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各物質(zhì)中,A、B、C是常見金屬單質(zhì),甲、乙、丙是氣體且乙是有顏色的氣體(圖中有些反應的產(chǎn)物和反應的條件沒有全部標出).


請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式:H
 
,B
 
,F(xiàn)
 

(2)寫出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反應①
 
反應②
 
考點:無機物的推斷,常見金屬元素的單質(zhì)及其化合物的綜合應用
專題:推斷題,幾種重要的金屬及其化合物
分析:金屬單質(zhì)A的焰色反應為黃色,應為Na,與水反應生成的氣體甲為H2,D為NaOH,有特殊顏色的氣體乙為Cl2,則丙為HCl,E為鹽酸,能與NaOH反應生成氫氣的B為Al,紅褐色沉淀H為Fe(OH)3,則C為Fe,F(xiàn)為FeCl2 ,G為FeCl3,結合物質(zhì)的性質(zhì)解答該題.
解答: 解:金屬單質(zhì)A的焰色反應為黃色,應為Na,與水反應生成的氣體甲為H2,D為NaOH,有特殊顏色的氣體乙為Cl2,則丙為HCl,E為鹽酸,能與NaOH反應生成氫氣的B為Al,紅褐色沉淀H為Fe(OH)3,則C為Fe,F(xiàn)為FeCl2 ,G為FeCl3,
(1)由以上分析可知H為Fe(OH)3,B為Al,F(xiàn)為FeCl2,故答案為:Fe(OH)3; Al;FeCl2;
(2)(2)反應①為鈉和水的反應,反應的方程式為2Na+2H2O=2Na++2OH-+H2↑,
反應②為氫氧化鈉與鋁的反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Al+2OH-+2H2O=2AlO2-+3H2↑,
故答案為:2Na+2H2O=2Na++2OH-+H2↑;2Al+2OH-+2H2O=2AlO2-+3H2↑.
點評:本題考查無機物的推斷,為高考常見題型和高頻考點,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考查,注意以“焰色反應、黃綠色氣體、紅褐色沉淀”為突破口采用正逆結合的方法進行推斷,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葡萄酒中抗氧化劑的殘留量是以游離SO2計算的,我國國家標準(CB2760-2011)規(guī)定葡萄酒中SO2殘留量≤0.25g?L-1.為測定某葡萄酒中SO2含量設計方案如下:
葡萄酒(100.00mL)
鹽酸
蒸餾
餾分
一定條件
用標準溶液滴定
計算SO2含量
(1)用圖一裝置(夾持裝置略)蒸餾并收集餾分SO2,實驗時B中加入100.00mL葡萄酒樣品和適量鹽酸,加熱使SO2全部逸出,在C中收集餾分.

①若C中盛裝H2O2溶液,則SO2與其完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除去C中過量的 H2O2,然后用0.04000mol?L-1NaOH標準溶液進行滴定,滴定前排氣泡時,應選擇圖二中的
 
(填字母序號).
②滴定至終點消耗NaOH溶液25.00mL,據(jù)此計算葡萄酒中SO2)含量為
 
 g.L-l
(2)由于蒸餾時鹽酸易揮發(fā),該測定結果比實際值偏高,因此改進實驗方案時可將鹽酸改為稀硫酸,或者采取以下措施:
①將圖一裝置C中盛裝的液體改為H2O,且餾分無揮發(fā),改用0.01000mol?L-1標準I:溶液滴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O2+I2十2H2O═H2SO4十2HI,可選擇作指示劑,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是
 

②鹽酸雖然對此實驗無干擾,但由于在上述實驗過程中,存在空氣的氧化作用,會使測定結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
A、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B、蒸餾時,應使溫度計水銀球靠近蒸餾燒瓶支管口
C、分液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D、配制濃H2SO4和濃HNO3的混酸時,應將H2SO4慢慢加到濃HNO3中,并及時攪拌和冷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xiàn)有四瓶丟失標簽的NaOH、Na2CO3、AlCl3、NH4HSO4溶液,為鑒別四瓶溶液,將四瓶溶液編號為A、B、C、D進行實驗.實驗過程和記錄如圖所示(無關物質(zhì)已經(jīng)略去):

(1)A、W的溶液分別加熱蒸干并灼燒最后所得固體為
 
、
 

(2)D溶液pH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3)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A、B、C、D溶液pH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用化學式表示)
(4)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C溶液與NH4Cl溶液相比較,c(NH4+):前者
 
后者(填“<”、“>”或“=”).
(5)若B、C的稀溶液混合后(不加熱)溶液呈中性,則該溶液中離子濃度從大到小的順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向含F(xiàn)e(NO33、Cu(NO32、HNO3的稀溶液中逐漸加入鐵粉,c(Fe2+)的變化如圖所示.
(1)橫坐標n(Fe)為0~0.1段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忽略溶液體積的變化,則原溶液Cu(NO32的濃度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450℃并有催化劑存在下,于一容積恒定的密閉容器內(nèi)進行下列反應:2SO2(g)+O2(g)?2SO3(g)△H=-190kJ?mol-1
(1)該反應500℃時的平衡常數(shù)
 
450℃時的平衡常數(shù)(填“>”、“<”或“=”).
(2)判斷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是
 
.(填字母)
a.SO2和SO3濃度相等                
b.SO2百分含量保持不變
c.容器中氣體的壓強不變              
d. v(O2=2v(SO3
e.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3)欲提高SO2的轉(zhuǎn)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填字母)
a.向裝置中再充入N2 b.向裝置中再充入O2c.改變反應的催化劑  d.升高溫度
(4)在一個固定容積為5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0.20mol SO2和0.10mol O2,半分鐘后達到平衡,測得容器中含SO3 0.18mol;若繼續(xù)通入0.20mol SO2和0.10mol O2,則平衡
 
移動(填“向正反應方向”、“向逆反應方向”或“不”),再次達到平衡后,
 
 mol<n(SO3)<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納米級Cu2O由于具有優(yōu)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關注,下表為制取Cu2O的四種方法:
方法a用炭粉在高溫條件下還原CuO
方法b用葡萄糖還原新制的Cu(OH)2制備Cu2O;
方法c電解法,反應為2Cu+H2O
 電解 
.
 
Cu2O+H2↑.
方法d用肼(N2H4)還原新制Cu(OH)2
(1)工業(yè)上常用方法c和方法d制取Cu2O,而很少用方法a,其主要原因是
 

(2)已知:2Cu(s)+
1
2
O2(g)=Cu2O(s);△H=-169kJ?mol-1
C(s)+
1
2
O2(g)=CO(g);△H=-110.5kJ?mol-1
Cu(s)+
1
2
O2(g)=CuO(s);△H=-157kJ?mol-1
則方法a發(fā)生的熱化學方程式:2CuO(s)+C(s)=Cu2O(s)+CO(g)△H=
 
kJ?mol-1
(3)方法c采用陰離子交換膜控制電解液中OH-的濃度而制備納米Cu2O,裝置如圖1所示:該電池的陽極反應式為
 
;鈦極附近的pH值
 
(增大、減小、不變).
(4)方法d為加熱條件下用液態(tài)肼(N2H4)還原新制Cu(OH)2來制備納米級Cu2O,同時放出N2.該制法的化學方程式為
 

(5)用以上四種方法制得的Cu2O在某相同條件下分別對水催化分解,產(chǎn)生氫氣的體積V(H2)隨時間t變化如圖2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填字母代號).
A.Cu2O催化水分解時,需要適宜的溫度
B.c、d方法制得的Cu2O催化效率相對較高
C.催化效果與Cu2O顆粒的粗細、表面活性等有關
D.d方法制得的Cu2O作催化劑時,水的平衡轉(zhuǎn)化率最高
(6)以上制得的Cu2O對氨氣和氧氣反應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且在不同溫度下生成不同產(chǎn)物(如圖3):4NH3+5O2?4NO+6H2O,4NH3+3O2?2N2+6H2O,溫度較低時以生成
 
為主,溫度高于900℃時,NO產(chǎn)率下降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室溫下,pH等于2的CH3COOH溶液與pH=12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則混合后溶液的pH值為(  )
A、大于7或等于7
B、小于7
C、小于7或等于7
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定條件下,密閉容器內(nèi)發(fā)生可逆反應mA+nB?zC達到平衡.
(1)若A、B、C均為氣體,則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
 

(2)若A、B、C均為氣體,在減小壓強時平衡正向移動,則m+n
 
z(填“>”、“<”或“=”);
(3)若該反應在任何溫度下都能自發(fā)進行,則△H<0,△S
 
0(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