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李師傅幫助學校設計了一臺電保溫箱,保溫箱電阻絲的阻值是40Ω,當電阻絲通過5A電流時,30s內產(chǎn)生的熱量是3×104J.

分析 知道電阻絲的阻值、通過電阻絲的電流和通電時間,根據(jù)焦耳定律Q=I2Rt求出電流通過電阻絲產(chǎn)生的熱量.

解答 解:電流通過電阻絲產(chǎn)生的熱量:
Q=I2Rt
=(5A)2×40Ω×30s
=3×104J.
故答案為:3×104

點評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焦耳定律的公式的了解和掌握,屬于基礎題目,比較簡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小明在學習物體浮沉條件時,由于調制食鹽水密度的操作不夠精準,導致實驗中雞蛋很難懸浮在食鹽水中,于是他對實驗進行了改進:分別用量筒和燒杯等器材配制了三杯不同質量分數(shù)的酒精溶液,其中圖甲B燒杯中的酒精與水的體積比為9:6.用注射器吸取密度為0.9克/厘米3的食用油分別在三杯酒精溶液中部注射一團油滴,一段時間后,如圖甲所示.再過一段時候后,小明觀察到油滴所處的狀態(tài)如圖乙所示.
為此,他作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______
【建立假設】假設一:可能是油滴的密度變小了.
           假設二“可能是酒精溶液的密度變大了.
【實驗方案】針對“假設一”的實驗:用注射器吸取圖乙任一燒杯中的油滴,將油滴注入到某一溶液中,觀察其浮沉狀況.
針對“假設二”的實驗:先測定酒精溶液密度為ρ1,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再次測定它的密度為ρ2,比較ρ1和ρ2的大。
【得出結論】油滴密度不變,酒精溶液密度變大.
請回答:
(1)根據(jù)小明所作的假設,推測小明所提出的問題是:油滴沉浮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2)針對“假設一”的實驗中,“某一溶液”是密度為0.9g/cm3的液體,
(3)小明經(jīng)過思考,對“酒精溶液密度變大”這一結論作出合理的解釋,即酒精蒸發(fā)比水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如圖所示電路中的a、b、c為三只電表(電壓表或電流表),閉合開關S,標有“3V 3W”的燈泡L1正常發(fā)光,標有“6V 3W”的燈泡L2雖能發(fā)光但較暗,若不考慮溫度對燈絲電阻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表a為電流表,且示數(shù)為1.5AB.電表b為電壓表,且示數(shù)為3V
C.電表c為電壓表,且示數(shù)為3VD.燈泡L2的實際功率為0.7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實例中,屬于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是( 。
A.冬天,人們常常搓手取暖
B.燒開水時,水蒸氣將壺蓋頂起
C.鉆木取火
D.用打氣筒給籃球打氣時筒壁溫度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為了安全,現(xiàn)在的轎車上一般都配有安全氣囊,安全氣囊會在車子發(fā)生嚴重撞擊時,自動充氣彈出,保護車內的人不會由于慣性撞到車身而受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關于生活用電常識的認識中,符合要求的是( 。
A.發(fā)現(xiàn)有人觸電時立即用手將觸電者拉開
B.使用驗電筆時,手指不能碰到筆尖金屬體,以免觸電
C.安裝電路時,開關必須接在零線上
D.小王家的空氣開關跳了閘,一定是電路中的總功率過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 1644年,意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精確的測出來大氣壓的值;如圖所示的容器內裝有一定量的水銀,水銀在A點產(chǎn)生的壓強為1.36×104Pa.(ρ水銀=13.6×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如圖所示的事例中,屬于增大壓強的是( 。
A.
增強書包背帶的寬度
B.
用切蛋器切熟雞蛋
C.
鐵路鋼軌下鋪設枕木
D.
月球車安裝寬大的輪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水平桌面上有一盛有水的容器,如圖甲,質量分布均勻的木塊用細線系住浸沒在水中.將細線剪斷,木塊最終漂浮在水面上,且有$\frac{2}{5}$的體積露出水面,如圖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兩圖中木塊受到的浮力相等
B.甲乙兩圖中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相等
C.甲圖中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大于乙圖中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
D.若將乙圖中木塊浸在水中部分切掉取走,木塊靜止時,剩余木塊體積的$\frac{2}{5}$露出水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