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已知:①次磷酸(H3PO2)是一種一元弱酸;
②常溫下,電離平衡常數(shù)Ka(H3PO2)=5.9×10-2,Ka(CH3COOH)=1.8×10-5;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D.
A.次磷酸的電離方程式為:H3PO2?H++H2PO2-
B.NaH2PO2屬于酸式鹽
C.濃度均為0.1mol•L-1的次磷酸(H3PO2)與鹽酸相比前者導電能力強
D.0.1mol•L-1NaH2PO2溶液的pH比0.1mol•L-1CH3COONa溶液的pH小
(2)次磷酸鈉NaH2PO2具有強還原性,是一種很好的化學鍍劑.如NaH2PO2能將溶液中的Ni2+還原為Ni,用于化學鍍鎳.酸性條件下鍍鎳溶液中發(fā)生如下反應:
1Ni2++1H2PO2-+1(H2O)═1Ni+1H2PO3-+2(H+
請完成并配平上列的離子方程式.
(3)常溫下,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某未知濃度的H3PO2溶液,滴定曲線如圖所示:
A點所示溶液中$\frac{c({H}_{2}P{{O}_{2}}^{-})}{c({H}_{3}P{O}_{2})}$=590;
B點所示溶液中所有離子濃度的大小關系是:c(H2PO2-)>c(Na+)>c(H+)>c(OH-);
C點所示溶液中存在:c(H2PO2-)+c(H3PO2)=c(Na+),則H3PO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1024mol/L(保留四位有效數(shù)字).

分析 (1)由信息①可知H3PO2為一元弱酸,則NaH2PO2為正鹽,由信息②可知H3PO2的酸性比醋酸強;
(2)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中化合價變化及質(zhì)量守恒定律判斷反應物和生成物,并配平反應方程式、判斷還原產(chǎn)物;
(3)離方程式為:H3PO2?H++H2PO2-,A點時pH=4,則c(H+)=10-4mol/L,結(jié)合電離常數(shù)計算;
B點所示溶液呈酸性,則c(H+)>c(OH-),由溶液的電中性可知c(H2PO2-)>c(Na;
C點所示溶液中存在:c(H2PO2-)+c(H3PO2)=c(Na+),說明n(H3PO2)=n(NaOH),二者恰好完全反應,以此計算該題.

解答 解:(1)A.次磷酸為弱酸,則電離方程式為:H3PO2?H++H2PO2-,故A正確;
B.NaH2PO2屬于正鹽,故B錯誤;
C.次磷酸為弱酸,則濃度均為0.1mol•L-1的次磷酸(H3PO2)與鹽酸相比前者導電能力弱,故C錯誤;
D.由信息②可知H3PO2的酸性比醋酸強,則0.1mol•L-1NaH2PO2溶液的pH比0.1mol•L-1CH3COONa溶液的pH小,故D正確.
故答案為:AD;
(2)由氧化還原反應中化合價升降相等進行配平:鎳元素的化合價降低了2價,磷元素的化合價升高的2價,根據(jù)原子守恒結(jié)合電荷守恒可得配平的方程式為:H2O+Ni2++H2PO2-═Ni+H2PO3-+2H+,
故答案為:1;1;1H2O;1;1;2H+;
(3)電離方程式為:H3PO2?H++H2PO2-,A點時pH=4,則c(H+)=10-4mol/L,則$\frac{c({H}_{2}P{{O}_{2}}^{-})}{c({H}_{3}P{O}_{2})}$×(H+)=5.9×10-2,則$\frac{c({H}_{2}P{{O}_{2}}^{-})}{c({H}_{3}P{O}_{2})}$=590,
B點所示溶液呈酸性,則c(H+)>c(OH-),由溶液的電中性可知c(H2PO2-)>c(Na+),則所有離子濃度的大小關系是c(H2PO2-)>c(Na+)>c(H+)>c(OH-),
C點所示溶液中存在:c(H2PO2-)+c(H3PO2)=c(Na+),說明n(H3PO2)=n(NaOH),二者恰好完全反應,此時NaOH的物質(zhì)的量為0.1000mol•L-1×0.02048L,
則H3PO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frac{0.1000mol×0.02048L}{0.02L}$=0.1024 mol/L.
故答案為:590;c(H2PO2-)>c(Na+)>c(H+)>c(OH-);0.1024 mol/L.

點評 本題考查了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根據(jù)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平衡特點、酸堿混合溶液酸堿性等知識點來分析解答,靈活運用微粒間關系找出這幾個常數(shù)之間的關系式是解本題關鍵,側(cè)重考查學生分析計算能力,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A、B、C、D、E、F六種元素.其中A的基態(tài)原子有3個不同能級,各能級中的電子數(shù)相等;C的基態(tài)原子2p能級上的未成對電子數(shù)與A原子的相同;D為它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徑最大的主族元素;E,F(xiàn)和C位于同一主族,F(xiàn)處于第一個長周期.
(1)F原子基態(tài)的外圍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2)由A、B、C形成的離子CAB-與AC2互為等電子體,則CAB-的結(jié)構(gòu)式為[N=C=O]-;
(3)在元素A與E所形成的常見化合物中,A原子軌道的雜化類型為sp;
(4)PM2.5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zhì),易引發(fā)二次光化學煙霧污染,光化學煙霧中含有NOx、CH2═CHCHO、HCOOH.CH3COONO2(PAN)等二次污染物.
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C
A.N2O為直線型分子
B.C、N、O的第一電離能依次增大
C.CH2═CHCHO分子中碳原子均采用sp2雜化
D.相同壓強下,HCOOH沸點比CH3OCH3高,說明前者是極性分子,后者是非極性分子
(5)白磷(P4)的晶體屬于分子晶體,其晶胞結(jié)構(gòu)如圖(小圓圈表示白磷分子).己知晶胞的邊長為a cm,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為NA mol-l,則該晶胞中含有的P原子的個數(shù)為16,該晶體的密度為$\frac{496}{{a}^{3}N{\;}_{A}}$ g•cm-3(用含NA、a的式子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9.元素周期表是學習物質(zhì)結(jié)構(gòu)和性質(zhì)的重要工具,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A、D、F、G、Q、M、R、N、T分別代表某種化學元素.請依據(jù)這9種元素回答下列問題.

(1)金屬性最強的元素是K(填元素符號),寫出表中所給元素中氧化物其氧化物具有兩性的與同周期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顯堿性化合物之間的離子反應:Al2O3+2OH-=2AlO2-+H2O.
(2)元素的非金屬性:M<R(填“>”或“<”).
(3)R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化學式是HClO4
(4)F、G兩元素形成的淡黃色固體物質(zhì)的電子式為,該物質(zhì)含有的化學鍵的類型是離子鍵、非極性共價鍵  .
(5)表中某些元素的原子可形成與Ar具有相同電子層結(jié)構(gòu)的簡單離子,這些離子的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S2->Cl->K+(填離子符號).
(6)表中某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shù)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3倍,該元素的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為
(7)A與D形成分子的空間結(jié)構(gòu)可能是(填序號)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有機物命名正確的是( 。
A.      
1,3,4-三甲苯
B.     
 2-甲基-2-氯丙烷
C.

2-甲基-1-丙醇
D.
2-甲基-3-丁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Cl2是紡織工業(yè)中常用的漂白劑,Na2S2O3可作漂白布匹后的“脫氯劑”.S2O32-和Cl2反應的產(chǎn)物之一為SO42-.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該反應中Cl2發(fā)生還原反應
B.根據(jù)該反應可判斷還原性:S2O32->Cl-
C.脫氯反應后,溶液的酸性增強
D.SO2與氯氣的漂白原理相同,所以也可以用SO2作紡織工業(yè)的漂白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物質(zhì)的性質(zhì)比較,正確的是( 。
A.酸性:H2CO3>HNO3B.堿性:NaOH>KOH
C.非金屬性:Si>PD.氣態(tài)氫化物穩(wěn)定性:H2O>H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B.單質(zhì)中一定存在共價鍵
C.共價化合物中一定存在共價鍵
D.離子化合物中只含有離子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已知:A是石油裂解氣的主要成份,A的產(chǎn)量通常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水平. 現(xiàn)以A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線如圖1所示.

(1)有機物D中官能團的名稱為羧基,①、④的反應類型分別為加成反應、酯化反應或取代反應.
(2)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H2OH+CH3COOH$?_{△}^{濃硫酸}$CH3COOCH2CH3+H2O.
(3)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廣泛應用于化學工業(yè).實驗室利用圖2的裝罝制備乙酸乙酯.
①與教材采用的實驗裝置不同,此裝置中采用了球形干燥管,其作用是:防倒吸.
②試管Ⅱ中加入的試劑是飽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吸收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③為了證明濃硫酸在該反應中起到了催化劑和吸水劑的作用,某同學利用該裝置進行了以下4 個實驗.實驗開始先用酒精燈微熱3min,再加熱使之微微沸騰3min.實驗結(jié)束后充分振蕩小試管Ⅱ,再測其中有機層的厚度,實驗記錄如下:
實驗編號試管I中試劑試管Ⅱ中有機層的厚度/cm
A3mL乙醇、2mL乙酸、2mL 18mol•L-1濃硫酸3.0
B3mL乙醇、2mL乙酸0.1
C3mL 乙醇、2mL 乙酸 2mL3mol•L-1H2SO40.6
D3mL乙醇、2mL乙酸、鹽酸0.6
實驗D的目的是與實驗C相對照,證明H+對酯化反應具有催化作用,則進行實驗D時應加入2 mL6mol•L-1的鹽酸.分析實驗A和實驗C的數(shù)據(jù),可以推斷出濃H2SO4的吸水(填“催化”或“吸水”)作用提高了乙酸乙酯的產(chǎn)率.
(4)乙醇在一定條件下可轉(zhuǎn)化為有機物E,E的相對分子質(zhì)里為74,其分子中碳、氫的質(zhì)量分數(shù)分別為64.9%、13.5%,其余為氧.求E的化學式C原子個數(shù)=$\frac{74×64.9%}{12}$≈4、H原子個數(shù)=$\frac{74×13.5%}{1}$≈10,則O原子個數(shù)=$\frac{74-12×4-1×10}{16}$=1,則C、H、O原子個數(shù)之比=4:10:1,則E的化學式為C4H10O(需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已知2Al+2NaOH+2H2O→2NaAlO2+3H2↑.該反應中有關物理量的描述正確的是(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 。
A.每生成0.3molH2,被還原的水分子數(shù)目為0.6NA
B.當有2.7gAl參加反應時,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目為0.3NA
C.每生成6.72L的H2,溶液中AlO2-的數(shù)目就增加0.2NA
D.溶液中每增加0.1mol的AlO2-,Na+的數(shù)目就增加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