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有A、B、C、D、E、F六種元素,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B是電負性最大的元素,C的2p軌道中有三個未成對的單電子,F(xiàn)原子核外電子數是B與C核外電子數之和,D是主族元素且與E同周期,E能形成紅色(或磚紅色)的E2O和黑色的EO兩種氧化物.
請回答下列問題(題目中字母用具體的元素符號表示)
(1)C在周期表中位置為
 
,E元素原子基態(tài)時的電子排布式為
 

(2)B和C的氣態(tài)氫化物中,
 
更穩(wěn)定.
(3)CA3極易溶于水,其空間構型為
 
,試判斷CA3溶于水后,形成CA3?H2O的合理結構:
 
(填字母代號),推理依據是
 


(4)D與B可DB2型化合物,其晶體類型是
 

(5)已知:F(s)+O2(g)=FO2(g)△H=-296.0KJ/mol;F(s)+
3
2
O2(g)=FO3(g)△H=-395.0KJ/mol;寫出FO2(g)轉化為FO3(g)的熱化學方程式:
 
考點:位置結構性質的相互關系應用
專題: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專題
分析: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則A為H元素;B是電負性最大的元素,則B為F元素;C的2p軌道中有三個未成對的單電子,則C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3,則C為N元素;F原子核外電子數是B與C核外電子數之和,則F原子核外電子數為9+7=16,則F為S元素;E能形成紅色(或磚紅色)的E2O和黑色的EO兩種氧化物,則E為Cu元素;D與B可DB2型化合物,所以D為+2價,D是主族元素且與E同周期,處于第四周期,則D為Ca元素,據此解答.
解答: 解: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則A為H元素;B是電負性最大的元素,則B為F元素;C的2p軌道中有三個未成對的單電子,則C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3,則C為N元素;F原子核外電子數是B與C核外電子數之和,則F原子核外電子數為9+7=16,則F為S元素;E能形成紅色(或磚紅色)的E2O和黑色的EO兩種氧化物,則E為Cu元素;D與B可DB2型化合物,所以D為+2價,D是主族元素且與E同周期,處于第四周期,則D為Ca元素,
(1)C為氮元素,是7號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第ⅤA族,E為銅元素,是29號元素,根據構造原理可知,銅元素原子基態(tài)時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故答案為:第二周期第ⅤA族;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2)B和C的氣態(tài)氫化物分別為HF和NH3,根據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從左到右,非金屬性增強,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增強,所以HF更穩(wěn)定,故答案為:HF;
(3)CA3為NH3,其中心原子氮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為
5+3
2
=4,有一對孤電子對,所以其空間構型為三角錐形,由于NH3與H2O結合成一水合氨,可以電離出銨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所以形成氫鍵的結構應為如圖b所示,故答案為:三角錐形;b;一水合氨可以電離出銨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
(4)D為鈣元素,B為氟元素,活潑金屬與活潑非金屬通過離子鍵結合,形成離子晶體,所以CaF2為離子晶體,故答案為:離子晶體;
(5)根據蓋斯定律,將反應F(s)+
3
2
O2(g)=FO3(g)△H=-395.0KJ/mol減去反應F(s)+O2(g)=FO2(g)△H=-296.0KJ/mol可得寫出FO2(g)轉化為FO3(g)的熱化學方程式,即SO2(g)+
1
2
O2(g)=SO3(g)△H=-99.0KJ/mol,故答案為:SO2(g)+
1
2
O2(g)=SO3(g)△H=-99.0KJ/mol.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結構相關知識,涉及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原子結構、分子結構、晶體結構、反應熱和蓋斯定律等,中等難度,解題時注意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設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 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醋酸的摩爾質量(單位:g/mol)與NA個醋酸分子的質量在數值上相等
B、NA個氧分子和NA個氫分子的質量比等于16:1
C、28克氮氣所含的原子數目為NA
D、在標準狀況下,0.5NA個氯氣分子所占體積約為11.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與B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C,進一步反應生成抗氧化劑“安維那”D.A對氫氣的相對密度為52,1mol A與足量NaHCO3反應生成2mol氣體.B屬于芳香類化合物.
已知:RCHO+CH2(COOH)2
一定條件
RCH═C(COOH)2+H2O
RCH═C(COOH)2
一定條件
RCH═CHCOOH+CO2
一定條件
一定條件

(1)A的分子式是
 

(2)C可能發(fā)生的反應是
 
(填序號).
a.氧化反應       b.水解反應       c.消去反應       d.酯化反應
(3)等物質的量的C分別與足量的Na、NaHCO3、NaOH反應時消耗Na、NaHCO3、NaOH的物質的量之比是
 

(4)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是
 

(5)符合下列條件的D的同分異構體有
 
種,寫出其中任意一種的結構簡式
 

①在苯環(huán)上只有兩個取代基;②在苯環(huán)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兩種;
③1mol該同分異構體與足量NaHCO3反應生成2mol 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明很喜歡化學實驗課,今天要學習“探究鐵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還原性”,現(xiàn)邀你一起走進他的化學課堂.
(1)課前老師布置了下列預習作業(yè),請你一起完成:
①鐵不同價態(tài)的物質各寫一種(并標出鐵元素的化合價):
 
 
 

②寫出一個他們之間相互轉化(含三種價態(tài))的化學方程式:
 

(2)實驗室提供的下列試劑:鋅粒、鐵粉、0.1mol?L -1 FeCl 3 溶液、0.1mol?L -1 FeCl 2 溶液、KSCN 溶液、新制氯水,探究 Fe 2+、Fe 3+ 的氧化性、還原性.
根據氧化還原的有關原理,小明說 Fe 2+ 既有還原性又有氧化性; 為證實自己的假設,請你和小明一起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并描述實驗現(xiàn)象,完成下列表格.
探究內容 實驗方案 實驗現(xiàn)象
探究 Fe 2+ 具有還原性
 
 
探究 Fe 2+ 具有氧化性
 
 
(3)小明家有一瓶近無色的補血劑,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方案,檢驗其中鐵元素的價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1圖所示的I和II裝置組合、I和III裝置組合可以進行相關實驗(夾持儀器省略),回答下列問題:

(1)若用I和II裝置或I和III裝備組合,實驗前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關閉止水夾打開分液漏斗的
活塞看一下
 

(2)在I和II裝置組合中,若a為濃硫酸,b為銅粉,c容器中盛放品紅溶液,放開f后,給燒瓶加熱
一段時間后c中的現(xiàn)象是
 
,寫出燒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在I裝置中,若a為濃氨水,b為生石灰,欲制取氨氣并證明氨水有減刑,最好應選用
 
(填“II”或“III”)裝置與其組合,原因是
 

(4)在I裝置中,若a為可能含有Mg2+、Cu2+、Al3+、Fe3+四種陽離子的溶液,b為過氧化鈉固體,旋開f有,有白色沉淀產生并放出氧氣,過氧化鈉固體的物質的量與產生沉淀的質量關于如圖2,則a溶液中含有的陽離子有
 
,其陽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
 

(5)在如圖2中A→B段反應過程中溶液所增加的陰離子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pH=1的溶液中:K+、Na+、SO42-、HCO3-
B、在
c(H+)
c(OH-)
=10-12的溶液中:K+、Na+、ClO-、NO3-
C、在0.1 mol?L-1 FeCl3溶液中:K+、NH4+、I-、SCN-
D、在0.1 mol?L-1 Na2CO3溶液中:Al3+、K+、NO3-、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氧化還原反應與四種基本反應類型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
A、化合反應都不是氧化還原反應
B、有單質生成的分解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
C、有一些置換反應不是氧化還原反應
D、有氧元素參與的復分解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物質均屬于硅酸鹽制品的是( �。�
A、陶瓷、水泥
B、單晶硅、玻璃
C、石膏、漂白粉
D、水玻璃、鋁熱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有機物甲和A互為同分異構體,經測定它們的相對分子質量小于100;將1mol甲在O2中充分燃燒得到等物質的量的CO2和H2O (g ),同時消耗112LO2(標準狀況);在酸性條件下將1mol甲完全水解可以生成1mol乙和1mol丙;而且在一定條件下,丙可以被連續(xù)氧化成為乙.

經紅外光譜測定,在甲和A的結構中都存在C=O雙鍵和C-O單鍵,B在HIO4存在并加熱時只生成一種產物C,下列為各相關反應的信息和轉化關系:
①ROH+HBr(氫溴酸)
RBr+H2O

(1)請確定并寫出甲的分子式
 
;與甲屬同類物質的同分異構體共有
 
種(包含甲).
(2)E→F 的反應類型為
 
反應;
(3)A 的結構簡式為
 
;G 的結構簡式為
 

(4)B→D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
(5)寫出C在條件①下進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