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為講授“氯氣的性質(zhì)和用途”,某老師利用二氧化錳和濃鹽酸為主要原料,設計一套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A是連有注射器針頭的橡皮管,針頭已插入并穿過橡皮塞)進行教學.試回答下列問題:

(1)丙中的現(xiàn)象是無明顯變化;丁中的現(xiàn)象是紅布條褪色.分離戊中液體的方法是用分液漏斗分液.
(2)橡皮塞連通后,分液漏斗中的氣體壓強P1和燒瓶中氣體壓強P2的關系為:P1等于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連接橡皮管的目的是保證分液漏斗液面上下兩邊壓強相等,便于分液漏斗中液體順利流下.
(3)燒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HCl(濃)+Mn02$\frac{\underline{\;\;△\;\;}}{\;}$MnCl2+C12↑+2H20..

分析 (1)依據(jù)氯氣不具有漂白性及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氯氣與碘化鉀反應生成碘,碘易溶于四氯化碳,分層的液體采用分液的方法分離;
(2)根據(jù)針頭的作用判斷壓強的大小,氣體的壓強有利于分液漏斗內(nèi)的液體順利流下;
(3)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氯化錳、氯氣和水.

解答 解:(1)Cl2與干紅布條不反應(乙中),沒有次氯酸生成,所以有色布條不褪色;Cl2與H2O反應生成的HClO起漂白作用,所以丙中紅色布條褪色;Cl2與KI溶液反應生成I2單質(zhì),CCl4萃取碘單質(zhì),溶液分層,采用分液的方法分離;
故答案為:無明顯變化;紅布條褪色;用分液漏斗分液;
(2)利用針頭的橡皮管連接后,分液漏斗與燒瓶內(nèi)氣壓相等,有利于液體流下,
故答案為:等于;保證分液漏斗液面上、下兩邊壓強相等,便于分液漏斗中液體順利流下;
(3)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氯化錳、氯氣和水,化學方程式為:4HCl(濃)+Mn02 $\frac{\underline{\;\;△\;\;}}{\;}$MnCl2+C12↑+2H20;
故答案為:4HCl(濃)+Mn02 $\frac{\underline{\;\;△\;\;}}{\;}$MnCl2+C12↑+2H20.

點評 本題考查了氯氣的制取、性質(zhì)及次氯酸的探究性實驗的設計,明確氯氣和次氯酸的性質(zhì)是解題關鍵,注意分離物質(zhì)方法選擇的原則,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Ⅰ.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對位置如圖所示,其中Y所處的周期序數(shù)與族序數(shù)相等.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X的原子結(jié)構示意圖
(2)Y、Z、W的簡單離子半徑由大到小順序為S2->Cl->Al3+(用離子符號表示).
(3)含Y的某種鹽常用作凈水劑,其凈水原理是Al3+3H2O?Al(OH)3(膠體)+3H+(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Ⅱ.運用所學化學原理,解決下列問題:
(4)已知:①C(s)+O2(g)═CO2(g);△H=a kJ•mol-1;
②CO2(g)+C(s)═2CO(g);△H=b kJ•mol-1;
③Si(s)+O2(g)═SiO2(s);△H=c kJ•mol-1
工業(yè)上生產(chǎn)粗硅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C(s)+SiO2(s)=2CO(g)+Si(s)△H=(a+b-c)kJ•mol-1
溫度/℃400500800
平衡常數(shù)K9.9491
(5)已知:CO(g)+H2O(g)?H2(g)+CO2(g).表為該反應在不同溫度時的平衡常數(shù).該反應的△H<0(填“>”、“<”);500℃時進行該反應,且CO和H2O起始濃度相等,CO平衡轉(zhuǎn)化率為75%.
(6)以熔融K2CO3為電解質(zhì)的一種新型氫氧燃料電池工作原理如圖所示.寫出電極A的電極反應式H2-2e-+CO32-═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關于常見物質(zhì)的工業(yè)冶煉說法正確的是( 。
A.工業(yè)制金屬鈉:電解飽和食鹽水
B.工業(yè)制溴:某些植物有富集溴的能力,從海產(chǎn)品中提取溴是工業(yè)上獲取溴的重要途徑
C.冶煉鋁:電解Al2O3,同時加入冰晶石(Na3AlF6),目的是為了降低Al2O3熔融溫度
D.硫酸工業(yè):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從接觸室進入吸收塔的氣體中不可能含有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某學習小組利用圖1裝置進行CO2與飽和Na2CO3溶液反應制備NaHCO3
(1)選取必要的實驗裝置,正確的連接順序為CAB(填序號).

(2)為確定制得的固體樣品是純凈的NaHCO3,小組同學提出下列實驗方案:
甲方案:將樣品溶液與飽和澄清石灰水反應,觀察現(xiàn)象.
乙方案:將樣品溶液與BaCl2溶液反應,觀察現(xiàn)象.
丙方案:測定pH法.
丁方案:熱重分析法.
①判定甲方案不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
②為判定乙方案的可行性,某同學用純凈的NaHCO3配制的溶液,與BaCl2溶液等體積混合進行實驗,結(jié)果如下:

NaHCO3溶液
BaCl2濃度
0.2mol•L-10.1mol•L-10.02mol•L-1
0.2mol•L-1渾濁渾濁少許渾濁
0.1mol•L-1渾濁少許渾濁無現(xiàn)象
0.02mol•L-1少許渾濁無現(xiàn)象無現(xiàn)象
(i)此實驗已可說明乙方案是不可行的.請結(jié)合以下數(shù)據(jù),并通過計算說明產(chǎn)生渾濁的原因.
[己知:0.l mol•L-1 NaHCO3溶液電離出的c(CO32-)為0.001l mol•L-1,Ksp(BaCO3)=5.1×10-9]
答:Qc=c(Ba2+)×c(CO32-)=$\frac{0.2}{2}$×0.0011=1.1×10-4>5.1×10-9
(ii)產(chǎn)生渾濁(伴有氣體產(chǎn)生)的離子方程式Ba2++2HCO3-=BaCO3↓+CO2↑+H2O.
③用pH計測定的丙方案如下:
取m克的固體樣晶溶解于水配成V mL的溶液,用pH計測pH:
還應補充的實驗是:另取等質(zhì)量的分析純NaHC03溶于水中配成V mL的溶液,用pH計測pH
④進行丁方案實驗,得到固體殘留率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2所示,根據(jù)A點坐標得到的結(jié)淪是制得的固體樣品是純凈的NaHCO3
(殘留率=$\frac{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原始固體的質(zhì)量}$×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物質(zhì)中氧原子數(shù)目與11.7gNa2O2中氧原子數(shù)一定相等的是( 。
A.6.72L COB.6.6g  CO2C.8 g SO2D.9.6g 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其中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  )
A.常溫常壓下,0.1mol D216O中含中子數(shù)、質(zhì)子數(shù)、電子數(shù)均為NA
B.比黃金還貴的18O2和普通的16O2是兩種不同的核素
C.標準狀況下,2.24LCl2溶于水,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目為0.1NA
D.1L2mol•L-1的Al(NO33溶液中含Al3+個數(shù)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下列裝置或操作能達到目的是( 。
A.
依據(jù)兩容器內(nèi)氣體顏色變化,判斷反應2NO2(g)?N2O4(g)平衡移動的方向
B.
測定錐形瓶內(nèi)的NaOH的濃度
C.
測定中和熱
D.
依據(jù)褪色快慢比較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C1、C2、α1、α2、pH1、pH2分別表示2種一元弱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電離度和溶液的pH.如果已知pH1>pH2,且α1>α2,則C1和C2的關系是( 。
A.C1>C2B.C1=C2C.C1<C2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已知A、B、C、D四種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并依C、D、B、A順序原子半徑逐漸減小,且知A、C同主族,B、D同主族;B、D兩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為A、C的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之和的兩倍;C元素與其他三種元素均能形成離子化合物.試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有關化學用語:①A的元素符號H;②B的原子結(jié)構示意圖;③C、D形成的化合物的電子式;
(2)同時含有上述四種元素的化合物有多種,試寫出其中兩種的化學式(要求:其中有一種水溶液呈中性)Na2HSO3,Na2SO4•10H2O;
(3)X、Y、Z、W四種常見化合物分別由上述四種元素中的三種組成,且各自組成元素均不完全相同,X、Y、W均為離子化合物,Z為共價化合物,且極易分解,在溶液中X、Y、Z兩兩之間均可反應,其中①Y與Z發(fā)生復分解反應可生成W;②X與過量Z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可生成D的單質(zhì),試寫出上述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①2OH-+H2SO3=SO32-+2H2O;
②2HS-+3H2SO3=3S↓+2HSO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