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周末,七(1)班的小明等同學隨家長一同到某公園游玩,下面是購買門票時,小明與他爸爸的對話,試根據(jù)對話中的信息,解答下列問題:
兒子:爸爸,成人門票是每張20元;學生門票是五折優(yōu)惠;
團體票(16人及16人以上),按成人票的六折優(yōu)惠.
爸爸:我們成人、學生一共12人,共需200元.
(1)設小明他們一共去了學生人,則成人購買門票的總費用為: 元;(用含
的代數(shù)式表示)
(2)七(1)班小明他們一共去了幾個成人、幾個學生?
(3)正在購票時,小明發(fā)現(xiàn)七(2)班的小軍等10名同學和他們的7名家長共17人也來購票,他們準備聯(lián)合一起購買門票,請你為這29人的團隊設計出最省的購票方案(直接寫出方案即可,無需討論),并求出此時的購票費用.
【答案】(1)20(12-x);(2) 8個成人,4個學生;(3) :15個大人加上一個學生購買16張團體票,剩下的13名學生購買13張學生票,此時共需322元.
【解析】
(1)先用x表示出成人的數(shù)量,在表示成人購買門票的總費用即可;
(2) 設小明他們一共去了x個學生,則去了(12x)個成人,根據(jù)總價=單價×數(shù)量結合成人票及學生票的價格,即可得出關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結論;;
(3)找出幾種可行的購票方案,分別算出總價,比較后即可得出結論.
解:(1) 設小明他們一共去了x個學生,則去了(12x)個成人,
所以成人購買門票的總費用為20(12-x)元,
故答案為20(12-x);
(1)設小明他們一共去了x個學生,則去了(12x)個成人,
根據(jù)題意得:20(12x) +20×0.5 x =200,
解得:x=4,
∴12x=8.
答:小明他們一共去了8個成人,4個學生.
(3)①(8+7)×20+(4+10)×10=440,
②(17+12)×20×0.6=348(元),
③(8+7+1)×20×0.6+(4+101)×20×0.5=322(元).
答:15個大人加上一個學生購買16張團體票,剩下的13名學生購買13張學生票,此時共需322元.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ABC中,∠C=90°,AC=8,BC=6,點D是AB的中點,點E在邊AC上,將△ADE沿DE翻折,使點A落在點A′處,當A′E⊥AC時,A′B=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中,
,點D為AC的中點,過點C作
于點E,過點A作BD的平行線,交CE的延長線于點F,在AF的延長線上截取
,連接BG、DF.
(1)證明:四邊形BDFG是菱形;
(2)若,
,求線段AG的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ABC,AC的垂直平分線交AB于點D,交AC于點O,過點C作CE∥AB交直線OD于點E,連接AE、CD.
⑴如圖1,求證:四邊形ADCE是菱形;
⑵如圖2,當∠ACB=90°,BC=6,△ADC的周長為18時,求AC的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邊長12的正方形ABCD中,點E是CD的中點,點F在邊AD上,且AF=3DF,連接BE,BF,EF,請判斷△BEF的形狀,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O為直線AB上的一點,OC⊥OD,射線OE平分∠AOD.
(1)如圖①,判斷∠COE和∠BOD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并說明理由;
(2)若將∠COD繞點O旋轉至圖②的位置,試問(1)中∠COE和∠BOD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是否發(fā)生變化?并說明理由;
(3)若將∠COD繞點O旋轉至圖③的位置,探究∠COE和∠BOD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七(1)班同學為了解2017年某小區(qū)家庭月均用水情況,隨機調查了該小區(qū)的部分家庭,并將調查數(shù)據(jù)進行如下整理.請解答以下問題:
月均用水量 | 頻數(shù)(戶數(shù)) | 百分比 |
6 | ||
16 | ||
10 | ||
4 | ||
2 |
(1)請將下列頻數(shù)分布表和頻數(shù)分布直方圖補充完整;
(2)求該小區(qū)月均用水量不超過的家庭占被調查家庭總數(shù)的百分比;
(3)若該小區(qū)有1000戶家庭,根據(jù)調查數(shù)據(jù)估計該小區(qū)月均用水量超過的家庭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已知∠ACD是△ABC的一個外角,我們容易證明∠ACD=∠A+∠B,即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那么,三角形的一個內角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外角的和之間存在怎樣的數(shù)量關系呢?
嘗試探究:(1)如圖2,∠DBC與∠ECB分別為△ABC的兩個外角,則∠DBC+∠ECB ∠A+180°(橫線上填>、<或=)
初步應用:(2)如圖3,在△ABC紙片中剪去△CED,得到四邊形ABDE,∠1=135°,則∠2-∠C= .
解決問題:(3)如圖4,在△ABC中,BP、CP分別平分外角∠DBC、∠ECB,∠P與∠A有何數(shù)量關系?請利用上面的結論直接寫出答案 .
(4)如圖5,在四邊形ABCD中,BP、CP分別平分外角∠EBC、∠FCB,請利用上面的結論探究∠P與∠A、∠D的數(shù)量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根據(jù)圖中提供的暖瓶和水杯的售價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一個暖瓶與一個水杯的售價分別是多少元?
(2)甲、乙兩家商場同時出售同樣的暖瓶和水杯,在新年期間,兩家商場都在搞促銷活動.甲商場規(guī)定:這兩種商品都打8.5折;乙商場規(guī)定:兩種商品都不打折,但買一個暖瓶贈送一個水杯.若某單位想要買4個暖瓶和16個水杯,請問這個單位選擇哪家商場購買更合算,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