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8.分類方法在化學學科的發(fā)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類標準合理的是(  )
A.根據酸分子中含有的氫原子個數將酸分為一元酸、二元酸等
B.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電子的轉移將化學反應分為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
C.根據分散系是否具有丁達爾現象將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
D.根據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屬元素將氧化物分為酸性氧化物和堿性氧化物

分析 A、根據酸能電離出的氫離子的個數,將酸分為一元酸、二元酸等;
B、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電子轉移將化學反應分為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
C、根據分散系中分散質粒子直徑的大小將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
D、根據氧化物的性質將氧化物分為酸性,堿性和兩性氧化物.

解答 解:A、根據酸能電離出的氫離子的個數,將酸分為一元酸、二元酸等,故A錯誤;
B、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電子轉移將化學反應分為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故B正確;
C、根據分散系中分散質粒子直徑的大小將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故C錯誤;
D、根據氧化物的性質將氧化物分為酸性,堿性和兩性氧化物,能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為酸性氧化物,能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稱為堿性氧化物,既能和酸又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稱為兩性氧化物,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有機物、酸的分類、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的區(qū)別等內容,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下列列出的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回答下列問題:

表中用字母標出的14種元素中,化學性質最不活潑的是Ar(用元素符號表示即可),金屬性最強的是K,非金屬性最強的是F,原子半徑最大的是K,常溫下單質為液體的非金屬元素是Br,屬于過渡元素的是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已知使36g焦炭發(fā)生不完全燃燒,所得氣體中CO占$\frac{1}{3}$體積,CO2占$\frac{2}{3}$體積,已知:
C(s)+$\frac{1}{2}$O2(g)=CO(g)△H=-Q1kJ/mol,
CO(g)+$\frac{1}{2}$O2(g)=CO2(g)△H=-Q2kJ/mol
與這些焦炭完全燃燒相比較,損失的熱量是中正確的是(  )
A.$\frac{1}{2{Q}_{2}}$ kJB.Q2kJC.$\frac{1}{3({Q}_{1}+{Q}_{2})}$kJD.$\frac{1}{3{Q}_{1}}$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反應中均可在溶液中進行,能用同一離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NaHCO3、Na2CO3分別與鹽酸反應B.NaOH、Cu(OH)2分別與硫酸反應
C.Ca(OH)2、CaCl2分別與Na2CO3反應D.Ba(NO32、Ba(OH)2分別與稀硫酸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①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是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改變
②若1mol氣體的體積為22.4L,則它一定處于標準狀況下
③標準狀況下,1L HCl和1L H2O的物質的量相同
④在熔融狀態(tài)下可以導電的物質就是電解質
⑤利用丁達爾現象區(qū)別溶液和膠體
⑥兩種物質的物質的量相同,則它們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也相同
⑦在同溫同體積時,氣體物質的物質的量越大,則壓強越大
⑧同溫同壓下,氣體的密度與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成正比.
A.除③外B.④⑤⑥⑦⑧C.⑤⑦⑧D.①⑤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數量的各物質所含原子數按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是( 。
①0.45mol氨氣 ②標準狀況下33.6L氦氣 ③4℃時7.5mL水 ④0.2mol磷酸鈉(Na3PO4
A.①④②③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D.①④③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等物質的量的下列物質在一定條件下與足量濃硝酸反應生成NO2,消耗硝酸的物質的量最多的是( 。
A.AgB.FeI2C.SO2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分別取40mL 的0.50mol/L鹽酸與 0.55mol/L NaOH溶液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回答下列問題:
(1)理論上稀強酸、稀強堿反應生成1mol水時放出57.3kJ的熱,寫出表示稀硫酸和稀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NaOH(aq)+$\frac{1}{2}$H2SO4(aq)═$\frac{1}{2}$Na2SO4(aq)+H2O (l)△H=-57.3 kJ/mol;
(2)A為泡沫塑料板,上面有兩個小孔,分別插入溫度計和環(huán)形玻璃棒,兩個小孔不能開得過大,其原因是減少熱量散失;反應需要測量溫度,每次測量溫度后都必須用水將溫度計上的液體沖掉,并擦干溫度計;
(3)假設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熱容c=4.18J/(g•℃).實驗時,還需測量的數據有ACE;
A.反應前鹽酸溶液的溫度          B.反應前鹽酸溶液的質量
C.反應前氫氧化鈉溶液的溫度      D.反應前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
E.反應后混合溶液的最高溫度      F.反應后混合溶液的質量
(4)某學生實驗記錄數據如下:
實驗序號起始溫度t1/℃終止溫度t2/℃
鹽酸氫氧化鈉混合溶液
120.020.123.2
220.220.423.4
320.520.623.6
依據該學生的實驗數據計算,該實驗測得的中和熱為△H=-51.8kJ/mol;
(5)假定該學生的操作完全同上,實驗中改用100mL 0.50mol/L鹽酸跟100mL0.55mol/L 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不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熱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人體血紅蛋白中不可缺少的是( 。
A.單質的鐵或鋁B.鐵離子的化合物C.鐵元素D.鋁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