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國產(chǎn)銅主要取自黃銅礦(CuFeS2),隨著礦石品味的降低和環(huán)保要求的提高,濕法煉銅的優(yōu)勢日益突出.該工藝的核心是黃銅礦的浸出,目前主要有氧化浸出、配位浸出和生物浸出三種方法.
Ⅰ.氧化浸出
(1)在硫酸介質(zhì)中用雙氧水將黃銅礦氧化,測得有SO42-生成.
①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CuFeS2+17H2O2+2H+=2Cu2++2Fe3++4SO42-+18H2O.
②該反應在25-50℃下進行,實際生產(chǎn)中雙氧水的消耗量要遠遠高于理論值,試分析其原因為H2O2受熱分解,產(chǎn)物Cu2+、Fe3+催化H2O2分解等..
Ⅱ、配位浸出
反應原理為:CuFeS2+NH3•H2O+O2+OH-→Cu(NH342++SO42-+H2O(未配平)
(2)為提高黃銅礦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提高氨水的濃度、提高氧壓(至少寫出兩點).
(3)為穩(wěn)定浸出液的pH,生產(chǎn)中需要向氨水中添加NH4C1,構成NH3.H2O-NH4Cl緩沖溶液.某小組在實驗室對該緩沖體系進行了研究:25℃時,向amol.L-l的氨水中緩慢加入等體積0.02mol.L-l的NH4Cl溶液,平衡時溶液呈中性.則NH3•H2O的電離常數(shù)Kb=$\frac{2×1{0}^{-9}}{a}$(用含a的代數(shù)式表示);滴加NH4Cl溶液的過程中水的電離
平衡正向(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動.
Ⅲ,生物浸出
在反應釜中加入黃銅礦、硫酸鐵、硫酸和微生物,并鼓入空氣,黃銅礦逐漸溶解,反應釜中各物質(zhì)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
(4)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zhì)有Fe2(SO43、H2SO4(填化學式),微生物參與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4Fe2++O2+4H+$\frac{\underline{\;微生物\;}}{\;}$4Fe3++2H2O或S8+12O2+8H2O$\frac{\underline{\;微生物\;}}{\;}$8SO42-+16H+(任寫一個).
(5)假如黃銅礦中的鐵元素最終全部轉化為Fe3+,當有2mol SO42-生成時,理論上消耗O2的物質(zhì)的量為4.25mol.

分析 Ⅰ、(1)①雙氧水將黃銅礦(CuFeS2)氧化得到硫酸根和三價鐵;
②H2O2受熱分解,Cu2+、Fe3+是H2O2分解的催化劑;
(2)增大一種反應物的濃度,可提高另一種反應物的轉化率;
(3)根據(jù)Kb=$\frac{c(O{H}^{-})•c(N{{H}_{4}}^{+})}{c(N{H}_{3}•{H}_{2}O)}$計算;銨根離子的水解促進水的電離;
(4)由圖知Fe2(SO43、H2SO4是中間產(chǎn)物;在微生物作用下,氧氣把亞鐵離子氧化為鐵離子;
(5)鐵元素最終全部轉化為Fe3+,硫元素轉化為硫酸根,根據(jù)得失電子守恒計算.

解答 解:(1)①雙氧水將黃銅礦氧化得到硫酸根和三價鐵,離子方程式為:2CuFeS2+17H2O2+2H+=2Cu2++2Fe3++4SO42-+18H2O;
故答案為:2CuFeS2+17H2O2+2H+=2Cu2++2Fe3++4SO42-+18H2O;
②H2O2受熱易分解,產(chǎn)物Cu2+、Fe3+催化H2O2分解;
故答案為:H2O2受熱分解,產(chǎn)物Cu2+、Fe3+催化H2O2分解等;
(2)增大一種反應物的濃度,可提高另一種反應物的轉化率,可提高氨水的濃度、提高氧壓;
故答案為:提高氨水的濃度、提高氧壓;
(3)在25℃下,氨水微弱電離,濃度約為0.5a,根據(jù)電荷守恒得c(H+)=c(OH-)=10-7mol/L,溶液呈中性,則c(NH4+)=c(Cl-)=0.01mol/L,NH3•H2O的電離常數(shù)Kb=$\frac{c(O{H}^{-})•c(N{{H}_{4}}^{+})}{c(N{H}_{3•}{H}_{2}O)}$=$\frac{1{0}^{-7}×0.01}{0.5a}$=$\frac{2×1{0}^{-9}}{a}$;銨根水解能與氫氧根結合,促進水的電離;
故答案為:$\frac{2×1{0}^{-9}}{a}$;正向;
(4)由圖知Fe2(SO43、H2SO4是中間產(chǎn)物,可循環(huán)使用,離子反應方程式為4Fe2++O2+4H+$\frac{\underline{\;微生物\;}}{\;}$4Fe3++2H2O;
故答案為:Fe2(SO43、H2SO4;4Fe2++O2+4H+$\frac{\underline{\;微生物\;}}{\;}$4Fe3++2H2O或S8+12O2+8H2O$\frac{\underline{\;微生物\;}}{\;}$8SO42-+16H+;
(5)鐵元素最終全部轉化為Fe3+,硫元素轉化為硫酸根,當有2mol SO42-生成時,失去電子工17mol,消耗O2的物質(zhì)的量為$\frac{17}{4}$=4.25mol;
故答案為:4.25 mol.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zhì)的分離提純、電離常數(shù)的計算以及氧化還原反應的計算等知識,側重考查基本理論及計算能力,明確反應原理、物質(zhì)性質(zhì)及離子方程式書寫規(guī)則是解本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側重于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各組兩種物質(zhì)在溶液中的反應,可用同一離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Cu(OH)2和鹽酸; Cu(OH)2和CH3COOH
B.BaCl2和Na2SO4; Ba(OH)2和CuSO4
C.NaHCO3和NaHSO4 Na2CO3和NaHSO4
D.NaHCO3( 過量)和Ca(OH)2 Ca(HCO32 和NaOH( 過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安徽省黃山市高三上月考二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工業(yè)上利用電鍍污泥(主要含有Fe2O3、CuO、Cr2O3及部分難溶雜質(zhì))回收銅和鉻等金屬,回收流程如下:

已知部分物質(zhì)沉淀的pH及CaSO4的溶解度曲線如下:

(1)在浸出過程中除了生成Fe2(SO4)3、Cr2(SO4)3外,主要還有 。

(2)在除鐵操作中,需要除去Fe3+和CaSO4,請完成相關操作:

①加入石灰乳調(diào)節(jié)pH范圍 ,檢驗Fe3+已經(jīng)除盡的操作是 ;

②將濁液加熱到80℃,

(3)寫出還原步驟中加入NaHSO3生成Cu2O固體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此步驟中加入NaHSO3得到Cu2O的產(chǎn)率為95%,若NaHSO3過量,除了浪費試劑外,還會出現(xiàn)的問題是

(4)當離子濃度小于或等于1×10-5 mol·L-1時可認為沉淀完全,若要使Cr3+完全沉淀則要保持c(OH-)≥ 。[已知:Ksp[Cr(OH)3] = 6.3×10-31,≈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重慶一中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化學—選修3:物質(zhì)結構與性質(zhì)】人類在使用金屬的歷史進程中,經(jīng)歷了銅、鐵、鋁之后,第四種將被廣泛應用的金屬被科學家預測是鈦(Ti),它被譽為“未來世紀的金屬”.試回答下列問題:

(1)Ti元素原子序數(shù)為22,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周期第 族;其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 。

(2)在Ti的化合物中,可以呈現(xiàn)+2、+3、+4三種化合價,其中以+4價的Ti最為穩(wěn)定.偏鈦酸鋇的熱穩(wěn)定性好,介電常數(shù)高,在小型變壓器、話筒和擴音器中都有應用.偏鈦酸鋇晶體中晶胞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它的化學式是 ,其中Ti4+的氧配位數(shù)為 ,Ba2+的氧配位數(shù)為 。

(3)常溫下的TiCl4是有刺激性臭味的無色透明液體,熔點﹣23.2℃,沸點136.2℃,所以TiCl4應是

化合物,其固體是 晶體。TiCl4在潮濕空氣中易揮發(fā),水解而冒白煙,這是因為水解后有 生成。

(4)已知Ti3+可形成配位數(shù)為6的配合物,其空間構型為正八面體,如圖2所示,我們通?梢杂脠D3所示的方法來表示其空間構型(其中A表示配體,M表示中心原子)。配位化合物[Co(NH3)4Cl2]的空間構型也為八面體型,它有 種同分異構體,請將其結構畫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重慶一中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zhì)的制備與工業(yè)生產(chǎn)相符的是

①NH3 NO HNO3

②濃HCl Cl2 漂白粉

③MgCl2(aq) 無水MgCl2 Mg

④飽和NaCl(aq) NaHCO3 Na2CO3

⑤鋁土礦NaAlO2溶液Al(OH)3Al2O3 Al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二甲醚(CH3OCH3)是一種應用前景廣闊的清潔燃料,以CO和H2為原料生產(chǎn)二甲醚主要發(fā)生以下三個反應:
編號熱化學方程式化學平衡常數(shù)
CO(g)+2H2(g)?CH3OH(g)△H1K1
2CH3OH(g)?CH3OCH3(g)+H2O(g)△H2=-24kJ•mol-1K2
CO(g)+H2O(g)?CO2(g)+H2(g)△H3=-41kJ•mol-1K3
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反應①中的相關的化學鍵鍵能數(shù)據(jù)如下:
化學鍵H-HC-OC=OH-OC-H
E/(kJ.mol-14363431076465413
由上述數(shù)據(jù)計算△H1=-99 kJ•mol-1
(2)該工藝的總反應為3CO(g)+3H2(g)?CH3OCH3(g)+CO2(g)△H
該反應△H=-263 kJ•mol-1,化學平衡常數(shù)K=K12•K2•K3(用含K1、K2、K3的代數(shù)式表示).
(3)下列措施中,能提高CH3OCH3產(chǎn)率的有AD.
A.分離出二甲醚               B.升高溫度
C.改用高效催化劑             D.增大壓強
(4)工藝中反應①和反應②分別在不同的反應器中進行,無反應③發(fā)生.該工藝中反應③的發(fā)生提高了CH3OCH3的產(chǎn)率,原因是反應③消耗了反應②中的產(chǎn)物H2O,使反應②的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從而提高CH3OCH3的產(chǎn)率.
(5)以$\frac{n({H}_{2})}{n(CO)}$=2 通入1L的反應器中,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4H2(g)+2CO(g)?CH3OCH3(g)+H2O(g)△H,其CO的平衡轉化率隨溫度、壓強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D.
A.該反應的△H>0
B.若在p2和316℃時反應達到平衡,則CO的轉化率小于50%
C.若在p3和316℃時反應達到平衡,H2的轉化率等于50%
D.若在p3和316℃時,起始時$\frac{n({H}_{2})}{n(CO)}$=3,則達平衡時CO的轉化率大于50%
E.若在p1和200℃時,反應達平衡后保持溫度和壓強不變,再充入2mol H2和1mol CO,則平衡時二甲醚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
(6)某溫度下,將8.0mol H2和4.0mol CO充入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4H2(g)+2CO(g)?CH3OCH3(g)+H2O(g),反應達平衡后測得二甲醚的體積分數(shù)為25%,則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2.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4.運用化學反應原理研究碳、氮的單質(zhì)及其化合物的反應對緩解環(huán)境污染、能源危機具有重要意義.
(1)已知反應CO(g)+2H2(g)?CH3OH(g)△H=-99kJ•mol-1中的相關化學鍵能如表:
化學鍵H-HC-OC≡OH-OC-H
E/(kJ•mol-1436343x465413
則x=1076.
(2)甲醇作為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既可以作為燃料,還可用于合成其它化工原料.在一定條件下可利用甲醇羰基化法制取甲酸甲酯,其反應原理可表示為:CH3OH(g)+CO(g)?HCOOCH3(g)△H=-29.1kJ•mol-1.向體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 CH3OH(g) 和2mol CO,測得容器內(nèi)的壓強(p:kPa)隨時間(min)的變化關系如圖1中Ⅰ、Ⅱ、Ⅲ曲線所示:

①Ⅱ和Ⅰ相比,改變的反應條件是使用催化劑.
②反應Ⅰ在5min時達到平衡,在此條件下從反應開始到達到平衡時v(HCOOCH3)=0.10mol•L-1•min-1
③反應Ⅱ在2min時達到平衡,平衡常數(shù)K(Ⅱ)=2L•mol-1.在體積和溫度不變的條件下,在上述反應達到平衡Ⅱ時,再往容器中加入1mol CO和2mol HCOOCH3后v(正)< v(逆) (填“>”“<”“﹦”),原因是濃度商Qc=$\frac{1.5}{0.5•1}$=3>2=K反應向逆方向進行,故v(正)<v(逆).
④比較反應Ⅰ的溫度(T1)和反應Ⅲ的溫度(T3)的高低:T1>T3(填“>”“<”“﹦”),判斷的理由是此反應為放熱反應,降溫,平衡向正向進行(或反應Ⅰ達平衡時所需的時間比反應Ⅲ達平衡時所需的時間短,反應速率快,故T1溫度更高).
(3)超音速飛機在平流層飛行時,尾氣中的NO會破壞臭氧層.科學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術將尾氣中的NO和CO轉變成CO2和N2.某研究小組在實驗室用某新型催化劑對CO、NO催化轉化進行研究,測得NO轉化為N2的轉化率隨溫度、CO混存量的變化情況如圖2所示,利用以下反應填空:
NO+CO?N2+CO2(有CO)  2NO?N2+O2(無CO)
①若不使用CO,溫度超過775℃,發(fā)現(xiàn)NO的分解率降低,其可能的原因為此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反應更有利于向逆反應方向進行.
②在$\frac{n(NO)}{n(CO)}$=1的條件下,應控制最佳溫度在870℃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纖維素、蛋白質(zhì)、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糖類、蛋白質(zhì)、油脂都是由C、H、O三種元素組成的
C.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屬于酯
D.只用淀粉溶液就可鑒別市售食鹽是否為加碘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實驗操作正確且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是( 。
實驗目的實驗操作
A稱取2.0gNaOH固體先在托盤上各放一張濾紙,然后在右盤上添加2g砝碼,左盤上添加NaOH固體
B制備Fe(OH)3膠體向沸騰的蒸餾水中逐滴加入少量氯化鐵飽和溶液,繼續(xù)加熱煮沸至液體變?yōu)榧t褐色
C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取少量試液于試管中,先加入BaCl2溶液,再滴加稀鹽酸,若產(chǎn)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則說明溶液中含有SO42-
D萃取碘水中的碘將碘水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酒精,振蕩,靜置分層后,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