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已知且l1∥l2,且l3與l1、l2分別交于A、B兩點,點P在直線AB上,
(1)當點P在A、B兩點之間運動時,問∠1、∠2、∠3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請說明理由
(2)如果點P在A、B兩點外側(cè)運動時,試探究∠1,∠2,∠3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點P與A、B不重合)只要寫出結(jié)論即可,不必證明.
分析:(1)過點P作l1的平行線,根據(jù)平行線的性質(zhì)進行解題;
(2)當點P在下側(cè)時,過點P作l1的平行線PQ,由平行線的性質(zhì)可得出l1∥l2∥PQ,由此即可得出結(jié)論.
解答:解:(1)∠1+∠2=∠3;
理由:如圖1,過點P作l1的平行線,
∵l1∥l2
∴l(xiāng)1∥l2∥PQ,
∴∠1=∠4,∠2=∠5,
∵∠4+∠5=∠3,
∴∠1+∠2=∠3;

(2)∠1-∠2=∠3或∠2-∠1=∠3.
理由:如圖2,當點P在下側(cè)時,過點P作l1的平行線PQ,
∵l1∥l2,
∴l(xiāng)1∥l2∥PQ,
∴∠2=∠4,∠1=∠3+∠4,
∴∠1-∠2=∠3;
當點P在上側(cè)時,同理可得∠2-∠1=∠3.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平行線的性質(zhì),根據(jù)題意作出輔助線,構(gòu)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6、如圖,已知直線l1∥l2,且l3和l1、l2分別交于A、B兩點,點P在AB上.
(1)試找出∠1、∠2、∠3之間的關系并說出理由;
(2)如果點P在A、B兩點之間運動時,問∠1、∠2、∠3之間的關系是否發(fā)生變化?
(3)如果點P在A、B兩點外側(cè)運動時,試探究∠1、∠2、∠3之間的關系(點P和A、B不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直線l1的解析式為y=3x+6,直線l1與x軸,y軸分別相交于A,B兩點,直線l2經(jīng)過B,C兩點,點C的坐標為(8,0),又已知點P在x軸上從點A向點C移動,點Q在直線l2從點C精英家教網(wǎng)向點B移動.點P,Q同時出發(fā),且移動的速度都為每秒1個單位長度,設移動時間為t秒(1<t<10).
(1)求直線l2的解析式;
(2)設△PCQ的面積為S,請求出S關于t的函數(shù)關系式;
(3)試探究:當t為何值時,△PCQ為等腰三角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已知直線l1:y=
2
3
x+
8
3
與直線l2:y=-2x+16相交于點C,l1、l2分別交x軸于A、B兩點.矩形DEFG的頂點D、E分別在直線l1、l2上,頂點F、G都在x軸上,且點G與點B重合.
(1)求△ABC的面積;
(2)求矩形DEFG的邊DE與EF的長;
(3)若矩形DEFG沿x軸的反方向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平移,設移動時間為t(0≤t≤12)秒,矩形DEFG與△ABC重疊部分的面積為S,求S關于t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寫出相應的t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已知且l1∥l2,且l3與l1、l2分別交于A、B兩點,點P在直線AB上,
(1)當點P在A、B兩點之間運動時,問∠1、∠2、∠3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請說明理由
(2)如果點P在A、B兩點外側(cè)運動時,試探究∠1,∠2,∠3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點P與A、B不重合)只要寫出結(jié)論即可,不必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