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南潯區(qū)一模)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P從原點O出發(fā),沿x軸向右以每秒一個單位長的速度運動t秒(t>0),拋物線y=-x2+bx經(jīng)過點O和點P.已知矩形ABCD的三個頂點為A(1,0),B(3,0),D(1,3).
(1)求b的值(用t的代數(shù)式表示);
(2)當3<t<4時,設拋物線分別與線段AD,BC交于點M,N.
①設直線MP的解析式為y=kx+m,在點P的運動過程中,你認為k的大小是否會變化?若變化,請說明理由;若不變,請求出k的值;
②在點P的運動過程中,當OM⊥MN時,求出t的值;
(3)在點P的運動過程中,若拋物線與矩形ABCD的四條邊有四個交點,請直接寫出t的取值范圍.
分析:(1)將點P的坐標代入可得b的值.
(2)①將點M的橫坐標x=1代入解析式,可得出點M的坐標,將M、P的坐標代入,得出方程組,解出即可得出k的值.
②過點N作NH⊥AD于點H,分別表示出BN、MH、HN,根據(jù)當OM⊥MN時,可證得△OAM∽△MHN,從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對應邊成比例得出t的值.
(3)找兩個極值點,①拋物線的頂點縱坐標一定要大于點C和點D的縱坐標,②當x=1時,拋物線的縱坐標一定不能超過點D的縱坐標.
解答:解:(1)∵點P的坐標為(t,0),
∴0=-t2+bt,解得:b=t,
(2)①把x=1代入y=-x2+tx,
得y=t-1,即M(1,t-1),
t-1=k+m
0=tk+m
,解得k=-1,
②如圖,過點N作NH⊥AD于點H,
求得:BN=3t-9,MH=8-2t,HN=AB=2,
當OM⊥MN時,可證得△OAM∽△MHN,
故可得
OA
MH
=
AM
HN
,即
1
8-2t
=
t-1
2

解得t1=
5+
5
2
,t2=
5-
5
2
(舍去)
從而可得:t=
5+
5
2

(3)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x2+bx=-(x-
b
2
2+
b2
4
,
①因為拋物線的頂點縱坐標大于點D和點C的縱坐標,所以
b2
4
>3,
解得b>2
3
或b<-2
3

②當x=1時,y=-1+b<3,
解得:b<4,
綜上可得:2
3
<b<4.
點評:此題屬于二次函數(shù)綜合題,涉及了待定系數(shù)法求函數(shù)解析式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難點在第三問,關鍵在于兩個極值點的尋找.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南潯區(qū)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若點A(x+3,x)在第四象限,則x的取值范圍為
-3<x<0
-3<x<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南潯區(qū)一模)已知:如圖,直線l1:y=ax+2b與直線l2:y=cx+2d的交點坐標為(2,3),則a+b+c+d的值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南潯區(qū)一模)已知∠α=25°37′,則∠α的余角的度數(sh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南潯區(qū)一模)解方程:
x-1
x
-
x
x-1
=
1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