,MN的長度為l.求lt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求l取最大值時,點M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計算:48°29′+67°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因式分解a(n1)22a(n1)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邊長為a cm的正方形內(nèi),截去兩個以正方形的邊長a cm為直徑的半圓,(結(jié)果保留π)

(1)圖中陰影部分的周長為cm.
(2)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為cm2
(3)當a=4時,求出陰影部分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果△ABC的邊BC的垂直平分線經(jīng)過頂點A,與BC相交于點D,且AB=2AD,則△ABC中,最大一個內(nèi)角的度數(shù)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