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3.草酸是生物體的一種代謝產物,菠菜、莧菜等植物中富含草酸,但在人體中容易與鈣離子形成草酸鈣導致腎結石.某化學研究小組為了研究草酸,查閱資料獲取了以下信息.
①草酸晶體(H2C2O4•2H2O)無色,熔點為101℃,易升華,易溶于水.
②草酸晶體受熱脫水,170℃以上分解產生CO、CO2和H2O.
③草酸為二元酸:K1=5.4×10-2,K2=5.4×10-5
④草酸的鈉鹽和鉀鹽易溶于水.
(1)研究小組為了驗證草酸受熱分解產生的CO2,按照如下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裝置B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產生氣泡并出現渾濁.但研究小組指導老師認為實驗方案欠妥,要求改進實驗.小組同學一致同意在A、B之間再加入一個實驗裝置C,其作用是除去揮發(fā)出的草酸,防止對CO2檢驗的干擾,請在下圖方框中畫出該裝置,并標明所需試劑.

(2)研究小組為了驗證草酸受熱分解產生的CO,按照(1)實驗中的裝置A、C和下圖所示的部分裝置(可以重復選用)進行實驗.

實驗裝置依次連接的合理順序為A→C→F→D→G→H→D→I.裝置H反應管中盛有的物質是CuO.
(3)經過實驗(1)和(2)證明草酸晶體受熱分解產生了CO和CO2.請寫出草酸晶體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H2C2O4•2H2O $\frac{\underline{\;\;△\;\;}}{\;}$CO↑+CO2↑+3H2O.
(4)為了測定某草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該小組查閱文獻發(fā)現硫酸酸化的高錳酸鉀溶液可以氧化草酸并放出CO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若利用已知濃度的酸性高錳酸鉀標準液滴定未知濃度的草酸溶液,滴定終點判斷方法是當滴加至最后一滴時,溶液略顯紫色,且半分鐘內不變?yōu)闊o色.

分析 (1)熔點為101℃,易溶于水,受熱脫水、升華,170℃以上分解,如果草酸受熱分解,分解時會產生二氧化碳而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揮發(fā)出草酸也能與氫氧化鈣溶液產生沉淀,利用冰水冷卻,防止對CO2檢驗的干擾;
(2)要檢驗生成CO,用濃氫氧化鈉除去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檢驗是否二氧化碳,用無水氧化鈣干燥CO,利用CO的還原性將CuO還原,再利用澄清石灰水檢驗生成的二氧化碳,用排水法收集CO;H裝置中盛放的物質應該具有氧化性的CuO,且和CO反應有明顯現象發(fā)生;
(3)H2C2O4•2H2O分解生成CO、CO2、H2O,根據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
(4)硫酸酸化的高錳酸鉀溶液可以氧化草酸并放出CO2,高錳酸根被還原為Mn2+,草酸反應完畢,當滴加至最后一滴時高錳酸鉀溶液顏色不褪去.

解答 解:(1)草酸晶體(H2C2O4•2H2O)無色,熔點為101℃,易溶于水,受熱脫水、升華,170℃以上分解,如果草酸受熱分解,分解時會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難溶性的碳酸鈣沉淀而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所以C中觀察到的現象是:有氣泡冒出且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草酸易揮發(fā),導致生成的氣體中含有草酸,草酸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難溶性的草酸鈣而干擾二氧化碳的檢驗,可以A、B之間再加入一個實驗裝置C為,除去揮發(fā)出的草酸,防止對CO2檢驗的干擾,
故答案為:產生氣泡并出現渾濁;除去揮發(fā)出的草酸,防止對CO2檢驗的干擾;
(2)要檢驗生成CO,用濃氫氧化鈉除去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檢驗是否二氧化碳,用無水氧化鈣干燥CO,利用CO的還原性將CuO還原,再利用澄清石灰水檢驗生成的二氧化碳,用排水法收集CO,連接順序是A、A→C→F→D→G→H→D→I,H裝置中盛放的物質應該具有氧化性的CuO,H中黑色固體轉化為紅色且其后的D裝置溶液變渾濁就說明含有CO,
故答案為:F→D→G;CuO;
(3)H2C2O4•2H2O分解生成CO、CO2、H2O,反應方程式為:H2C2O4•2H2O $\frac{\underline{\;\;△\;\;}}{\;}$CO↑+CO2↑+3H2O,
故答案為:H2C2O4•2H2O $\frac{\underline{\;\;△\;\;}}{\;}$CO↑+CO2↑+3H2O;
(4)硫酸酸化的高錳酸鉀溶液可以氧化草酸并放出CO2,高錳酸根被還原為Mn2+,反應離子方程式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利用已知濃度的酸性高錳酸鉀標準液滴定未知濃度的草酸溶液,滴定終點判斷方法是:當滴加至最后一滴時,溶液略顯紫色,且半分鐘內不變?yōu)闊o色,
故答案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當滴加至最后一滴時,溶液略顯紫色,且半分鐘內不變?yōu)闊o色.

點評 本題考查性質實驗方案設計,側重考查學生知識綜合應用、實驗基本操作能力及實驗方案設計能力,綜合性較強,難點是排列實驗先后順序,根據實驗目的及物質的性質進行排列順序,注意要排除其它因素干擾.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煉鋅廠產生的工業(yè)廢渣-鋅渣(除了含Zn外,還含有Fe、Al、Cd和SiO2等雜質),利用鋅渣制取并回收ZnSO4•7H2O和金屬鎘是一個有益的嘗試,其流程如下:

已知:Fe3+、Al3+、Zn2+、Cd2+、Fe2+以氫氧化物完全沉淀時的pH分別為:3.2,4.7,6.5,9.4,9.7;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鎘強.
試回答下列問題:
(1)“浸出”時用到的“試劑X”為硫酸溶液(填名稱).
(2)寫出“氧化”過程的離子方程式2H++H2O2+2Fe2+=2Fe3++2H2O.
(3)“調pH”過程可以選用BD.(從以下選項選擇,填序號)
A.H2SO4          B.ZnO          C.NaOH          D.ZnCO3
“濾渣2”的主要成分是Fe(OH)3和Al(OH)3(填化學式,下同).
(4)“試劑Y”是Zn;寫出除去Cd2+的化學方程式Zn+CdSO4=ZnSO4+Cd.
(5)“操作1”的方法是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在“操作1”時,必須采取的實驗措施是保持溶液一定的酸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根據下表給出的幾種物質的熔點、沸點數據,判斷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
晶體NaClKClAlCl3SiCl4單質B
熔點/℃810776190-682300
沸點/℃14651418180572500
A.SiCl4是分子晶體B.單質B可能是原子晶體
C.AlCl3加熱能升華D.NaCl中化學鍵的強度比KCl中的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把試管放入盛有25℃飽和石灰水的燒杯中,試管中開始放入幾小塊鎂片,再滴入5mL稀鹽酸,試完成下列問題.
(1)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是溶液變渾濁,冒氣泡.
(2)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是該反應放熱,溫度升高,Ca(OH)2的溶解度變小而析出.
(3)寫出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Mg+2H+═Mg2++H2
(4)由實驗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總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鎂片和鹽酸的總能量.
(5)寫出下列物質的電子式:Mg     HCl    NH4+  NaOH   Na2O2
•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因素一定會使化學反應速率加快的是( 。
①增加反應物的物質的量  
②升高溫度  
③縮小容器的體積  
④加入生成物.
A.①②④B.②④C.①②③D.只有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在鋅與某濃度的鹽酸反應的實驗中,實驗員得到下面的結果:
鋅的質量(g)鋅的形狀溫度(℃)溶解于酸花的時間(s)
A2薄片5400
B2薄片15200
C2薄片25100
D2薄片3550
E2薄片4525
F2粉末155
(1)寫出實驗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Zn+2H+=Zn2++H2↑,
(2)仔細觀察A~F的實驗數據對比,你可以得到關于溫度影響反應速率結論,用此結論,計算:55℃時,2g 鋅薄片溶解于酸中需花12.5 s.
(3)對比結果B與F,解釋結果F那么快的原因:B中鋅是塊狀,F中鋅是粉末狀,粉末狀時鋅與酸溶液的接觸面要 比塊狀時的接觸面大得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某同學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設計了如下系列實驗.
Ⅰ.(1)將鈉、鉀、鎂、鋁各1mol分別投入到足量的同濃度的鹽酸中,試預測實驗結果:鉀與鹽酸反應最劇烈,鋁與鹽酸反應的速度最慢;鋁與鹽酸反應產生的氣體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氣出現黃色渾濁,可證明Cl的非金屬性比S強,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S2-+Cl2═S↓+2Cl-
(3)將NaOH溶液與NH4Cl溶液混合生成NH3•H2O,從而驗證NaOH堿性強于NH3•H2O,繼而可以驗證Na的金屬性強于氮,你認為此設計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不合理,NH3•H2O不是N元素對應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
Ⅱ.利用如圖裝置可驗證同主族元素非金屬性的變化規(guī)律
(4)儀器B的名稱為錐形瓶,干燥管D的作用為防止倒吸.
(5)若要證明非金屬性:Cl>I,則A中加濃鹽酸,B中加KMnO4(KMnO4與濃鹽酸常溫下反應生成氯氣),C中加淀粉碘化鉀混合溶液,觀察到C中溶液變藍(填現象),即可證明.從環(huán)境保護的觀點考慮,此裝置缺少尾氣處理裝置,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現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質或原子結構如下表:
元素編號元素的性質或原子結構
X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2倍
Y常溫下單質為固態(tài),其氫化物的化學式為RH4
Z第三周期的簡單離子中半徑最小
(1)元素X的一種同位素是測定文物的年代,這種同位素原子的符號是146C,元素Z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2)寫出 Y單質的一種用途用作半導體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酒在釀造過程中部分醇會轉化為羧酸,進而形成各種酯類化合物,使酒具有了特殊的香味.國家標準規(guī)定,優(yōu)質高度濃香型白酒總酸量(以乙酸計)應不少于0.30g/L,總酯量(以乙酸乙酯計)應不少于2.0g/L.回答下列問題:

(1)米酒中乙醇含量可采用蒸餾法測定,裝置如圖Ⅰ所示.
儀器A的名稱是蒸餾燒瓶;A中溫度計的位置正確的是b(選填a、b或c);
(2)收集乙醇的錐形瓶需置于冰水浴中,其目的是減少乙醇揮發(fā),防止影響測定結果(作用是冷凝).欲收集無水乙醇,可加入足量的生石灰(填物質名稱)后再進行蒸餾.
(3)為測定某白酒樣品的總酸量,取20.00mL樣品于錐形瓶中,加入酚酞指示劑2滴,用0.010mol/L的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判斷終點的依據是溶液由無色變?yōu)榉奂t色,半分鐘內不褪色.
若該白酒樣品為優(yōu)質級,則消耗NaOH溶液體積應不小于10mL.
(4)白酒中的總酯量可用返滴法測定.往上題滴定后的溶液(恰好至終點)中再加入20.00mL 0.100mol/L NaOH標準溶液,用圖Ⅱ裝置水浴加熱半小時.冷卻后用0.100mol/L的硫酸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
加熱半小時的目的是使酯水解完全.
已知最終消耗硫酸標準溶液7.70mL,該白酒樣品中總酯量為2.024g/L.
(5)下列操作會使總酯量測定結果偏高的是c(選填編號)
a.加熱時未使用水浴和冷凝管                  b.選用了甲基橙為指示劑
c.滴定前滴定管內無氣泡滴定后產生氣泡    d.滴定管未用硫酸標準溶液潤洗
(6)圖Ⅰ和圖Ⅱ的裝置中均用到了冷凝管,其進水口分別為b(選填編號)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