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4.小蘇打(NaHCO3)試樣中含有碳酸鈉晶體(Na2CO3•10H2O),為測定試樣中小蘇打的質量分數w(NaHCO3),實驗小組同學設計了如下裝置進行實驗.
實驗過程:
Ⅰ、按圖組裝儀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Ⅱ、將試樣m1g放入硬質玻璃管中,裝置B、C、D中藥品如圖,已知加藥品后裝置B的質量為m2g、裝置C的質量為m3g;
Ⅲ、關閉活塞a,點燃酒精燈加熱試樣,直到B裝置中無氣泡冒出后,打開活塞a向裝置中通入N2,一段時間后,撤掉酒精燈,關閉活塞a;
Ⅳ、稱得裝置B的質量為m4g、裝置C的質量為m5g.
請回答以下問題(裝置中原有空氣對實驗的影響忽略不計):
(1)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Na2CO3•10H2O$\frac{\underline{\;\;△\;\;}}{\;}$Na2CO3+10H2O.
(2)裝置C的作用為吸收反應生成的水蒸氣.裝置D的作用為吸收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
(3)實驗過程中通入N2的目的是使裝置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全部排出被裝置BC全部吸收.
(4)用下列各項所提供的數據能計算出w(NaHCO3)的是bce(填選項字母).
序號abcde
數據m1、m2、m3m2、m3、m4、m5m1、m2、m4m1、m4、m5m1、m2、m5
(5)實驗結束后發(fā)現裝置A中硬質玻璃管右端有水珠,你認為利用實驗中所提供的數據還能否得到準確的w(NaHCO3),若能,則w(NaHCO3)的計算式為:$\frac{42({m}_{5}-{m}_{3})}{11m{\;}_{1}}$×100%.

分析 (1)小蘇打(NaHCO3)試樣中含有碳酸鈉晶體(Na2CO3•10H2O),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為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鈉晶體失水生成碳酸鈉和水;
(2)裝置B中的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吸收氣體中的水蒸氣;裝置C中是堿石灰用來吸收碳酸氫鈉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
(3)實驗過程中通入N2的目為把生成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氣體全部趕到BC裝置中完全吸收;
(4)由題意可知生成水的質量是(m4-m2)g,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m5-m3)g,原樣品質量為m1g,可以利用生成的二氧化碳質量計算碳酸氫鈉的質量,也可以由生成水的質量列方程組計算碳酸氫鈉的質量,若再知道原樣品質量即可計算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所以利用ce組數據能計算,利用B組數據可以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計算碳酸氫鈉質量,再由生成水的質量計算得到碳酸鈉晶體質量,進一步可以求碳酸氫鈉質量分數;
(5)實驗結束后發(fā)現裝置A中硬質玻璃管右端有水珠,可以利用二氧化碳質量計算,利用實驗中所提供的數據得到準確的w(NaHCO3).

解答 解:(1)小蘇打(NaHCO3)試樣中含有碳酸鈉晶體(Na2CO3•10H2O),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為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碳酸鈉晶體失水生成碳酸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10H2O$\frac{\underline{\;\;△\;\;}}{\;}$Na2CO3+10H2O;
故答案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Na2CO3•10H2O$\frac{\underline{\;\;△\;\;}}{\;}$Na2CO3+10H2O;
(2)裝置B中的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吸收氣體中的水蒸氣;裝置C中是堿石灰用來吸收碳酸氫鈉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
故答案為:吸收反應生成的水蒸氣;吸收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
(3)實驗過程中通入N2的目為把生成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氣體全部趕到BC裝置中完全吸收;
故答案為:使裝置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全部排出被裝置BC全部吸收;
(4)由題意可知生成水的質量是(m4-m2)g,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m5-m3)g,原樣品質量為m1g,可以利用生成的二氧化碳質量計算碳酸氫鈉的質量,也可以由生成水的質量列方程組計算碳酸氫鈉的質量,若再知道原樣品質量即可計算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所以利用ce組數據能計算,利用B組數據可以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計算碳酸氫鈉質量,再由生成水的質量計算得到碳酸鈉晶體質量,進一步可以求碳酸氫鈉質量分數;
故答案為:bce;
(5)實驗結束后發(fā)現裝置A中硬質玻璃管右端有水珠,可以利用二氧化碳質量計算,利用實驗中所提供的數據得到準確的w(NaHCO3)=$\frac{\frac{{m}_{5}-m{\;}_{3}}{44}×84}{{m}_{1}}$×100%=$\frac{42({m}_{5}-{m}_{3})}{11m{\;}_{1}}$×100%;
故答案為:$\frac{42({m}_{5}-{m}_{3})}{11m{\;}_{1}}$×100%.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質組成的實驗探究方法和實驗過程分析判斷,主要是實驗流程的理解應用,掌握基礎是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選項中,反應后溶液的導電能力比反應前明顯增強的是(  )
A.向100mL 1mol/L鹽酸溶液中加入4g NaOH固體
B.向100mL 1mol/L的醋酸溶液中通適量NH3氣體
C.向飽和和澄清石灰水中通少量CO2氣體
D.通足量的氯氣于氫氧化鈉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有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高錳酸鉀溶液滴定Na2SO3溶液至終點,滴入最后一滴高錳酸鉀溶液,溶液顏色恰好由紫紅色變?yōu)闊o色且半分鐘不變色
B.燃料電池制作的實驗中,石墨棒用海綿包裹是為了更好的固定電極
C.pH試紙在檢測溶液時不能濕潤,使用石蕊試紙檢測氣體時需要濕潤并粘在潔凈玻璃棒的一端
D.海帶中提取碘,可將灰化后的海帶加水煮沸一段時間后過濾,在濾液中加入稀硫酸后轉移到分液漏斗中用CCl4萃取分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表達方式正確的是( 。
A.氟化氫的電子式:B.HClO的結構式:H-Cl-O
C.甲基的電子式 D.基態(tài)氧原子L層電子排布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SiO2 是酸性氧化物,不溶于水,也不能與任何酸發(fā)生反應
B.Na2O、Na2O2組成元素雖然相同,但與H2O、CO2等反應的產物不完全相同
C.CO、SO2、NO、NO2都是對大氣產生污染的氣體,他們在空氣中都能穩(wěn)定存在
D.濃硫酸可用于干燥氫氣、氯化氫、碘化氫等氣體,但不能干燥氨氣、二氧化氮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已知1g氫氣完全燃燒生成水蒸氣時放出的熱量為121kJ,且氧氣中1molO=O鍵完全斷裂時吸收熱量為496kJ,水蒸氣中1molH-O鍵形成放出熱量為463KJ,則氫氣中2molH-H鍵斷裂時吸收熱量為(  )
A.436kJB.557kJC.872kJD.181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開發(fā)新型儲氫材料是氫能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
Ti(BH43是一種儲氫材料,可由TiCl4和LiBH4反應制得.
(1)基態(tài)Ti3+的未成對電子數有1個.
(2)LiBH4由Li+和BH4-構成,LiBH4中不存在的作用力有C(填標號).
A.離子鍵         B.共價鍵         C.金屬鍵         D.配位鍵
(3)Li、B、H元素的電負性由大到小排列順序為H>B>Li.
(4)分子X可以通過氫鍵形成“籠狀結構”而成為潛在的儲氫材料.X一定不是BC(填標號).
A.H2O           B.CH4            C.HF          D.CO(NH22
(5)鉀、鎂、氟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晶體結構為K+在立方晶胞的中心,Mg2+在晶胞的8個頂角,F-處于晶胞的棱邊中心.由鉀、鎂、氟形成的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KMgF3,每個K+與12個F-配位.
(6)判斷含氧酸酸性強弱的一條經驗規(guī)律是含氧酸分子結構中含非羥基氧原子數越多,該含氧酸的酸性越強.如下表所示:含氧酸酸性強弱與非羥基氧原子數的關系
次氯酸磷酸硫酸高氯酸
含氧酸Cl-OH
非羥基氧原子數0123
酸性弱酸中強酸強酸最強酸
亞磷酸H3PO3和亞砷酸H3AsO3分子式相似,但它們的酸性差別很大,H3PO3是中強酸,H3AsO3既有弱酸性又有弱堿性.由此可推出H3AsO3結構式為.H3PO3和H3AsO3與過量的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是:
①H3PO3+2NaOH=Na2HPO3+2H2O,
②H3AsO3+3NaOH=Na3AsO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銅單質晶體中原子的堆積方式如圖甲所示,其晶胞如圖乙所示,原子之間相互位置關系的平面圖如圖丙所示.
①銅單質晶體中原子的堆積方式為面心立方最密堆積,晶胞中Cu原子的配位數為12,采納這種堆積的金屬晶體還有Ag、Au,空間利用率為74.
②若Cu原子半徑為a cm,則Cu單質晶體的密度$\frac{4×\frac{64}{{N}_{A}}}{(2\sqrt{2}a)^{3}}$g/cm3(只列出計算式,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1)已知有如圖1物質相互轉化.
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寫出B的化學式FeCl2,D的化學式KCl.
②寫出由E轉變成F的化學方程式4Fe(OH)2+2H2O+O2=4Fe(OH)3
③寫出用KSCN鑒別G現象溶液變?yōu)檠t色;向G溶液加入A的有關離子反應方程式Fe+2Fe3+=3Fe2+
(2)在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過量.經測定,加入NaOH物質的量(mol)和所得沉淀的物質的量(mol)的關系如圖2所示.則:
①寫出代表各線段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OD段Al3++3OH-=Al(OH)3↓、Mg2++2OH-=Mg(OH)2↓;
DC段Al(OH)3+OH-=AlO2-+2H2O.
②原溶液中Mg2+、Al3+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2:1.
③圖2中C點表示:當加入0.8mol NaOH時,Al3+已經轉化為AlO2-;Mg2+已經轉化為Mg(OH)2
④圖2中線段OA:AB=7: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