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向50ml0.018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50ml0.02mol/L的鹽酸,生成了沉淀。如果溶液中C(Ag+)和C(Cl-)的乘積是一個常數(shù),C(Ag+)· C(Cl-)=1.0×10-10,當溶液中C(Ag+)· C(Cl-)>常數(shù),則有沉淀產(chǎn)生,反之沉淀溶解,求
(1)沉淀生成后溶液中C(Ag+)是多少?(3分)
(2)如果向沉淀生成后的溶液中再加入50mL0.001mol/L的鹽酸,是否產(chǎn)生沉淀,為什么?(3分)
⑴1×10-7mol/L     ⑵不產(chǎn)生沉淀
⑴由Ag++Cl-=AgCl可知沉淀后
C(Cl-)=(0.02-0.018)50/(50+50)=0.001mol/L
所以C(Ag+)=1×10-10/0.001=1×10-7mol/L
⑵再加入50mL鹽酸后
C(Ag+)=1×10-7×100/(100+50)=2/3×10-7mol/L
C(Cl-)=0.001mol/L
C(Ag+)×C(Cl-)=2/3×10-7х10-3=2/3?10-10<1×10-10
所以不產(chǎn)生沉淀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在一定溫度下,向AgI的飽和溶液中:(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1)若加入AgNO3固體,c(I-)         。
(2)若加入更多的AgI固體,則c(Ag+)         
(3)若加入固體AgBr,c(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常溫下Ca(OH)2溶于水達飽和時存在如下平衡:  Ca(OH)2(s)Ca(OH)2(aq),
Ca(OH)2(aq)==Ca2++2OH飽和石灰水的密度為d g/cm3,溶液的pH=12。則該溫度下Ca(OH)2的溶解度為 (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已知25℃時,AgI飽和溶液中c(Ag+)為1.23×10-8mol/L,AgCl飽和溶液中c(Ag+)為1.25×10-5mol/L,若在5mL含有KCl、KI各為0.01mol/L的溶液中加入8mL0.01mol/LAgNO3溶液,則下列敘述正確的
A.混合溶液中c(K+)>c(NO3-)>c(Ag+)>c(Cl-)>c(I-)
B.混合溶液中c(K+)>c(NO3-)>c(Cl-)>c(Ag+)>c(I-)
C.加入AgNO3溶液時首先生成AgCl沉淀
D.混合溶液中約為1.02×1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90 ℃時水的離子積KW=3.8×1013,該溫度時純水的pH是(   )
A.等于7B.小于7C.大于7 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在[Pb2+]為0.200mol/L的溶液中,若每升加入0.201mol的Na2SO4(設條件不變), 留在溶液中的Pb2+的百分率是(已知PbSO4的Ksp=1.8×10-8) (  )
A.1×10-3%B.2×10-4%C.9×10-3%D.2.5×10-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氯化銀在水中存在AgCl(s)  Ag+(aq)+Cl(aq)溶解平衡,現(xiàn)將足量氯化銀分別放入同溫下的:①100mL蒸餾水中,②100mL0.1mol·L1鹽酸中,③100mL0.1mol·L1氯化鋁溶液中,④100mL0.1mol·L1氯化鎂溶液中。充分攪拌后,銀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①②④③D.③④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常溫下,Ksp(CaSO4)=9×10-6,常溫下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常溫下,向100mL CaSO4飽和溶液中,加入400mL 0.01mol/LNa2SO4溶液后,溶液中有沉淀析出
B.b點將有沉淀生成,平衡后溶液中c(SO42-)一定等于3×10-3 mol/L
C.d點溶液通過蒸發(fā)可以變到c點
D.a(chǎn)點對應的Ksp等于c點對應的Ks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硫酸鍶(Sr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溫度一定時,Ksp(SrSO4)隨c(SO42—)的增大而減小
B.三個不同溫度中,313 K時Ksp(SrSO4)最大
C.283 K時,圖中a點對應的溶液是飽和溶液
D.283 K下的SrSO4飽和溶液升溫到363 K后變?yōu)椴伙柡腿芤?/t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