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A、B、C、D、E、F六種元素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為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A和B可形成4原子10電子的分子X;C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內(nèi)層的3倍; D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最內(nèi)層電子數(shù)的一半;E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F元素的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代數(shù)和為6.請回答下列問題:
(1)B、C、D、E、F五種元素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Na>Al>Cl>N>O.
(2)A和C按原子個數(shù)比1:l形成4原子分子Y,則Y的結(jié)構(gòu)式是H-O-O-H.
(3)分子X的電子式是;D可以在液態(tài)X中發(fā)生類似于與A2C的反應,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2NH3=2NaNH2+H2↑.
(4)E的單質(zhì)可溶于A、C、D形成的化合物Z的水溶液中.拉曼光譜證實此反應生成的陰離子主要以E(CA)4-的形式存在,寫出E溶于Z溶液的離子方程式:2Al+2OH-+6H2O=2Al(OH)4-+3H2↑.
(5)工業(yè)品Z的溶液中含有某些含氧酸根雜質(zhì),可用離子交換膜法電解提純.電解槽內(nèi)裝有陽離子交換膜(只允許陽離子通過),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
①該電解槽的陽極反應式是4OH--4e-=2H2O+O2↑.若電路中轉(zhuǎn)移0.2mol電子,該極得到1.12升氣體(標況).
②通電開始后,陰極附近溶液pH增大(“增大”、“減小”或”不變”).
③除去雜質(zhì)后的Z溶液從液體出口B(填寫“A”或“B”)導出.
(6)以甲烷為原料制取氫氣是工業(yè)上常用的制氫方法.已知:
CH4(g)+H2O(g)═CO(g)+3H2(g)△H=+206.2kJ/mol
CH4(g)+CO2(g)═2CO(g)+2H2(g)△H=+247.4kJ/mol
CH4(g)與H2O(g)反應生成CO2(g)和H2(g)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H4(g)+2H2O(g)═CO2(g)+4H2(g)△H=+165.0 kJ/mol.

分析 A、B、C、D、E、F六種元素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為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則A為H元素;A和B可形成4原子10電子的分子X,則B為N元素,X為NH3;C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內(nèi)層的3倍,原子只能有2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6,故C為O元素; D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最內(nèi)層電子數(shù)的一半,則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處于IA族,原子序數(shù)大于氧,故D為Na;E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則E為Al;F元素的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代數(shù)和為6,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7,原子序數(shù)大于Al,故F為Cl.
(1)同周期隨原子序數(shù)增大原子半徑減小,電子層越多原子半徑越大;
(2)A和C按原子個數(shù)比1:l形成4原子分子Y為H2O2,分子中氧原子之間形成1對共用電子對,氧原子與氫原子之間形成1對共用電子對;
(3)分子X為NH3,Na可以在液態(tài)NH3中發(fā)生類似于與H2O的反應,類比Na與水的反應可知,反應生成NaNH2、H2
(4)A、C、D形成的化合物Z為NaOH,Al溶液氫氧化鈉水溶液中生成的陰離子主要以Al(OH)4-的形式存在,反應生成NaAl(OH)4與H2
(5)①陽極發(fā)生氧化反應,氫氧根離子放電生成氧氣與水,陽極電極反應式為:4OH--4e-=2H2O+O2↑,根據(jù)的電極反應式計算生成氧氣物質(zhì)的量,再根據(jù)V=nVm計算氧氣體積;
②通電開始后,陰極發(fā)生反應:2H++2e-=H2↑,陰極區(qū)域氫離子濃度降低;
③鈉離子通過陽離子交換膜加入右室,右室最終得到NaOH;
(6)根據(jù)蓋斯定律,已知熱化學方程式乘以適當?shù)南禂?shù)進行加減構(gòu)造目標熱化學方程式,反應熱也進行相應的計算.

解答 解:A、B、C、D、E、F六種元素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為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則A為H元素;A和B可形成4原子10電子的分子X,則B為N元素,X為NH3;C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內(nèi)層的3倍,原子只能有2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6,故C為O元素; D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最內(nèi)層電子數(shù)的一半,則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處于IA族,原子序數(shù)大于氧,故D為Na;E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則E為Al;F元素的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代數(shù)和為6,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7,原子序數(shù)大于Al,故F為Cl.
(1)同周期隨原子序數(shù)增大原子半徑減小,電子層越多原子半徑越大,故原子半徑:Na>Al>Cl>N>O,
故答案為:Na>Al>Cl>N>O;
(2)A和C按原子個數(shù)比1:l形成4原子分子Y為H2O2,分子中氧原子之間形成1對共用電子對,氧原子與氫原子之間形成1對共用電子對,故其結(jié)構(gòu)式為:H-O-O-H,
故答案為:H-O-O-H;
(3)分子X為NH3,電子式是;Na可以在液態(tài)NH3中發(fā)生類似于與H2O的反應,類比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NH3=2NaNH2+H2↑,
故答案為:;2Na+2NH3=2NaNH2+H2↑;
(4)A、C、D形成的化合物Z為NaOH,Al溶液氫氧化鈉水溶液中生成的陰離子主要以Al(OH)4-的形式存在,該反應離子方程式為:2Al+2OH-+6H2O=2Al(OH)4-+3H2↑,
故答案為:2Al+2OH-+6H2O=2Al(OH)4-+3H2↑;
(5)①陽極發(fā)生氧化反應,氫氧根離子放電生成氧氣與水,陽極電極反應式為:4OH--4e-=2H2O+O2↑,若電路中轉(zhuǎn)移0.2mol電子,陽極得到氧氣為$\frac{0.2mol}{4}$=0.05mol,氧氣體積為0.05mol×22.4L/mol=1.12L,
故答案為:4OH--4e-=2H2O+O2↑;1.12;
②通電開始后,陰極發(fā)生反應:2H++2e-=H2↑,氫離子濃度降低,附近溶液pH增大,
故答案為:增大;
③鈉離子通過陽離子交換膜加入右室,除去雜質(zhì)后的NaOH溶液從液體出口B導出,
故答案為:B;
(6)已知:①CH4(g)+H2O(g)═CO(g)+3H2(g)△H=+206.2kJ/mol
②CH4(g)+CO2(g)═2CO(g)+2H2(g)△H=+247.4kJ/mol
根據(jù)蓋斯定律,①×2-②得:CH4(g)+2H2O(g)═CO2(g)+4H2(g)△H=+165.0 kJ/mol,
故答案為:CH4(g)+2H2O(g)═CO2(g)+4H2(g)△H=+165.0 kJ/mol.

點評 本題考查結(jié)構(gòu)位置性質(zhì)綜合應用,題目比較綜合,涉及原子半徑比較、電子式、結(jié)構(gòu)式、電解原理及應用、熱化學方程式書寫等,關鍵是明確元素種類,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基礎,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已知碳碳單鍵可以繞鍵軸自由旋轉(zhuǎn),結(jié)構(gòu)簡式為如圖所示的烴,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分子中至少有9個碳原子處于同一平面上
B.分子中至少有10個碳原子處于同一平面上
C.分子中至少有11個碳原子處于同一平面上
D.該烴屬于苯的同系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HOCH2COOH既可發(fā)生取代反應,也可發(fā)生加聚反應
B.某有機化合物完全燃燒生成等物質(zhì)的量的CO2和H2O,則該有機物的分子式一定CnH2n
C.甲烷、甲醛、甲酸都不存在同分異構(gòu)體,則甲醚(CH3OCH3)也無同分異構(gòu)體
D.酸性條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產(chǎn)物是CH3COOH和C2H518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某恒定溫度下,在一個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A氣體,B氣體,測得其濃度為2mol/L和1mol/L;且發(fā)生如下反應:3A(g)+2B(g)?4C(?)+2D(?),已知“?”代表C、D狀態(tài)未確定:反應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測得生成1.6molC,且反應前后壓強比為5:4,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①該反應的化學平衡表達式為:K=$\frac{{C}^{4}(C)•{C}^{2}(D)}{{C}^{3}(A)•{C}^{2}(B)}$
②此時B的轉(zhuǎn)化率為35%
③增大該體系壓強,平衡向右移動,但化學平衡常數(shù)不變.
④增加C的量,A、B轉(zhuǎn)化率不變.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某有機物結(jié)構(gòu)簡式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該有機物敘述正確的是(  )
A.該有機物分子式為C9H8O3
B.該有機物最多可以和4mol氫氣發(fā)生反應
C.1 mo1該有機物與溴水反應,最多消耗2 mol Br2
D.1 mol該有機物最多與2 mol NaOH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A、B、C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處的位置如右圖所示.A、C兩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之和等于B原子的質(zhì)子數(shù).B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電子層數(shù)兩倍.
(1)寫出A原子電子式
(2)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ⅥA族.
(3)C的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為
(4)比較B、C的原子半徑:B>C,寫出A的氣態(tài)氫化物與B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H3+H2SO4═(NH4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對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認識正確的是( 。
A.d區(qū)元素全部是金屬元素B.第IA元素從上到下熔沸點依次降低
C.短周期元素從左到右I1依次增大D.電負性最大的元素是H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表示物質(zhì)結(jié)構(gòu)的化學用語或模型正確的是( 。
A.8個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號:12CB.乙烯分子的結(jié)構(gòu)簡式:CH2=CH2
C.Cl-離子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D.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某NiO的廢料中有FeO、CuO、Al2O3、MgO、SiO2等雜質(zhì),用此廢料提取NiSO4和Ni的流程如下:

已知:有關金屬離子生成氫氧化物沉淀所需的pH如圖1:
(1)濾渣1的主要成分為SiO2
(2)電解脫銅:金屬銅在陰極析出.
(3)①用離子方程式解釋加入H2O2的作用2H++H2O2+2Fe2+═2Fe3++2H2O.
②加Na2CO3調(diào)節(jié)溶液的pH至5,則濾渣2的主要成分為Fe(OH)3、Al(OH)3
(4)從濾液2中獲得NiSO4.6H2O的實驗操作是加熱濃縮、冷卻結(jié)晶、過濾、洗滌、干燥.
(5)電解濃縮后的濾液2可獲得金屬鎳,其基本反應原理示意圖2如下:
①A極的電極反應式為Ni2++2e-═Ni和2H++2e-=H2↑.
②B極附近pH會減。ㄌ睢霸龃蟆、“減小”或“不變”);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B極附近pH變化的原因:H2O?H++OH-,OH-在B極放電使c(OH-)降低,平衡向右移動,c(H+)增大,導致pH降低.
③若一段時間后,在A、B兩極均收集到11.2L氣體(標準狀況下),理論上能得到Ni29.35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