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3.根據如圖回答: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2.8N.

分析 使用彈簧測力計時,首先要明確其分度值,讀數時視線與指針所在刻線相垂直.

解答 解:由圖知:彈簧測力計上1N之間有5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2N,即此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此時指針指在“2.8”處,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8N.
故答案為:0.2;2.8.

點評 此題考查的是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在物理實驗中經常使用彈簧測力計,我們要熟練掌握其使用和讀數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如圖所示,小亮同學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在彈簧測力計下懸掛一圓柱體,當圓柱體下表面與水面相平時開始緩慢下降,直到與燒杯底接觸為止,如圖甲所示,根據圖象,回答下列問題(g=10N/kg):

(1)圓柱體的質量m=0.6kg;
(2)比較(a)、(b)兩圖可得: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會受到浮力,方向為豎直向上;
(3)圓柱體浸沒在水中后所受浮力F=5N;此物體的密度為1.2×103kg/m3;
(4)比較(b)、(c)兩圖可得:浸在同一種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5)比較cd兩圖可得:當圓柱體浸沒在水中繼續(xù)下沉的過程中,受到的浮力不變;
(6)小亮完成如圖甲所示的實驗后,把水換成另一種液體重復上述實驗,根據實驗數據繪制出如圖乙所示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與物體下降高度h和F-h圖象,那么該圓柱體浸沒在這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F′=4N.實驗表明,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還跟液體的密度有關.這種液體的密度ρ=0.8×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有關實例與對應物理知識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用吸盤掛鉤掛衣服,利用了大氣壓強的作用
B.密度計在各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都相等
C.坐沙發(fā)比坐木凳舒服,利用了減小壓力來減小壓強的道理
D.升國旗時用力向下拉繩國旗就徐徐上升是因為定滑輪能改變力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事例中,能增大壓強的是(  )
A.在鐵路的鋼軌下鋪上枕木B.刀、斧、剪的刃磨得很薄
C.把書包帶做得寬些D.在坦克的輪子上安裝履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單擺
單擺是能夠產生往復擺動的一種裝置,將無重細桿或不可伸長的細柔繩一端懸于一定點,另一端固結一個重小球,就構成單擺.單擺是一種理想的物理模型,它由理想化的擺球和擺線組成.單擺需要滿足以下條件:擺線由質量不計、不可伸縮的細線提供;擺球密度較大,而且球的半徑比擺線的長度小得多,并且滿足偏角小于10°.
如圖是一個單擺模型,均勻小球中心到固定點的距離稱為擺長,一般用L表示.把小球拉開一個小角度至A處,放開小球后,小球將沿著AOB的軌跡做往復運動,A、B兩點為運動過程中的最高點.
我們把O點稱之為平衡位置,該點的速度最大,假如小球從A到O點時開始計時,那么小球按照O-B-O-A-O軌跡回到O時停止計時,這段時間我們稱之為單擺的周期.單擺的周期也可看作小球從A點出發(fā)到下一次回到A點時經歷的時間.
小剛想探究單擺的周期與什么因素有關,他做了相關實驗,實驗數據如下:
實驗中小剛先用質量為50g的小球做實驗,然后換用100g的小球重做實驗.
擺長L(cm)30個周期T30(s)1個周期T(s)周期的平方T2(s2質量為100g的小球的T30(s)
93.7658.351.9453.775358.30
83.6855.051.8353.370955.08
73.4651.551.7182.963251.51
63.4447.501.5832.507547.56
53.7144.701.4902.214444.70

圖2為周期的平方與擺長L的關系,圖3是生活中的鐘擺,其原理與單擺類似.
閱讀全文,回答以下問題:
(1)圖1中,從能量角度看,小球從A到O是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2)從文中可看出,在誤差允許范圍內,可以判斷與單擺周期一定無關的物理量是小球的質量.
(3)小剛在探究單擺周期的影響因素過程中,除了用到圖1 所示的器材,還需要的一個器材是秒表;他先測30個周期,從而算出一個周期,這樣做的好處是減少誤差.
(4)夏天天氣炎熱,鐘擺的擺桿容易因為熱脹冷縮而變長,這樣會導致時鐘變慢(填“快”或“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有兩只相同的燒杯,分別盛有體積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沒有標簽,小明采用聞氣味的方法判斷出無氣味的是水.小華則采用壓強計進行探究:
(1)如圖甲,用手按壓強計的橡皮膜,U型管內水面出現高度差;將橡皮膜放入酒精中一定深度處,U型管內水面也出現相等的高度差,這說明手對橡皮膜的壓強等于酒精中一定深度處的壓強;下列研究事例中也是用這種研究方法的是A;
A、平面鏡成像的實驗利用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驗證物與像的大小相同
B、牛頓對大量的實驗事實進行深入研究,總結出牛頓第一定律
C、在研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時,要控制受力面積相同
(2)若在使用壓強計前,發(fā)現U型管內水面己有高度差,通過B方法可以進行調節(jié).
A.從U型管內向外倒出適量水;B.拆除軟管重新安裝;C.向U型管內加適量水;
(3)小華把金屬盒分別浸入到兩種液體中,發(fā)現圖乙中U形管兩邊的液柱高度差較小,認為圖乙燒杯中盛的是酒精.她的結論是不可靠的,因為沒有控制金屬盒在液體中的深度相同.
(4)小華還發(fā)現在同種液體中,金屬盒距液面的距離相同時,只改變金屬盒的方向,U形管兩邊液柱的高度差不變.表明在相同條件下,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所示,小華在喝牛奶時發(fā)現裝牛奶的紙盒變癟了,她疑惑不解:“自己并未用力捏,紙盒怎么會變癟呢?”請你解釋紙盒變癟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2.在“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的實驗中,選用電路如圖甲所示,其中電源電壓為6V,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 (燈絲電阻約為12Ω).

(1)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斷開.
(2)為了能夠順利完成實驗探究,下列兩種規(guī)格的滑動變阻器應選用B(填序號).
      A.“l(fā)0Ω     0.5A”的滑動變阻器      B.“50Ω    0.5A”的滑動變阻器
(3)閉合開關后,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發(fā)現電壓表無示數,電流表有示數,若電路只有一處故障,則故障原因是燈泡短路(只發(fā)生在燈泡和滑動變阻器之間).
(4)排除故障后,閉合開關,移動滑片,電壓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其讀數是2.2V,為了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B(選填“A”或“B”)端 移動.
(5)根據實驗測得的數據,繪制出小燈泡的電流隨它兩端電壓變化的關系圖象(如圖丙 所示).分析圖象可知:
①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0.5W;
②實驗中觀察到:當小燈泡兩端的電壓低于0.5V時,小燈泡不發(fā)光,根據圖象分析其原因是小燈泡的實際功率太小了.
(6)完成上述實驗后,小華在缺少電壓表的情況下,根據繪制出的小燈泡電流與電壓關系圖象,設計出了一個測未知定值電阻的電路,如 圖 丁所示.請根據電路圖寫出其中一次測量的實驗步驟:
①斷開S2、閉合S1,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流表的示數為0.2A;
②斷開S1、閉合S2,保持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位置不變,讀出此時電流表的示數I.
則未知定值電阻的表達式:Rx=$\frac{2.5V}{I-0.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G=12N的物體勻速提升20cm.所用的拉力F=5N,所做的總功為3J,有用功為2.4 J,機械效率為80%,當改為提升18N的重物時,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增大.(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忽略繩重和滑輪與軸的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