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氟氯烴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 |
B. | 等質(zhì)量的同種煤粉和煤塊完全燃燒,放出熱量前者大于后者 | |
C. | 液氯泄漏事故發(fā)生時,周邊的人應(yīng)該朝順風方向逃逸或向避風的溝塘低洼處轉(zhuǎn)移 | |
D. | 火箭發(fā)動機有偏二甲肼(C2H8N2)與N2O4混合后充分燃燒,可生成CO2、N2和H2O |
分析 A.酸雨與N、S的氧化物有關(guān);
B.煤粉和煤塊接觸面積不同,燃燒速率不同,質(zhì)量、狀態(tài)與反應(yīng)放出熱量有關(guān);
C.氯氣的密度比空氣大;
D.偏二甲肼(C2H8N2)與N2O4混合后充分燃燒,生成穩(wěn)定的無毒物質(zhì).
解答 解:A.酸雨與N、S的氧化物有關(guān),與氟氯烴的大量排放無關(guān),而氟氯烴的大量排放會破壞臭氧空洞,故A錯誤;
B.煤粉和煤塊接觸面積不同,燃燒速率不同,質(zhì)量、狀態(tài)與反應(yīng)放出熱量有關(guān),則等質(zhì)量的同種煤粉和煤塊完全燃燒,放出熱量相同,故B錯誤;
C.氯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則液氯泄漏事故發(fā)生時,周邊的人應(yīng)該朝逆風方向逃逸或向避風的高處轉(zhuǎn)移,故C錯誤;
D.偏二甲肼(C2H8N2)與N2O4混合后充分燃燒,生成穩(wěn)定的無毒物質(zhì),由元素守恒可知生成CO2、N2和H2O,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較綜合,涉及酸雨、有機物的結(jié)構(gòu)與性質(zhì)、反應(yīng)熱等,注重高頻考點的考查,側(cè)重分析與應(yīng)用能力的考查,綜合性較強,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硫的非金屬性較強,所以只以化合態(tài)存在于自然界 | |
B. | 分離黑火藥(S、C、KNO3)的成分需要使用二硫化碳、水及過濾操作 | |
C. | 硫與金屬或非金屬反應(yīng)時均做氧化劑 | |
D. | 1.6克硫與6.4克銅反應(yīng)能得到8.0克純凈硫化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2O 和Na2O2 | B. | CaCl2 和 Na2S | C. | CO2 和 CaO | D. | HCl 和Na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10ml的量筒準確量取8.80ml的稀硫酸 | |
B. | 用NaOH溶液作標準液滴定未知濃度的醋酸,選擇甲基橙做指示劑 | |
C. | 測定中和反應(yīng)的熱反應(yīng),將堿緩慢倒入酸中,所測溫度值不變 | |
D. | 氯水或硝酸銀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l箔插入稀HNO3中無現(xiàn)象因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
B. | “硝基苯制備”實驗中,將溫度計插入水浴,但水銀球不能與燒杯底部和燒杯壁接觸 | |
C. | “中和滴定”實驗中,容量瓶和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凈后即可使用,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凈后,必須干燥或潤洗后方可使用 | |
D. | 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將混合氣體依次通過盛有酸性KMnO4溶液、濃硫酸的洗氣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一個分子中含有12個H原子 | B. | 該物質(zhì)屬于芳香族化合物 | ||
C. |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D. | 苯環(huán)上的一氯代物有2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