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近幾年全國各地都遭遇“十面霾伏”.其中,機動車尾氣和燃煤產生的煙氣對空氣質量惡化貢獻較大.
(1)汽車尾氣凈化的主要原理為:2NO(g)+2CO(g)$\stackrel{催化劑}{?}$2CO2(g)+N2(g)△H<0
若該反應在絕熱、恒容的密閉體系中進行,下列示意圖正確且能說明反應在進行到t1時刻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BD(填代號).

(圖2中V(正)、K、n、w分別表示正反應速率、平衡常數(shù)、物質的量、質量分數(shù))
(2)光氣 (COCl2)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農藥、醫(yī)藥、聚酯類材料的生產,工業(yè)上通過Cl2(g)+CO(g)?COCl2(g)制備.圖3為此反應的反應速率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右圖為某次模擬實驗研究過程中在1L恒容容器內各物質的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①0-6min內,反應的平均速率v(Cl2)=0.15 mol•L-1•min -1
②若保持溫度不變,在第7min 向體系中加入這三種物質各2mol,則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填“向正反應方向”、“向逆反應方向”或“不”);
③若將初始投料濃度變?yōu)閏(Cl2)=0.7mol/L、c(CO)=0.5mol/L、c(COCl2)=0.5         mol/L,保持反應溫度不變,則最終達到化學平衡時,Cl2的體積分數(shù)與上述第6min時Cl2的體積分數(shù)相同;
④隨溫度升高,該反應平衡常數(shù)變化的趨勢是減;(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⑤比較第8min反應溫度T(8)與第15min反應溫度T(15)的高低:T(8)<T (15)(填“<”、“>”或“=”).

分析 (1)根據(jù)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解答,當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物質的濃度、百分含量不變,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發(fā)生變化,解題時要注意,選擇判斷的物理量,隨著反應的進行發(fā)生變化,當該物理量由變化到定值時,說明可逆反應到達平衡狀態(tài);
(2)①由圖可知,6min時Cl2的平衡濃度為0.3mol/L,濃度變化為1.2mol/L-0.3mol/L=0.9mol/L,根據(jù)v=$\frac{△c}{△t}$計算v(Cl2);
②原平衡時n(Cl2):n(CO):n(COCl2)=3:1:9,現(xiàn)在第7 min 加入體系中的三種物質各2 mol,則反應物的濃度增大程度大些,平衡正向移動;
③改變初始投料濃度變,保持反應溫度不變,則最終達到化學平衡時,Cl2的體積分數(shù)與上述第6min時Cl2的體積分數(shù)相同,則為等效平衡,完全轉化到左邊滿足Cl2濃度為1.2mol/L、CO濃度為1.0mol/L;
④由圖可知,升溫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平衡常數(shù)減;
⑤第8min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在第10分鐘時是改變溫度使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由④升溫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可知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解答 解:(1)A、t1時正反應速率仍然在變化,說明沒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A錯誤;
B、t1時平衡常數(shù)不再變化,正逆反應速率相等,說明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故B正確;
C、t1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物質的量還在變化,說明正逆反應速率不相等,反應沒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C錯誤;
D、t1時一氧化氮的質量分數(shù)不再變化,表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故D正確;
故選BD;
(2)①由圖可知,6min時Cl2的平衡濃度為0.3mol/L,濃度變化為1.2mol/L-0.3mol/L=0.9mol/L,則v(Cl2)=$\frac{0.9mol/L}{6min}$=0.15 mol•L-1•min -1,
故答案為:0.15 mol•L-1•min -1;
②6min時,平衡時c(Cl2)=0.3mol/L、c(CO)=0.1mol/L、c(COCl2)=0.9mol/L,則原平衡時n(Cl2):n(CO):n(COCl2)=3:1:9,現(xiàn)在第7 min 加入體系中的三種物質各2 mol,則反應物的濃度增大程度大些,平衡正向移動,
故答案為:向正反應方向;故答案為:向正反應方向;
③最終達到化學平衡時,Cl2的體積分數(shù)與上述第6min時Cl2的體積分數(shù)相同,即與開始平衡為等效平衡,完全轉化到左邊滿足Cl2濃度為1.2mol/L、CO濃度為1.0mol/L,則:0.7ol/L+c(COCl2)=1.2mol/L,c(CO)=0.5mol/L+c(COCl2)=1.0mol/L,故c(COCl2)=0.5mol/L,
故答案為:0.5;
④由圖1可知,升溫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所以溫度高,平衡常數(shù)減小,
故答案為:減小;
⑤根據(jù)圖象,第8min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在第10分鐘時是改變溫度使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由④升溫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可知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故T(8)<T(15),
故答案為:<.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化學平衡影響因素、化學平衡常數(shù)、反應速率計算等,側重考查學生對圖象與數(shù)據(jù)的分析及計算能力,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用于分離或提純物質的方法有:A.蒸餾(分餾) B.萃取C.過濾 D.重結晶 E.分液F.滲析.下列各組混合物的分離或提純應選用上述哪一種方法最合適?(填方法的標號)
(1)除去Ca(OH)2溶液中懸浮的CaCO3微粒C
(2)分離四氯化碳與水的混合物E
(3)分離淀粉和NaCl溶液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一定溫度下將6mol的A及6molB混合于2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3A(g)+B(g)?xC(g)+2D(g),經過5分鐘后反應達到平衡,測得A的轉化率為60%,C的平均反應速率是0.36mol/(L•min).求:
(1)平衡時D的濃度=1.2,
(2)B的平均反應速率v(B)=0.12,
(3)x=3,
(4)開始時容器中的壓強與平衡時的壓強之比為10:11(化為最簡整數(shù)比)
(5)以NH3代替氫氣研發(fā)燃料電池是當前科研的一個熱點.使用的電解質溶液是2mol•L-1的KOH溶液,電池總反應為:4NH3+3O2═2N2+6H2O.該電池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NH3+6OH--6e-=N2+6H2O;每消耗3.4gNH3轉移的電子數(shù)目為0.6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一定溫度下,在2L密閉容器中加入納米級Cu2O并通入10.0mol水蒸氣,發(fā)生反應:2H2O(g)?2H2(g)+O2(g)△H=+484kJ/mol,T1溫度下不同時段產生O2的量,見表:
時間/min20406080
n(O2)/mol1.01.62.02.0
(1)前20min的反應速率ⅴ(H2O)=5.0×10-2 mol.L-1.min -1
(2)T1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frac{{c}^{2}({H}_{2})×c({O}_{2})}{{c}^{2}({H}_{2}O)}$
(3)在T2溫度時,K=0.4,T1> T2(填“>”“<”“=”)
(4)T1溫度下,t1時刻達到平衡時的圖象大致為:(見圖I)
請在圖I中畫出降溫至T0后,t0min達到平衡時的大致圖象,并作必要的簡單標注.
(5)H2可作氫氧燃料電池的反應物質,請寫出在酸性介質中,氫氧燃料電池的負極反應式:H2-2e-=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013年霧霾天氣多次肆虐我國中東部地區(qū).其中,汽車尾氣和燃煤尾氣是造成空氣污染的原因之一.
(1)CO2是大氣中含量最高的一種溫室氣體,控制和治理CO2是解決溫室效應的有效途徑.目前,由CO2來合成二甲醚已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其化學反應是:2CO2(g)+6H2(g)?CH3OCH3(g)+3H2O(g)△H>0.
①寫出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frac{[CH{\;}_{3}OCH{\;}_{3}]•[H{\;}_{2}O]{\;}^{3}}{[CO{\;}_{2}]{\;}^{2}•[H{\;}_{2}]{\;}^{6}}$.
②判斷該反應在一定條件下,體積恒定的密閉容器中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是BD.
A.容器中密度不變
B.單位時間內消耗2molCO2,同時消耗1mol二甲醚
C.v(CO2):v(H2)=1:3
D.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
(2)汽車尾氣凈化的主要原理為:2NO(g)+2CO (g) $\stackrel{催化劑}{?}$2CO2 (g)+N2 (g).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該反應時,c(CO2)隨溫度(T)、催化劑的表面積(S)和時間(t)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據(jù)此判斷:
①該反應的△H<0(選填“>”、“<”).
②當固體催化劑的質量一定時,增大其表面積可提高化學反應速率.若催化劑的表面積S1>S2,在圖中畫出c(CO2)在T2、S2條件下達到平衡過程中的變化曲線.
(3)已知:CO(g)+2H2(g)?CH3OH(g)△H=-a kJ•mol-1
①經測定不同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如下:
溫度(℃)250300350
   K2.0410.2700.012
若某時刻、250℃測得該反應的反應物與生成物的濃度為c(CO)=0.4mol•L-1、c(H2)=0.4mol•L-1、c(CH3OH)=0.8mol•L-1,則此時v<v(填“>”、“<”或“=”).
②某溫度下,在體積固定的2L的密閉容器中將1mol CO和2mol H2混合,測得不同時刻的反應前后壓強關系如下:
時間(min)51015202530
壓強比(P/P0.980.900.800.700.700.70
則前15分鐘,用氫氣表示的平均化學反應速率為0.02mol•(L•min)-1,達到平衡時CO的轉化率為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寫出下列各物質相互轉化的化學方程式,并說明各步的反應類型.
化學方程式:反應類型:
①CH2=CH2+H2O $\stackrel{催化劑}{→}$CH3CH2OH加成反應
②CH3CH2OH $→_{170℃}^{濃硫酸}$CH2=CH2↑+H2O消去反應
③C2H5OH+CH3COOH$?_{△}^{濃硫酸}$CH3COOC2H5+H2O酯化反應
④CH3COOC2H5+H2O$\stackrel{△}{→}$C2H5OH+CH3COOH水解反應
⑤C2H5OH+HCl→C2H5Cl+H2O取代反應
⑥C2H5Cl+NaOH $→_{△}^{水}$C2H5OH+NaCl水解反應
⑦2C2H5OH+O2$→_{△}^{銅}$2CH3CHO+2H2O氧化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以氯化鈉和硫酸銨為原料制備氯化銨及副產品硫酸鈉的工藝流程如圖:

【查閱資料】
①上述流程所示物質中只有NH4Cl受熱易分解:NH4Cl  $\frac{\underline{\;\;△\;\;}}{\;}$ NH3↑+HCl↑
②氯化銨和硫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曲線如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氯化鈉和硫酸銨溶液混合得到硫酸鈉晶體的化學方程式:(NH42SO4+2NaCl═2NH4Cl↓+Na2SO4
(2)欲制備10.7g NH4Cl,理論上需NaCl質量為11.7g.
(3)實驗室進行蒸發(fā)結晶用到的主要儀器除鐵架臺、鐵圈、酒精燈外,還要有玻璃棒、燒杯、蒸發(fā)皿.
(4)“冷卻結晶”過程中,析出NH4Cl晶體的合適溫度為35℃.
(5)不用其它試劑,檢查NH4Cl產品是否純凈的方法:
操作步驟現(xiàn)象結論
取少量氯化銨產品于試管底部,加熱 
如果試管底部沒有固體剩余 
表明氯化銨產品純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5.小蘇打(NaHCO3)試樣中含有碳酸鈉晶體(Na2CO3•l0H2O),為測定試樣中小蘇打的質量分數(shù)w(NaHCO3),實驗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裝置進行實驗.

實驗過程:
I.按圖組裝儀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II.將m1 g試樣放入硬質玻璃管中,裝置B、C、D中藥品如圖,已知加藥品后裝置B的質量為m2g、裝置C的質量為m3 g;
Ⅲ.關閉活塞a,點燃酒精燈加熱試樣,直到B裝置中無氣泡冒出后,打開活塞a向裝置中通入N2,一段時間后,撤掉酒精燈,關閉活塞a;
Ⅳ.稱得裝置B的質量為m4g、裝置C的質量為m5g.
請回答以下問題(裝置中原有空氣對實驗的影響忽略不計):
(1)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Na2CO3•10H2O$\frac{\underline{\;\;△\;\;}}{\;}$Na2CO3+10H2O.
(2)裝置B的作用為吸收反應生成的水蒸氣.裝置C的作用為吸收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
(3)實驗過程中通入N2的目的為把裝置中的CO2和水蒸氣排出被裝置B和裝置C完全吸收.
(4)實驗結束后發(fā)現(xiàn)裝置A中硬質玻璃管右端有水珠,則w(NaHCO3)的計算式為:$\frac{42({m}_{5}-{m}_{3})}{11{m}_{1}}$×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根據(jù)混合物的特點,分離方法一般有過濾、蒸發(fā)、蒸餾…,欲把碘從碘水中分離出來,可在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充分振蕩后靜置,可觀察到現(xiàn)象溶液分層,下層溶液顯紫紅色,接著可用分液方法將兩層液體分開,操作時用到的化學儀器叫分液漏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