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2.下列除去雜質(括號的物質為雜質)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
A.FeCl2溶液(FeCl3):加入過量Cu后過濾
B.Na2CO3固體(NaHCO3):加熱
C.CH3COOCH2CH3(CH3COOH):加NaOH溶液后振蕩、分液
D.Cl2(HCl):通過NaOH溶液后干燥

分析 A.Cu與氯化鐵反應生成氯化銅、氯化亞鐵;
B.碳酸氫鈉加熱分解生成碳酸鈉;
C.二者均與NaOH反應;
D.二者均與NaOH溶液反應.

解答 解:A.Cu與氯化鐵反應生成氯化銅、氯化亞鐵,引入新雜質氯化銅,應選足量鐵粉、過濾,故A錯誤;
B.碳酸氫鈉加熱分解生成碳酸鈉,則加熱可除雜,故B正確;
C.二者均與NaOH反應,不能除雜,應選飽和碳酸鈉溶液、分液,故C錯誤;
D.二者均與NaOH溶液反應,不能除雜,應選飽和食鹽水、洗氣,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混合物分離提純,為高頻考點,把握物質的性質、性質差異及發(fā)生的反應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應用,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化學課上,圍繞硫的化合物性質進行如下探究,請根據(jù)要求回答以下問題.

(1)裝置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2H2SO4(濃)_CuSO4+SO2↑+2H2O.
(2)裝置B用來探究SO2的漂白性,則應裝的試劑是品紅溶液,反應一段時間后,看到的現(xiàn)象是品紅溶液褪色;若將Cl2通入B中也能看到同樣的現(xiàn)象,則二者在反應原理上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3)裝置C檢驗SO2具有還原性(填“氧化”或“還原”).裝置C試管口棉花團應蘸有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混合物無論總質量或總物質的量一定,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水的量都一定的是( �。�
A.甲烷和甲醇B.丙醛和丙酮C.乙烯和乙炔D.乙烯和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20.如圖所示:

已知A、D、E、F是中學化學中常見單質,B、C是氧化物.請?zhí)羁眨?br />(1)A是Al,E是O2(填化學式);
(2)D跟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3Fe+4H2O(g)_Fe3O4+4H2;
(3)C電解的化學方程式是2Al2O3(熔融)_4Al+3O2↑;每生成lmolA同時生成0.75molE;
(4)先將B溶于足量鹽酸,再向用鹽酸溶解后的溶液中通入足量Cl2,請寫出此過程中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丁烷催化裂化時碳碳鍵按兩種方式斷裂,生成兩種烷烴和兩種烯烴.如果丁烷的裂化率為60%,且裂化生成的兩種烯烴物質的量相等,則裂化后得到的含氫質量分數(shù)最高的氣體占混合氣體的體積分數(shù)為( �。�
A.18.75%B.30%C.15%D.2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X、Y、Z、W均為短周期元素,它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圖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3倍.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Y>X
B.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Z>W(wǎng)
C.四種元素的單質中,Z單質的熔、沸點最高
D.Z的單質與足量的單質Y反應,直接得到一種ZY3的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常溫下,在某弱酸HA溶液中加入NaA固體后,cHAcOHcA減小
B.將適量CO2 通入0.1 mol•L-1Na2CO3溶液中至溶液恰好呈中性,則溶液中(不考慮溶液體積變化)  2c(CO32-)+c(HCO3-)=0.1 mol•L-1
C.常溫下,0.1 mol•L-1的NH4HCO3溶液其pH=7.8,則Kb(NH3•H2O)>Ka1(H2CO3
D.已知常溫低下Ksp(AgI)=2.0×10-16,在AgI懸濁液中加入少量KI粉末,AgI(s)?Ag+(aq)+I-(aq)平衡向左移動,溶液中離子的總濃度會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實驗室使用pH傳感器來測定Na2CO3和NaHCO3混合溶液中NaHCO3的含量.取該混合溶液25.00mL,用0.1mol•L-1鹽酸進行滴定,得到如下曲線.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此樣品中NaHCO3的物質的量為(28.1-11.9)×10-4mol
B.整個滴定過程中,溶液中陰離子總數(shù)始終不變
C.滴加稀鹽酸的體積為11.90mL時:c(H+)+c(H2CO3)═c(OH-)+c(CO32-
D.該方法無法測定Na2CO3和NaOH混合溶液中NaOH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0 g H218O與2H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數(shù)約為6.02×1023
B.2Mg(s)+CO2(g)=C(s)+2MgO(s)在一定條件下能自發(fā)進行,說明該反應的△H<0
C.向硫酸鋇懸濁液中加入足量飽和Na2CO3溶液,振蕩、過濾、洗滌,向沉淀中加入鹽酸有氣體產生,說明Ksp(BaSO4)>Ksp(BaCO3
D.向渾濁的苯酚試液中加飽和Na2CO3溶液,試液變澄清,說明苯酚的酸性強于碳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