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潛水艇中可用過氧化鈉作為供氧劑.請選用適當?shù)幕瘜W試劑和實驗用品,用下圖中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證明過氧化鈉可用于制取氧氣.

(1)A是用CaCO3制取CO2的裝置.寫出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按要求填寫表中空格:
儀器編號盛放的試劑加入該試劑的目的
B飽和NaHCO3溶液
C與CO2反應,產生O2
D吸收未反應的CO2氣體
(3)為了達到實驗目的,
 
(填“需要”或“不需要”)在B裝置之后增加一個吸收水蒸氣的裝置;若你認為需要增加一個吸收水蒸氣裝置,應選用
 
作為吸水劑;若你認為不需要,請說明理由是
 

(4)證明收集到的氣體是氧氣的方法是
 
考點:性質實驗方案的設計
專題:實驗設計題
分析:由實驗裝置可知,本實驗首先由CaCO3和鹽酸反應生成CO2,產生氣體通過飽和NaHCO3溶液,以除去CO2氣體中混入的HCl,然后過氧化鈉與CO2和水氣反應,產生O2,用排水法收集O2,最后取出試管,立即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口內,木條復燃,證明試管中收集的氣體是氧氣.
解答: 解:(1)A為由CaCO3和鹽酸反應生成CO2,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答案為:CaCO3+2HCl=CaCl2+H2O+CO2↑;
(2)產生氣體通過飽和NaHCO3溶液,以除去CO2氣體中混入的HCl,然后過氧化鈉與CO2和水氣反應,產生O2,由于生成的氧氣中混有二氧化碳氣體,應用NaOH溶液洗氣,吸收未反應的CO2氣體,用排水法收集O2
故答案為:
儀器加入試劑加入該試劑的目的
B除去CO2氣體中混入的HCl
C過氧化鈉
DNaOH溶液
(3)因為過氧化鈉除了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外,還與水蒸氣也反應生成氧氣,所以在B裝置之后不需要增加一個吸收水蒸氣的裝置,故答案為:不需要;因為水蒸氣也能與過氧化鈉反應生成氧氣,不影響實驗目的;
(4)本實驗的目的為證明過氧化鈉可作供氧劑,收集氣體后要驗證是否為氧氣,為防止倒吸,應先把E中的導管移出水面,然后關閉分液漏斗活塞,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口內,木條復燃,證明試管中收集的氣體是氧氣,
故答案為:立即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口內,木條復燃,證明試管中收集的氣體是氧氣.
點評:本題考查過氧化鈉的性質的實驗設計,題目難度不大,解答本題注意把握實驗原理和相關實驗的基本操作,注意除雜的先后順序和檢驗氧氣的操作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500℃、20MPa時,將H2和N2置于一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3H2+N2?2NH3△H<0.反應過程中H2、N2和NH3物質的量變化如圖所示,據(jù)圖判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反應開始到第一次平衡時,N2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625mol?(L?min)-1,H2的轉化率為75%
B、反應達到第一次平衡時,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可寫作:K=c2(NH3)/[c3(H2)?c(N2)]=(0.15 mol?L-12/[(0.075 mol?L-13?(0.125 mol?L-1)]
C、從曲線變化可以看出,反應進行到10min至20min時可能采取的措施是使用了催化劑
D、從曲線變化可以看出,反應進行至25min時,采取的措施是分離出0.1mol的氨氣,平衡正向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組實驗中,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
組號反應溫度/℃Na2S2O3H2SO4H2O體積/mL
體積/mL濃度/(mol?L-1體積/mL濃度/(mol?L-1
A1050.250.110
B1050.150.110
C3050.1100.15
D3050.250.210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鐵表面鍍銅時,銅與電源的正極相連,鐵與電源的負極相連
B、用pH均為2的鹽酸和醋酸分別中和等物質的量的NaOH,消耗醋酸的體積更大
C、一定溫度下,反應2Mg(s)+CO2(g)=2MgO(s)+C(s)能自發(fā)進行,則該反應△H<0
D、SO2(g)+2CO(g)
催化劑
2CO2(g)+S(l)達到平衡,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分離出硫,正反應速率加快,SO2的轉化率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1.7g NH3共有
 
mol 原子;0.1mol CH4 在標準狀況下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
 
,體積約為
 
.在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NH3和CH4的質量比為
 
;在同溫同壓下,同質量的NH3和CH4的體積比為
 

(2)已知1.2g RSO4中含0.01molR2+,則RSO4的摩爾質量是
 
;R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3)如圖所示是醫(yī)院為病人輸液時用的一瓶質量分數(shù)為5%的葡萄糖(其分子式為C6H12O6)注射液標簽,則該溶液中含水的質量為
 
;該溶液的密度約為
 
;該溶液的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陽光”牌小包裝“脫氧劑”成份為Fe粉、活性炭及少量NaCl、水.某校化學興趣小組欲探究該“脫氧劑”中Fe粉和活性炭質量之比,設計并進行了如下探究過程,請你參與實驗并回答有關問題.
步驟(1)取某食品包裝袋中的“陽光”牌“脫氧劑”一袋,將里面的固體倒在濾紙上,仔細觀察,固體為灰黑色粉末,夾雜著一些紅棕色粉末.由此得出的結論為上述“脫氧劑”中的鐵已部分被
 

步驟(2)將步驟(1)中的固體溶于水,過濾,將濾渣洗滌、干燥.該步驟的目的是
 
;
步驟(3)取步驟(2)中的濾渣,將其分為兩等份,每一份質量為8.0g.將其中一份在氧氣流中充分灼燒,生成的氣體全部通入足量得澄清石灰水,得到干燥、純凈的沉淀20.0 g.8.0 g濾渣中活性炭的質量為
 

步驟(4)將步驟(3)中的另一份濾渣放入燒杯中,加入一定體積2.0mol/L的稀H2SO4,微熱至反應完全.為保證濾渣充分溶解,加入的稀H2SO4的體積應大于或等于
 
mL;
步驟(5)向步驟(4)中的混合物中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得到的固體經(jīng)洗滌后轉移到坩堝中充分加熱,冷卻、稱量,得到6.86g固體.
結論:該“脫氧劑”中的Fe粉和活性炭質量之比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瘜W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在學習了氨的性質討論:運用類比的思想,既然氨氣具有還原性,能否像H2那樣還原CuO呢?他們設計實驗制取氨氣并探究上述問題.請你參與該小組的活動并完成下列研究:
(一)制取氨氣
(1)寫出實驗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
 

(2)在實驗室中,還可以用濃氨水與
 
(填寫一種試劑)快速制取少量氨氣;
(二)該小組中某同學設計了下列所示的實驗裝置(夾持及尾氣入理裝置未畫出),探究氨氣的還原性:
(1)該裝置在設計上有一定缺陷,為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對該裝置的改進措施是
 

(2)利用改進后的裝置進行實驗,觀察到CuO變?yōu)榧t色物質,無水CuSO4變藍色,同時生成一種無污染的氣體.寫出氨氣與Cu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三)問題討論
(1)有同學認為:NH3與CuO反應生成的紅色物質中可能含有Cu2O.已知:Cu2O是種堿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Cu+的穩(wěn)定性比Cu2+
(Cu+ 
H+
Cu+Cu2+).請你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檢驗該紅色物質中是否含有Cu2O.
 

(2)在解決了問題(1)后,又有同學提出:Cu2O與CuO的熱穩(wěn)定性哪個更強?于是他們進行了如下實驗:取98g Cu(OH)2固體,加熱至80℃~100℃時,得到黑色固體粉末,繼續(xù)加熱到1000℃以上,黑色粉末全部變?yōu)榧t色粉末A.冷卻后稱量,A的質量為72g.據(jù)此可推得,A的化學式為
 
.由此,得到的結論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A、B、C、D、E五種原子序數(shù)小于18的元素,其特征信息如下:
元素編號特征信息
A其中一種原子核內只有質子沒有中子
B其原子的L層電子數(shù)是K層的3倍
C其陽離子與B的陰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
且核電荷數(shù)與B相差3
D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等于電子層數(shù),且是地殼
中含量較多的元素之一
E單質為黃綠色氣體,可用于制造漂白粉
請回答以下問題:
(1)由A、B、C三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含有的化學鍵類型是
 

(2)由A、B、C元素中兩兩組合形成的化合物相互反應生成單質的化學方程式
 

(3)D單質與由A、B、C三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4)寫出實驗室用軟錳礦(MnO2)制取E的化學方程式
 

(5)C和D兩元素形成的單質活潑些較強的是
 
(寫元素符號),判斷依據(j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配制500mL物質的量濃度為1.00mol/L的NaOH溶液,需要哪些儀器?計算需NaOH的質量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