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近年來,我縣周邊城鎮(zhèn)的道路相繼改建成一、二級公路,大大促進了經(jīng)濟發(fā)展,給人們出行帶來了方便.遺憾的是在某些岔路口,人車相撞的交通事故有所增加.有人猜想事故的出現(xiàn)與行人橫過公路時的錯誤判斷有關(guān).
(1)如圖所示,某同學(xué)準備橫過公路時,正好有一輛汽車從距岔路口100m處以72km/h的速度駛過來,問:汽車駛到岔路口需要的時間是多少?
(2)如果公路寬12m.問該同學(xué)以1.2m/s的正常步行速度能否在汽車到達岔路口前完全通過公路?
(3)為了減少在岔路口發(fā)生人車相撞事故,請你分別向交警部門(或公路建設(shè)部門)、汽車司機和過路的行人三方各提一項合理的建議.
【答案】
(1)解:汽車的速度v車=72km/h=20m/s,
由v= 得,汽車駛到岔路口需要的時間:
t車= =5s
(2)解:由v= 得,該同學(xué)完全通過公路所需時間:
t人= = =10s,
因為t人>t車,所以該同學(xué)不能完全通過公路
(3)解:建議:
A.交警部門或公路建設(shè)部門可在岔路口處安裝紅綠燈;或安裝人行道處減速注意安全的警示牌;
B.汽車司機應(yīng)控制車速;
C.看清來往車輛,不與汽車搶道
【解析】(1)知道汽車通過該的路程和速度,根據(jù)速度公式的變形公式求出汽車駛到岔路口的時間;(2)知道公路的寬度和人的步行速度,根據(jù)速度公式的變形公式求出行人完全通過公路所需時間,將二者時間進行比較即可判斷;(3)此題屬于開放型,答案很多,只要合理均可.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登上月球的宇航員面對面站著也不能交談,這是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這說明聲的傳播需要________,采用_________可以使宇航員互相交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杠桿的平衡狀態(tài)是指杠桿處于 或勻速轉(zhuǎn)動狀態(tài).實驗前沒掛鉤碼時,發(fā)現(xiàn)杠桿左端上翹,應(yīng)將左端平衡螺母向 旋一些(選填“左”,“右”),使杠桿在 位置平衡,實驗中仍調(diào)到此位置平衡目的是 .
(2)實驗中,用裝置A的方式懸掛鉤碼,杠桿也能水平平衡(杠桿上每格等距),但老師建議同學(xué)不宜采用這種方式,該種方式的不足主要是因為
A.一個人無法獨立操作
B.力臂與杠桿不重合
C.力和力臂數(shù)目過多,不易得出結(jié)論
D.杠桿受力不平衡
(3)若用裝置B進行實驗,則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 N;將彈簧測力計沿虛線方向拉,仍然使杠桿在原來的位置平衡,此時拉力的力臂將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 (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運用托里拆利實驗測量標準大氣壓,待玻璃管中的水銀不再下降時,其高度為_______mm,將玻璃管傾斜一定角度,水銀柱的豎直高度差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由此得出標準大氣壓約為P0 =___________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用鋼尺做探究實驗,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發(fā)出的聲音,同時注意觀察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撥動,使鋼尺每次的振動幅度大致相同.保持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不變,一次輕撥鋼尺,另一次用力撥動,聽聲音的不同.
實驗發(fā)現(xiàn):
(1)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振動越______(快∕慢),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越______(高∕低),說明:音調(diào)的高低與 有關(guān).
(2)用力撥鋼尺,鋼尺振動的幅度 ,發(fā)出聲音的響度 ;站在離鋼尺越近的地方,聽到發(fā)出的聲音 .說明:響度的大小與 和 有關(guā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探究冰的熔化特點,他每隔相同時間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shù),并觀察物質(zhì)的狀態(tài).繪制成圖象如圖乙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冰是晶體,熔點是0℃
B.第10min時,試管內(nèi)的物質(zhì)為冰水混合物
C.冰的熔化過程持續(xù)了15分鐘
D.冰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