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64692  164700  164706  164710  164716  164718  164722  164728  164730  164736  164742  164746  164748  164752  164758  164760  164766  164770  164772  164776  164778  164782  164784  164786  164787  164788  164790  164791  164792  164794  164796  164800  164802  164806  164808  164812  164818  164820  164826  164830  164832  164836  164842  164848  164850  164856  164860  164862  164868  164872  164878  164886  235360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張華利用天平和量筒來測定零件的密度.具體操作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將游碼移至標尺零刻度線;調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時,發(fā)現(xiàn)指針在分度盤標尺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右(填“左”或“右”)調節(jié).

(2)用調節(jié)好的天平測零件的質量.天平平衡時,砝碼的質量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零件的質量為62g,用量筒測得零件的體積如圖丙所示,則零件的體積為20cm3,由此可算得小金屬零件的密度為3.1g/cm3
(3)若該零件磨損后,它的密度將不變(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在用托盤天平測量質量的實驗中,如果使用了沾有油污的砝碼,則B
A.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大
B.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小
C.測量結果仍然很準確
D.測量結果不能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某同學在做“比較不同物質吸熱能力”的實驗時,使用相同的電加熱器給水和煤油加熱,得到如下數(shù)據(jù),請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液體實驗次數(shù)液體質量/g液體初溫/℃液體末溫/℃溫度變化/℃通電時間/min
11002038 4
21002056368
煤油3100202991
41002056364
(1)表格空白處的數(shù)據(jù)為18.
(2)比較1、4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加熱相同的時間,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煤油(填“水”或“煤油”)升高的溫度更高.
(3)比較2與4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溫度時,水吸收的熱量大于   (填“大于”或“小于”)煤油吸收的熱量.
(4)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坐標圖象中物質②(填“①”或“②”)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小雪和小紅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中,一起組裝好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紅勻速豎直向上拉彈簧測力計,小雪測量并進行記錄,記錄和計算的某一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1)如果實驗過程與記錄均無誤,則表示繩端移動的距離s為0.3m,總共是0.3J,機械效率η等于66.7%.
(2)若鉤碼所受的重力增加到6N,則該滑輪組機械效率將變大(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用滑輪組提起重物時,動滑輪上有幾段繩子承擔物重,提起物體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但在實驗數(shù)據(jù)中,拉力F的大小并不是鉤碼所受的重力G的三分之一,原因是繩重、摩擦和動滑輪重不能忽略.
鉤碼所受的重力G/N  提升高度
 h/m
有用功
W/J 
拉力
F/N 
繩端移動的距離s/m 總功
W/J 
機械效率η 
 2N0.1m 0.2J 1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在測量小石塊密度的實驗中,

(1)如圖甲所示,小明在使用天平過程中的錯誤是:在調節(jié)天平平衡時,未將游碼歸零.
(2)小明糾正錯誤后繼續(xù)實驗,天平平衡時,右盤中所加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小石塊的質量為18.2g.把小石塊放入裝有10mL水的量筒中,量筒內液面的位置如圖丙所示,則小石塊的密度是2.6×103kg/m3
(3)在交流討論的過程申,同組的小雨提出了另一種實驗方案,其實驗步驟:①用天平測出空量筒的質量;②往量筒中倒入適量的鹽水,測出鹽水的體積;③用天平測出量筒和鹽水的總質量.對上述實驗步驟你所持的觀點是C  
A.能測出鹽水的密度且步驟合理
B.測出鹽水的密度偏小,不可取
C.易使量筒從天乎上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在測量石塊密度時,由于只有天平而沒有量筒,因此沒有辦法測出石塊的體積,小剛采取測量石塊的密度的方法如下:
(1)用調好的天平測出一小石塊的質量為m1
(2)測出一只燒杯盛滿水時的總質量為m2
(3)將該石塊完全浸沒于燒杯的水中,杯中水溢出了一部分,測出這時燒杯、水和石塊的總質量是m3
(4)請你用已測量的量寫出石塊密度的表達式ρ=$\frac{{m}_{1}{ρ}_{水}}{{m}_{1}+{m}_{3}-{m}_{2}}$.(水的密度ρ已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為了比較水和食用油的吸熱能力,小明用兩個相同的裝置做了如圖示的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
物質質量/g初始溫度/℃最后溫度/℃加熱時間/min
6020506
食用油6020706
(1)在設計實驗方案時,需要確定以下控制的變量,你認為其中多余的是B.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熱方式          B.酒精燈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質量的水和另一種液體      D.盛放水和另一種液體的容器相同
(2)加熱結束時,食用油的溫度比水溫度高(選填“高”或“低”).
(3)在此實驗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溫度相同,就要給水加熱更長的時間,此時,水吸收的熱量大于(選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熱量.
(4)實驗表明,水(選填“水”或“食用油”)吸熱的能力更強.從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水和食用油的比熱容之比是5:3.
(5)為了準確控制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把兩個相同酒精燈換成規(guī)格相同的電加熱器比較合理.實驗中通過加熱時間來確定吸收熱量的多少.
(6)另一小組實驗中記錄了如下實驗數(shù)據(jù)(見表),分析第1、2 次或第3、4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看出;同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時,吸收的熱量與物質的質量有關;
分析第1、3 次或第2、4 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看出: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與物質的種類有關.
(7)結合表中數(shù)據(jù),算出煤油的比熱容是2.1×103J/(kg•℃).
物質次數(shù)質量m/kg升高的溫度△t/℃加熱時間t/min
10.1102
20.2104
煉油30.1101
40.21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小剛同學想測出一個實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發(fā)現(xiàn)塑料球放在水中會漂浮在水面上,無法測出它的體積.小剛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步驟:
A.用天平測量塑料球的質量,天平平衡時如圖b所示,記錄塑料球質量為m;
B.把適量的水倒進量筒中如圖c所示,記錄此時水的體積為V1;
C.用細線在塑料球下吊一鐵塊放入盛有適量水的量筒中,靜止時如圖d所示,此時量筒的示數(shù)V2;
D.把小鐵塊單獨放入水中靜止時如圖e所示,記錄此時量筒的示數(shù)V3;
E.利用密度公式計算出結果.
根據(jù)上述實驗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時,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調至標尺左端的零刻度處,然后調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發(fā)現(xiàn)指針靜止在分度盤上如圖a所示的位置,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右(選填“左”或“右”)移動.
(2)實驗中使用天平測出塑料球的質量m=17g,塑料球的體積V=20cm3,計算出塑料球的密度ρ=0.85×103kg/m3
(3)實驗步驟中,步驟B是可以略去的.(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一個地質勘探小分隊,在野外河邊休息時發(fā)現(xiàn)了一種礦石,他們非常想盡快知道這種礦石的密度大約是多少,于是他們拿出喝水用的杯子、縫衣服用的細線和彈簧測力計,進行了如下實驗(g取10N/kg):
(1)將小石塊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示數(shù)如甲圖所示,則小石塊的重力為2.6N;
(2)將小石塊慢慢浸入水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將逐漸變。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小石塊浸沒到水中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乙圖所示,此時小石塊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為1.0N;小石塊的體積為1.0×10-4m3;
(3)由此可計算出小石塊的密度為2.6×103kg/m3
(4)若將乙圖燒杯中的清水換成鹽水,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變小(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某實驗小組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得到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實驗次數(shù)123
物體的重量G(N)446
鉤碼上升高度h(m)0.10.10.1
繩端拉力F(N)1.81.52.4
繩端移動距離S(m)0.30.40.3
機械效率η74.1%83.3%
(1)實驗中還需要使用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彈簧測力計.
(2)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計算出實驗2的機械效率是66.7%;通過表中數(shù)據(jù)可分析出實驗3是用圖甲做的實驗.
(3)通過實驗1和實驗2的數(shù)據(jù)分析可得出結論: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時,動滑輪的個數(shù)越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低.
(4)比較實驗1和實驗3可得正確結論:使甩同一滑輪組,增加物重,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實驗中,某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的同一滑輪組提升不同鉤碼的方法,分別做了甲、乙、丙3組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次  數(shù)鉤碼重/N鉤碼上升
的距離/cm
彈簧測力計
的示數(shù)/N
彈簧測力計
上升的距離/cm
機械效率
第1次2511566.7%
第2次451.715\
第3次652.41583.3%
(1)在實驗操作中應該使鉤碼緩慢(選填“快速”或“緩慢”)上升;
(2)進行第2次測量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約為78.4%(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進行第3次測量時,滑輪組做的有用功是0.3J,拉力做的總功是0.36J;
(4)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實驗小組得出的實驗結論是: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重或鉤碼重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