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讓同一鋼球從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靜止?jié)L下,碰到同一木塊上.實驗的目的是探究鋼球動能的大小與速度的關系;實驗時,是通過觀察木塊被推動距離的大小,來判斷鋼球動能的大。锢硌芯糠椒ㄓ性S多,如“控制變量法”、“模型法”、“類比法”、“轉(zhuǎn)換法”和“等效替代法”等,本實驗利用了控制變量法和轉(zhuǎn)換法.

分析 (1)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有兩個:物體的質(zhì)量和物體的運動速度.因此研究物體動能大小與這兩個因素的關系時要用到控制變量法,即:要研究與哪個因素的關系,就要控制該因素不變,讓其他的因素改變.要確定甲實驗研究的是動能與哪個因素有關,就要找出前后兩次實驗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然后即可得到答案.
(2)鋼球?qū)δ緣K做功的多少體現(xiàn)了鋼球動能的大小,對木塊做功的多少可以由木塊移動距離來體現(xiàn).

解答 解:(1)同一鋼球,質(zhì)量相同,從不同的高度由靜止?jié)L下,體現(xiàn)了鋼球到底端時的速度不同,由此可知:此實驗研究的是動能大小與速度大小的關系,即此時用的是控制變量法;
(2)此時采用轉(zhuǎn)換法,將鋼球的動能大小轉(zhuǎn)換為觀察木塊被推動的距離遠近,鋼球把木塊推出去的越遠,鋼球的動能越大.
故答案為:速度;木塊被推動的距離的大。晦D(zhuǎn)換法.

點評 實驗中,用到了控制變量法和轉(zhuǎn)換法,利用了木塊運動的距離來體現(xiàn)鋼球動能的多少,這是一種轉(zhuǎn)換法.注意物理研究方法在實驗中的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所示,小宇運用電學知識設計了一個電子身高測量儀,其接入電路的電阻與其長度成正比,金屬桿cd和MP(左端P是滑片)與電路接觸良好,桿cd和MP的電阻不計,R0為定值電阻,電源電壓恒定不變.當被測身高增加時,( 。
A.電流表示數(shù)增大B.電壓表示數(shù)減小
C.電阻R0消耗的功率減小D.電壓表與電流表的示數(shù)之比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甲為世界最大的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2號”.該飛機的表面使用一種碳纖維材料,其承載能力要比一般材料更好,但質(zhì)量僅與一輛小型汽車相差無幾.飛機上設有的通話、網(wǎng)絡等設備,可隨時保證飛機與地面的聯(lián)系.白天,飛機飛行高度達到海拔8500米,依靠兩翼上安裝的太陽能電池板為直流電動機提供動力,同時對鋰電池充電以保證夜間或陰雨天不間斷飛行.晚上,依靠儲存在鋰電池里的電能繼續(xù)飛行,并逐漸下降到1500米的高度,以減少能耗.飛機的有關技術參數(shù)如表:
飛機凈/總質(zhì)量2300/3600kg發(fā)動機最大功率54kW
鋰電池能量密度0.25kW•h/kg發(fā)動機轉(zhuǎn)換效率90%
鋰電池的總質(zhì)量600kg----------
(1)下列關于該飛機的說法中,正確的是D
A.飛機飛行的高度越高受到的氣壓越大
B.飛機升空的原理與帶螺旋槳的直升機相同
C.飛機的鋰電池質(zhì)量越大越好
D.表面使用的碳纖維具有強度大、密度小的特點
(2)乙圖所示的實驗中,能反映電動機工作原理的是圖B.
(3)某次飛機飛行消耗了鋰電池總儲存量的20%,則發(fā)動機輸出的機械能為9.72×107J.
(4)飛機利用測距傳感器來判斷離地高度.若某測距傳感器的阻值R1與離地高度h的關系如圖丙所示,如圖丁的檢測電路采用了“穩(wěn)流電源”(電源輸出的電流恒定),要使高度表(實質(zhì)是電流表或電壓表)示數(shù)能隨飛行高度的增大而增大,則此高度表應安裝在3(選填“1”、“2”或“3”)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干爽與潮濕
    水面上方同時進行著兩種相反的過程:一方面,水分子從液面飛出來,另一方面,有的水分子撞到水面又回到水中.
    一瓶礦泉水喝了一半后,把瓶蓋擰緊,隨著水的不斷蒸發(fā),水面上方的水分子數(shù)目不斷增多,回到水中的水分子也逐漸增多,最后,當氣態(tài)水分子的數(shù)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在相同時間內(nèi)回到水中的水分子數(shù)等于從水面飛出的水分子數(shù).此時,水蒸氣的密度不再增大,水蒸氣產(chǎn)生的壓強不變,誰也就不再減少,水與水蒸氣間達到平衡狀態(tài),蒸發(fā)停止.
    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水蒸氣叫水的飽和汽.在一定溫度下,水的飽和汽的壓強是一定的,這個壓強叫做水的飽和汽壓P0,P0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溫度升高時,液體分子運動加劇,單位時間內(nèi)從液面飛出的分子數(shù)增多,原來的平衡被破壞,液體能繼續(xù)蒸發(fā),水蒸氣的壓強繼續(xù)增大,直至到達新的平衡.
   影響蒸發(fā)快慢以及人們對與干爽與潮濕感受的因素,是空氣中水蒸氣的壓強P1與同一溫度下水的飽和汽壓P0的比值($\frac{{P}_{1}}{{P}_{0}}$).因此,人們用Rk=$\frac{{P}_{1}}{{P}_{0}}$來描述空氣的潮濕程度,Rk越小,人體表面的水分蒸發(fā)得越快,感覺干爽;Rk越大,人體表面的水分蒸發(fā)得越慢,人就感到潮濕.
(1)水蒸發(fā)時,有(有/沒有)水分子從空氣進入水中.
(2)下列能表示水的飽和汽壓隨溫度變化關系的圖象是B.

(3)文中半瓶礦泉水上方形成了水的飽和汽,下列描述正確的是C
A.水分子不再從水面飛出
B.水蒸氣的壓強小于該溫度下水的飽和汽壓
C.溫度升高時,水蒸氣的壓強增大
D.溫度升高,水面上方再次形成飽和汽壓后,從水中飛出的分子數(shù)大于回到水中的
(4)6月1日,我市早晨6時氣溫為15℃,Rh=0.96;下午14時氣溫為25℃,若當天空氣中水蒸氣的壓強P1保持不變,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B
A.下午14時Rh可能大于1
B.下午14時Rh一定小于0.96
C.P1大于15℃時水的飽和汽壓
D.人感覺下午14時比早晨6時潮濕
(5)用短文中知識,解釋在潮濕天氣里衣服不容易晾干的原因.答:同一溫度下水的飽和汽壓一定,潮濕天氣里空氣中水蒸氣的壓強較大,由Rk=$\frac{{P}_{1}}{{P}_{0}}$可知,Rk越大,濕衣服表面的水分蒸發(fā)得越慢,衣服不容易晾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1所示,圖A、B、C、D、E是“探究浮力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實驗的五個步驟.
(1)B、D兩步驟可計算處圓柱體物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F=1.2NN.A、E兩步驟可得出物塊排開水所受的重力G,比較F與G,可以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塊排開水所受重力的關系.
(2)如圖2所示是圓柱體物塊從水面緩慢浸入水中時,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描繪出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隨物塊浸入深度h變化的關系圖象,分析圖象可得:當物塊沒有浸沒之前,h增大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變。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當h=4cm時,物塊所受的浮力為0.8N,浸沒后,h繼續(xù)增大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3N,該圓柱體物塊的高度是6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7.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U和小燈泡L電阻不變,R1、R2是定值電阻,當開關S閉合,S1、S2斷開時,電壓表示數(shù)為3V,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1A;當開關S、S2閉合,S1斷開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6A;電阻R2的電功率是3.6W.請求:
(1)電阻R1的電阻值為30Ω,電源電壓6V.
(2)當開關S、S1閉合,S2斷開時,電流10s內(nèi)通過電阻R1所產(chǎn)生的熱量.
(3)當開關S、S1、S2都閉合,小燈泡L正常發(fā)光,小燈泡L的額定電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粒子中,帶負電的是(  )
A.電子B.中子C.質(zhì)子D.核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一段1m長的電阻絲,下列做法能使它的電阻增大的是(  )
A.對折B.長度拉伸為原來的2倍
C.剪掉一半D.外表涂上絕緣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小蔣同學參加中考體育測試,結果最可能達到的是(  )
A.實心球成績?yōu)?0mB.立定跳遠成績?yōu)?0m
C.跳繩1s跳100次D.1000m跑步用時4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