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乙基香草醛是食品添加劑的增香原料,其香味比香草醛更濃郁.
(1)乙基香草醛的同分異構體A是一種有機酸,A可發(fā)生以下變化:

已知:a.RCH2OH$\stackrel{CrO_{3}/H_{2}SO_{4}}{→}$RCHO
b.與苯環(huán)直接相連的碳原子上有氫時,此碳原子才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為羧基.
①由A→C的反應方程式,屬于取代反應(填反應類型).
②B的結構簡式為
③寫出在加熱條件下C與NaOH醇溶液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乙基香草醛的另一種同分異構體D()是一種醫(yī)藥中間體,請設計合理方案用合成D.(其他原料自選,用反應流程圖表示并注明必要的反應條件).
已知:$\stackrel{CH_{3}I}{→}$$\stackrel{HI}{→}$
a.苯酚可以發(fā)生如下反應
b.流程圖示例:$→_{催化劑}^{H_{2}△}$$→_{光照}^{Br_{2}}$
(3)乙基香草醛的同分異構體有很多種,滿足下列條件的同分異構體有3種,其中有一種同分異構體的核磁共振氫譜中出現(xiàn)4組峰,吸收峰的面積之比為1:1:2:6,該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為
①能與NaHCO3溶液反應
②遇FeCl3溶液顯紫色,且能與濃溴水反應
③苯環(huán)上有兩個烴基
④苯環(huán)上的官能團處于對位.

分析 (1)乙基香草醛的同分異構體A是一種有機酸,則A中含有羧基,A被氧化后生成的B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則說明B含有醛基,A含有-CH2OH,由A與C的分子式可知,A中-OH被-Br取代生成C,A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生成苯甲酸,一定條件下可以生成高分子化合物D,所以A是,則B為,C為;
(2)先將對甲基苯酚和甲碘烷反應生成對甲基甲苯醚,然后將對甲基甲苯醚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將甲基氧化為羧基,羧基和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酯基,再和HI反應生成酚羥基,從而實現(xiàn)轉化;
(3)根據(jù)條件①能與NaHCO3溶液反應,說明有羧基,②遇FeCl3溶液顯紫色,且能與濃溴水反應,說明有酚羥基,且酚羥基的鄰對位苯環(huán)上至少有一個氫原子,③苯環(huán)上有兩個烴基,④苯環(huán)上的官能團處于對位,注意烴基不是官能團,據(jù)此寫乙基香草醛的同分異構體.

解答 解:(1)乙基香草醛的同分異構體A是一種有機酸,則A中含有羧基,A被氧化后生成的B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則說明B含有醛基,A含有-CH2OH,由A與C的分子式可知,A中-OH被-Br取代生成C,A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生成苯甲酸,一定條件下可以生成高分子化合物D,所以A是,則B為,C為;
①由A→C的反應方程式為,屬于取代反應,
故答案為:;取代反應;
②B的結構簡式為,故答案為:
③在加熱條件下C與NaOH水溶液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故答案為:;
(2)先將對甲基苯酚和甲碘烷反應生成對甲基甲苯醚,然后將對甲基甲苯醚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將甲基氧化為羧基,羧基和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酯基,再和HI反應生成酚羥基,其流程圖為,
故答案為:;
(3)乙基香草醛除苯環(huán)外,還有3個C原子,3個O原子,4個H原子,條件①說明有羧基,條件②說明有酚羥基且酚羥基的臨位和對位必須有空位,條件④說明羧基和酚羥基在對位,則剩余兩個甲基不能都在酚羥基的臨位,可見其同分異構體有:三種,其中核磁共振氫譜中出現(xiàn)4組峰,吸收峰的面積之比為1:1:2:6的,只有符合,
故答案為:3;

點評 本題考查有機物推斷及有機合成,為高頻考點,側重考查學生分析推斷及知識綜合應用能力,根據(jù)分子式及反應條件、物質性質進行推斷,難點是有機合成路線設計,要求學生對常見反應類型、物質結構等熟練掌握,注意(2)中羥基的保護,易錯點是(3)題同分異構體種類判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實驗室需要480mL 0.4mol/L的NaCl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驟:
①把稱量好的NaCl晶體放入小燒杯中,加適量蒸餾水溶解.
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轉入一定容積的容量瓶中.
③繼續(xù)向容量瓶中加蒸餾水至液面距刻度線1cm~2cm處,改用膠頭滴管小心滴加蒸餾水至溶液凹液面與刻度線相切.
④用少量蒸餾水洗滌燒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滌的液體都小心轉入容量瓶,并輕輕搖勻.
⑤將容量瓶瓶塞塞緊,充分搖勻.
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br />(1)操作步驟的正確順序為(填序號)①②④③⑤.
(2)需稱量NaCl晶體的質量為11.7g.
(3)實驗室有如下規(guī)格的容量瓶:①100mL,②250mL,③500mL,④1000mL,本實驗選用③.
(4)本實驗用到的基本實驗儀器除容量瓶、玻璃棒外還有托盤天平、藥匙、燒杯、膠頭滴管.
(5)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操作有①②③④(填序號),其作用為①:攪拌,促進溶解;②③④:引流.
(6)誤差分析:(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①稱量NaCl時,物碼倒置(1g以下用游碼)偏低.
②容量瓶用1mol/L的NaCl溶液潤洗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今有120mL0.20mol/L Na2CO3的溶液和某濃度的200mL鹽酸,不管將前者滴入后者,還是將后者滴入前者,都有氣體產生,但最終生成的氣體體積不同,則鹽酸的濃度合理的是( 。
A.1.5 mol/LB.2.0mol/LC.0.18 mol/LD.0.24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A、B 兩種化合物的溶液按下列圖示完成實驗:

(1)兩化合物的化學式A、B分別是:B
(A) FeCl2,SO2.(B)FeCl2,K2S
(C) FeCl3,K2S         。―) Fe2O3,K2S
(2)寫出離子方程式:C→D:FeS+2H+═Fe2++H2S↑  請判斷:正確
(3)寫出離子方程式:D→E:A.
(A)  2Fe3++H2S═2Fe2++S↓+2H+
(B)  FeS+2H+═Fe2++H2S↑
(C)  2Fe2++Cl2═2Fe3++2ClH-
(D)  Fe3++3NH3•H2O═Fe(OH)3↓+3NH4+
(4)寫出離子方程式:A→FC.
(A) 2Fe3++H2S═2Fe2++S↓+2H+
(B) FeS+2H+═Fe2++H2S↑
(C) 2Fe2++Cl2═2Fe3++2Cl-
(D) Fe3++3NH3 H2O═Fe(OH)3↓+3NH4+
(5)寫出離子方程式:F→G:Fe3++3NH3•H2O═Fe(OH)3↓+3NH4+請判斷: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氯化亞銅(CuCl)常用作有機合成工業(yè)中的催化劑,是一種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及稀硫酸.工業(yè)上采用如下工藝流程,從某酸性廢液(主要含Cu2+、Fe3+、H+、Cl-)中制備氯化亞銅文字.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步驟①中發(fā)生的兩個主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Cu2++Fe=Cu+Fe2+、Fe+2Fe3+=3Fe2+或Fe+2H+=Fe2++H2↑.
(2)步驟②的操作名稱是:過濾、洗滌.
(3)步驟④中所加物質X為:CuO或Cu(OH)2或CuCO3等.
(4)步驟⑤的操作是:在HCl氣流中蒸發(fā)結晶.
(5)步驟⑥應調節(jié)溶液pH呈酸性,且用乙醇洗滌CuCl晶體,目的是:減少CuCl的損失.
(6)在CuCl的生成過程中,可以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是硫酸,理論上否(填“是”或“否”)需要補充(不考慮調節(jié)等消耗);理由是Cu與濃硫酸反應生成CuSO4和SO2的物質的量為1:1,而生產CuCl的過程中消耗CuSO4和SO2的物質的量也為1﹕1,所以理論上不需要補充H2SO4
(7)工業(yè)上還可以采用以碳棒為電極電解CuCl2溶液得到CuCl.寫出電解CuCl2溶液中的陰極上發(fā)生的電極反應Cu2++Cl-+e-=Cu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工業(yè)上用白云石制備高純氧化鎂的工藝流程如下:

已知Ⅰ.白云石主要成分可表示為:CaO 32.50%;MgO 20.58%;Fe2O32.18%;SiO2 0.96%;其他 43.78%.
(1)為了提高白云石的煅燒效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將礦石粉碎.若在實驗室中煅燒白云石,需要的儀器除酒精燈、三腳架以外,還需要BC(填序號).
A.蒸發(fā)皿         B.坩堝        C.泥三角        D.石棉網(wǎng)
(2)加入H2SO4控制pH時,終點pH對產品的影響如圖所示.則由圖示可得到的結論及原因是:

①pH過高會導致鎂浸出率降低下降,其原因是Mg(OH)2或MgO未完全溶解
②pH過低會引起產品純度下降,其原因可能是AC(填序號)
A.Fe2O3溶于H2SO4最終使產品混有雜質                
B.SiO2溶于H2SO4最終使產品混有雜質
C.酸性過強,形成可溶的Ca(HSO42,最終使產品混有含鈣的雜質
(3)已知MgSO4、CaSO4的溶解度如下表:
溫度(℃)40506070
MgSO430.933.435.636.9
CaSO40.2100.2070.2010.193
根據(jù)上表數(shù)據(jù),簡要說明析出CaSO4.2H2O的操作步驟是升溫結晶、趁熱過濾.
(4)寫出沉淀反應中的離子方程式:Mg2++2NH3.H2O═Mg(OH)2↓+2NH4+
(5)該生產流程中還可得到的一種副產品是(NH42SO4
(6)已知酸堿指示劑百里酚藍變色的pH范圍如表所示:25℃時,向Mg(OH)2的飽和溶液中滴加2滴百里酚藍指示劑,溶液所呈現(xiàn)的顏色為藍色(25℃時,Mg(OH)2的溶度積Ksp=5.6×10-12).
pH<8.08.0~9.6>9.6
顏色黃色綠色藍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已知VmL的Fe2(SO43溶液中含SO42-ag,取0.25VmL該溶液稀釋至4VmL,則稀釋后的溶液中Fe3+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A.$\frac{125a}{288V}$mol•L-1B.$\frac{125a}{72V}$mol•L-1
C.$\frac{a}{2304V}$mol•L-1D.以上答案均不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有關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
A.甲酸甲酯的結構簡式:CH2O
B.Na+的.結構示意圖:
C.質子數(shù)為53、中子數(shù)為78的碘原子:${\;}_{53}^{131}$I
D.CO2的電子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奎寧酸和莽草酸是某些高等植物特有的脂環(huán)狀有機酸,常共存在一起,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奎寧酸的相對分子質量比莽草酸的大18
B.可用高錳酸鉀溶液鑒別奎寧酸和莽草酸
C.等物質的量的奎寧酸和莽草酸分別與足量Na反應,同溫同壓下產生H2的體積比為4:5
D.等物質的量的兩種分別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消耗NaOH的物質的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